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九月夜风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伊拉克空军与伊朗空军的遭遇偶然而又惊心动魄。四架伊朗空军的f-4e战斗机从侧面急转。从云层中突然出现。在格斗中抢先切半径进入攻击状态。
从越南战争以來的局部战争中, 空战的速度范围并不大, 主要集中在3000-9000米之间。此时尽管双方的战机都具有速度超过二倍音速的能力。但其实两伊之间经常进行空战的速度范围是m0.5~0.9之间。在这个范围内。f-4战斗机的盘旋能力和接战能力要强于米格-21。
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空战开始的高度低, 飞机的速度受到结构强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二代战斗机的超音速机动性能甚差, 想在速度超过音速时获取机动性的优势是很困难的, 因而也只能进入亚跨音速范围。所以伊拉克空军的歼七和伊朗空军年的战机很快就进入了目视攻击和空中格斗。
由于大部分空战仍是在双方目视能见度的近距离范围内进行的, 摧毁目标还须从后半球攻击來实现。因此f-4e战斗机一出现便迅速的想要占领伊拉克空军战机的尾后位置。
伊朗空中编队使用机载雷达系统持续分辨并追踪歼七战机直至相距 10 公里左右。将伊拉克战机牢牢锁定在雷达屏幕上。直到此时。歼七机群才得到了地面引导的预警。于是整个机群迅速散开左转。在伊朗编队夹角的 135°处开始脱离。米格-21战斗机有着很好的爬升与加速性能。伊朗编队的领队很有经验。为了避免高速飞行的歼七战斗机从左侧逃出编队的视线。他命令f-4e战斗机编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续机动并最终形成向左高速转向。
这时歼七机群已经分成了两部分。左边的机群大幅左转。先向南后向西飞行。右边的机群开始爬升。左边的两架战机瞬间处在伊朗长机的机头指向位置。就在伊拉克战机向西急速飞行试图脱离时。伊朗长机指挥官看见一架歼七自右至左飞掠编队的前方。几乎同时。他的僚机的驾驶员也看见另一架歼七出现在编队的 1 点钟方向。他立刻在无线电里呼叫:“敌机在 1 点钟方向……1 点钟方向。”
伊朗长机立刻发射两枚 aim-9导弹。其中一枚导弹精确的命中了面前的敌机。这架歼七战斗机机身冒出一团火球。燃烧着向地面坠落而去。
这时正在进行爬升的另一个伊拉克战机编队听到了地面指挥关于一架歼7被击落的报告。这个编队迅速向北转弯并撒下红外干扰弹。加速开始爬升。伊朗战机此时已经顾不得与这个编队作战。f-4战斗机的j79发动机虽然推力强劲。但f-4的爬升能力比轻便的米格-21还是有差距的。f-4机群长机当即立断。放弃了对两架正在爬升的歼七战机的攻击。而和自己的僚机开始攻击落单的那架歼七战机。f-4编队也分成了两组。两架追击歼七。另两架开始爬升。将另一组敌人驱赶到高空去。
落单的歼七驾驶员此时非常紧张。如果此时f-4对上的是伊拉克空军的f7f的话。这仗就精彩了。f7f优异的盘旋性能足以在被动情况下重新占据主动。与f-4一博。但此时的歼7飞机却只能逃命。
伊拉克地面指挥人员迅速要求歼七战机进行防守性横滚机动。飞行员紧急打开加力后燃器并丢弃外部油箱。急速向右横滚脱离。但美国飞机历來在水平盘旋和中低空低速性能上要胜过苏制飞机。因此f-4编队紧紧咬住了他。并使用响尾蛇导弹开火了。
歼七战机随即被伊朗战机哈伊米安少校驾驶的f-4e战斗机发射的一枚响尾蛇空空导弹击中。战机失去了控制。翻滚着带着燃烧的机身向地面坠去。
哈伊米安少校在几分钟内就成功的取得了击落两架敌机的战果。2:0是一个精彩的比分。但他和他编队的好运气很快就结束了。此时。在天边的阳光中。巴士拉阿马尔空军基地斧头中队的f7f战斗机出现了。
米亚?哈桑上尉和他的僚机穆斯塔法中尉驾驶的f7f战斗机在背向太阳。在地面的引导下。居高临下。从8000米的高空进入了战区。米亚?哈桑上尉远远的看到伊拉克空军一架歼七战斗机被对手击落。战机横滚爆炸。飞行员未能跳伞逃生。
“这些混蛋波斯人。” 米亚?哈桑上尉心中大怒。他在无线电中立刻对穆斯塔法中尉命令道:“穆斯塔法。投掉副油箱。俯冲攻击。”
两架战机迅速投掉了副油箱。机身立刻一轻。爬高到了8600米的距离。然后开始对两架伊朗战机俯冲攻击。此时战场上战机开始增多。加上伊拉克南方空军的电子蜂干扰机开始发威。因此伊朗战机的雷达受到了猛烈干扰。根本沒有发现俯冲而來的敌机。
坦白的说。米格-21与f-4比较并不能占据太多的优势。无论是航程、武器还是水平机动性能都有相当的差距。米格-21的水平加速性能和滚转率还不如中国的歼六飞机。但是米格-21却可以说是一种天生为袭掠战术而诞生的战机。
所谓的袭掠战术。育被称为“bz”。即爬升-俯冲战术。它要求战斗机有良好的爬升能力。强有力的结构以应付高速俯冲。高滚转速率以便迅速将机头指向目标。爬升-观察-占位-俯冲-攻击-脱离。这就是攻击的过程。要求飞行员不与敌机纠缠。一击即走。
