刘枫是想知道。这二位之间究竟是同盟还是竞争对手。眼下的靖江区常委会。可是和聂四虎时代不一样了。那时候聂四虎充其量也就是和自己平级。尽管在某些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自己也不是沒有一搏之力。
尤其是那位聂四虎。往往喜欢搞一些歪门邪道。很难在大义上说服班子成员。这就给了刘枫太多的机会。几乎每一次和聂四虎斗法。刘枫都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让聂四虎大败亏输。
现在不行。梅书记可是高高在上的领导。市委常委。副厅级高配的书记。而且从那一次不成功的会面看來。梅淑英书记为人处世相当的注重细节。这样的人。很难犯聂四虎那样的错。
也就是说。刘枫以后再想占据道义制高点很难了。这就需要刘枫在常委会中找到自己的盟友。假如不能获得盟友的支持。怕是以后很难有话语权。这不是刘枫想要的结果。
虽然刘枫并不觉得自己就一定会和梅书记起冲突。但是未雨绸缪是必须的。万一遇到原则性问題僵持不下。那时候就要看彼此的势力了。刘枫知道。想要在官场上走的更远。沒有盟友是不可想象的。
就像他一直在做的。十人财团和大风信托投资。都是预先的伏笔。现在看來。那些伏笔已经渐渐的起到了作用。尽管在政治上还沒有话语权。但是刘枫不急。
是的。刘枫不急。他还年轻。二十五岁不到。官职也不过才是处级罢了。刘枫等得起。可以设想一下。十年后会是怎样的情景。眼下刘枫的铁杆盟友里面。就已经有几位副省部级高官。十年后呢。
刘枫忽然想起了老校长。是老校长给了自己机会。利用燕京党校的平台。编织出自己的人际网络。这个人际网络。从去年日本大采购开始。就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假如沒有大风信托投资提供的贷款。白山省的代表团很难成行。如果出现那样的局面。刘枫甚至不敢想象。现在的自己会是怎样的结局。怕是不会比聂四虎强多少。
不要忘了。正是那一次的大采购。才给王俊卿书记的政治生命带來了新生。假如王俊卿书记当时下课了。换上是那位欺师灭祖的孟庆元。刘枫还能在靖江区呼风唤雨么。想都不要想。
刘枫曾经在燕京城动用关系打探过京城四少的情况。结果是也就眼前这位。沒有什么劣迹。刘枫也有点纳闷。这位是怎么获得这样一个绝对说不上是正面的名号。
席志宽久在宣传部门工作。拥有的人际网络也都是搞宣传的为多。就算是当年在下面的时候曾经有过班底。现在也早就不敷大用了。刘枫圈里的那些都是什么人。
席豪所说的不如意。就是老爸的阻挠。让他的老姐眼下不敢再做了。只是看着别人大把大把的赚钱。说不眼气。是不可能的。像席豪这样的家庭。相关的费绝对是巨大的。那边生意一停。家里就感觉到吃力了。
看似很简单的一次饭局。对双方來说。都是绝对必要的。有了初步的沟通。以后在很多事情上。彼此都会心存默契。这一晚。刘枫获益匪浅。从席豪话里话外透露的信息。让刘枫对燕京城有了更深的了解。
“好。痛快。刘老弟。我是有事相求哇。”
为了免于大家在政治上遇到麻烦。当初都向上级报备了自己的财产。这是必须的。有了这个程序。政坛上一下子多出十几人的巨富。想要保密也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因此上。聂龙在拨乱反正之后。迅速上位也就不足为奇。那是诸多老同志合力的结果。刘枫听得暗自咂舌。难怪聂九常会如此的强势。原來后台是如此的庞大。
这种盟友哪怕只是暂时的。关键时刻的助力也是巨大的。更何况。政治上也根本就不会存在长期的合作伙伴。就像《三国演义》开篇所说的那样: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其实这种倒批文的生意。直到二十年后还存在。只不过更隐晦。转手更多。交易更隐秘罢了。但是席豪的父亲。中宣部副部长席志宽绝对不是贪图小利的人。他已经一再要求女儿停止倒批文。
“不知道席姐从事的什么生意。”
刘枫笑道:“随意。叫啥还不行。不就是一个代号么。”
刘枫虽然不认为自己有太多的筹码。可以被中宣部副部长看在眼里。但是他也沒有妄自菲薄的习惯。想必自己营造的那个小圈 子。在上层大佬的眼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对于席豪伸过來的橄榄枝。刘枫沒有理由拒绝。这是一个不同于聂四虎的二世祖。最起码。这个人做事极有分寸。到目前为止。还沒有任何关于席豪的丑闻出现。
等到二人酒酣耳热的时候。席豪貌似玩笑的说道:“刘老弟。嘿嘿。还是叫老弟亲切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