这种战术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非常流行。但bz的老祖宗却不是美国人。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苏联空军。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志愿军飞行员使用当时具有高速优势的单翼机伊-16使用一击就走战术沉重的打击了敌人。让德国人和西班牙政府军头疼不已。(本书首发于中文网。 ,请支持作者。)
而袭掠战术在二战中更是大行其道。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当时的日本飞机设计都是以水平盘旋格斗为战术原则的。注重盘旋性能和爬升能力。既所谓的“狗斗原则”。日军战斗机结构较轻。发动机功率不高。机翼载荷小水平速度低。盘旋性能优异。也正是由此。日本人设计出了盘旋空战的王牌战机。。零式战机。
这种飞机可谓是世界战机史上的经典。直到二战的末期和零战在低空低速玩水平盘旋仍然是极其危险的。零战在其低速盘旋时甚至可以不掉速度和高度。超过了二战中绝大多数战斗机。零战的性能让美国人头疼不已。但是随着小队编组战术和袭掠战术的出现。零式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美军战机的特点是发动机功率大。水平速度比较高。结构坚固。机翼载荷大。水平盘旋能力低下。p-51、f6f、p-47等飞机可以在高空悠闲地观察。能战则战。不战则走。一旦发现机会。即以很高的滚转速度将升力线对准目标。拉杆进入俯冲。以极其可怕的速度俯冲下來(p-51能够承受800km/h的俯冲速度。就连p-40也能达到700km/h。而小日本的飞机在600左右就快解体了)。接着就是暴雨一般的子弹。
由于退出俯冲时的速度极高加上强劲的发动机。美机的爬升绝对可以用“绝尘而去”來形容。日本飞机爬升率不低。但是水平速度太低。根本不可能追上。加上发动机差不能持久爬升。很快就会再次沦回低速呆滞的目标。接受下一轮bz的洗礼。
二战后的越南战争是袭掠战术的第二次春天。米格-21可谓是这种战术完美的执行者。它们爬升到高空。接近美国机群。然后会从十公里开始加速到1.4马赫。在对著充满目标的空域高速俯冲。发射完2枚aa-2空空导弹加速俯冲脱离。
除非预先得到警告。否则美军护航机根本不可能來得及阻止如此高速的攻击;即使得到警告。护航机的动作也不可能阻挡具有速度优势的mig-21机群。面对如此快速的敌人。美国战斗轰炸机就算不被击落。也往往吓得抛弃对地弹药。而mig-21则潇洒地继续俯冲加速到两马赫。无视满腔怒火却來不及加速追上的美国护航机群扬长而去。
这种战术的使用让美国f-4战斗机与米格-21的交换比达到1:1左右。而f105的交换比更是达到了3:1以上。这让自大的美国空军丢尽了脸面。
但此时。伊朗空军面对的却是二代机中的一个怪胎。一个米格-21的超级改进型。刘明的穿越和wp83发动机的无意出现造就了这款战机的诞生使用双三角翼和wp83的f7f实在是不同寻常。
它在保留了米格-21高空高速性能的同时。将自身的盘旋机动性能提高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在中东的天空上。除了f-16战机之外。很难有飞机能在格斗中占到它的上风(当然。超视距空战就玩儿完了。)。这样的飞机。或许能当的起“为空战而生的战机”的美誉。
米亚?哈桑上尉的战机和僚机高速向两架正在转弯的f-4战机扑去。由于他们被对着太阳。耀眼的阳光掩护了他们的飞机。伊朗人并沒有发现敌人的來袭。于是f7f战机轻松的逼近到了6、7公里的距离内。伊拉克空军的f7f战斗机是由伊拉克、中国和美国三方联合研制的。使用的导弹发射系统却是法国的。战机上携带的导弹是法国的魔术2型导弹。
为了战机的灵活。每架战机只携带了2枚魔术2导弹。只见米亚?哈桑上尉的战机高速呼啸着冲向了伊朗战机。此时伊朗战机正在转弯。哈伊米安少校突然听到飞机内的红外告警器响了起來。伊拉克人已经发射了导弹。
两枚魔术2型导弹高速向f-4战机飞去。伊朗战机紧急进行规避。但是由于距离太近。只听轰的一声。哈伊米安少校的僚机就炸成了一团火球。哈伊米安心中一紧。但镇定如恒。驾驶战机猛的一个滚转。然后急速向右侧滚。并投下红外干扰弹。导弹成功的被诱饵吸引。飞了出去。
但哈伊米安少校还沒來的及庆幸。只见两架f7f战机一左一右包夹了上來。他并不害怕。他知道在这种高度上。使用盘旋性能较好的f-4是可以与米格-21周旋甚至取得胜利的。
在5000米左右的高度时。虽然米格-21的低翼负荷能提供瞬问转弯的大升力。但mig-21的控制将变得非常迟缓笨重、使得飞行员难以快速驱使她作大幅度动作。加上结构的限制。米格-21在中低高度时不论是能量上或转弯性能上。对付f-4是讨不到便宜的。
但遗憾的是。他遇到的却是f7f。这种披着羊皮的老虎。最喜欢的莫过于中低空中的盘旋缠斗。哈伊米安只飞了一个盘旋就发现自己遇到了大麻烦。身后的这家伙还是米格-21吗。
见鬼。。 哈伊米安心中一凉。突然想起了传说中的伊拉克新米格。被伊朗飞行员称为格斗之王的那种新式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