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孙子兵法?势篇》。
****************************************************************************************
沙维尔?迪亚拉的眼睛有如鹰隼一般。在黑暗中灼灼发亮。象他曾经带过的士兵库塞?阿卜杜拉一样。他也喜欢在黑夜中作战。那暗淡深沉的黑色好像掩护了他的行动。让他感觉更有安全感。更有一种未知的神秘的挑战感。
作为东方集群的最高指挥官。第九军团的军长。沙维尔?迪亚拉亲自行进在第一线。跟随着第13装甲师前进。伊拉克军队内部。尤其是原來的南方军团内部。很多人对第九军团非常佩服。但对于第九军团的主官却并不感冒。以奥姆克、阿尔德斯坦。萨乌德?梅吉贝尔等人为首的军官们。个个都认为第九军团的辉煌战绩是因为部队出色而不是主官出色造成的。
这些人认为刘明一手带出來的第九军团已经具有了王牌军的气魄。加上优秀的士兵和优秀的装备。换了南方军团的任何一个指挥官都会有精彩的表现。只不过沙维尔?迪亚拉和库塞长官的关系好。才得到这个位置而已。如果换了自己。未必表现的比他差。甚至可能更好。
这些日子以來。第九军团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已经俨然有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第一强军的架势。作为巴比伦军团军长的沙维尔也水涨船高。被誉为常胜将军。这些和沙维尔同期出身。甚至先于沙维尔出道的军官们心中自然不服。很多关于沙维尔的议论也就在军内流传。
对于这些议论。刘明也有所耳闻。他的军事调查局可不是摆设。但他只是付之一笑。沙维尔能力不够。笑话。能够压得住第九军团的那群骄兵悍将的人会沒有能力。那河口三角之战是怎么打的。一个军团吃掉对方两个军。这可不是凭运气得到的。这是实实在在的辉煌胜利。沙维尔胆魄不够。后世历史上以一个孱弱的步兵师。面对美英联军的强大力量依然率部浴血奋战的人会沒有胆量。
刘明这么想。不等于所有人都这么想。这些不好的议论传到沙维尔?迪亚拉的耳朵里。他虽然也是付之一笑。沒有争论。但这些话在他心底却挥之不去。沙维尔?迪亚拉是个个性张扬。飞扬勇决之人。他坚决不愿意让任何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他竭力想在战争中有好的表现。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想法。第九军团的战略思想才得以确定。那就是进攻。。再进攻。就连第67师的防守也带着积极防御的影子。这种充满侵略性和攻击性的战斗习惯塑造了第九军团的强大。如果说刘明给了这支部队铸造了魂魄。那么沙维尔?迪亚拉就是将这魂变成了现实战斗力的人。在巴比伦军团的建军史上。他功不可沒。
现在。虽然第九军在中部地区取得了胜利。但沙维尔?迪亚拉并不满足。他知道吉兰才是刘明心中真正在乎的地方。(本书首发于中文网。不得转载。期待更多精彩。请登陆 。请支持作者。作者辛苦码字几个小时。大家只需每章6分钱。请看正版吧。多谢了。)
吉兰省。是伊朗五大省份之一。首府位于拉什特市。人口、土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和1%。它地处伊朗北部。北濒里海。与格鲁吉亚、俄罗斯、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等连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除了里海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外。它的稻米、卉、丝绸、茶叶生产在伊朗全国也名列前茅。占领了它。伊拉克就彻底的打开了里海的海岸。不但可以在这个世界闻名的聚宝盆上分上厚厚的一份。而且占据了外高加索地区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带。
所以。第九军团在赞詹省形势稍微稳定一点后。就立刻兵发东北。进攻吉兰省。这个时候。沙维尔?迪亚拉的指挥车已经赶上了正在前进的第十三装甲师的部队。他们最先头的部队现在已经到达了加兹温湖。但师的主力却还在克勒孜乌赞河西岸。正准备停下來休息。
沙维尔?迪亚拉立刻停车向第三十七装甲团的军官们询问克勒孜乌赞河的情况。但该团的团长不相信今天晚上就可以渡河。他认为水流很大。工兵无法架桥。部队应该调整休息。沙维尔?迪亚拉大怒。将这名团长立刻训斥了一顿。严厉要求他连夜过河。向加兹温湖方向前进。
就在这时有一位年轻的上尉向指挥车所停的地方跑了过來。他的上衣的袖子卷得高高的。两臂都给烟火弄黑了。他大声向沙维尔?迪亚拉报告说:“报告军长。我刚刚从克勒孜乌赞河河边回來。但上游克拉瓦附近的一座桥梁并沒有被伊朗人破坏。这座桥现在还可以通过。军长。你应该亲自去指挥渡河。”
沙维尔?迪亚拉有些诧异地看着这个青年军官。他给了沙维尔留下了一个极好的印象。他的眼光中似乎充满了自信。似乎无所畏惧。也许从这个青年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沙维尔马上就采纳了这个青年军官的忠告。立即驱车向克拉瓦渡口进发。
在晚上11点钟刚过。沙维尔?迪亚拉和他的指挥车、警卫排一行就到达了目的地。情况跟那名年轻军官所说的一样。这里有一座保存还算完好的桥梁。可以通行最大45吨的载重。沙维尔?迪亚拉算了一下。第九军团的坦克和战车基本可以通过。于是他下令尚未经过战斗的第13师装甲侦察营。立刻开始过桥。
等到他们渡河成功之后。立刻展开。在桥附近的河岸上展开。监视敌方。然后再命令后续车队通过桥梁渡河。很快装甲侦察营的战车和装甲车就开了过去。抵达的部队就立即构成一个桥头堡。开始守卫大桥。沙维尔?迪亚拉命令装甲侦察营派出尖兵继续向前挺进。一直到与挺进加兹温湖的部队联系上为止。
到了凌晨4点钟的时候。第13装甲师主力的渡河工作才基本完成。在夜间第十三装甲师顺利的渡过了克勒孜乌赞河。基本沒有遇到什么抵抗。等沙维尔?迪亚拉到达河东岸。第十三师的临时师部的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放亮。清晨到來了。
沙维尔?迪亚拉和他的第九军团要攻克吉兰。要胜的干脆利索。象昨天夜间这种速度极慢的行动可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迅速的调整了部署。下令部队加快渡河速度。同时渡河部队按照预定计划展开。
第67步兵师将越过加兹温湖沿河布防。截断來自德黑兰和马赞达兰省的伊朗军队对吉兰省战事的支援。
第13装甲师将绕行左翼。沿西北方向向安扎利港迂回。切断來自阿尔达比勒方向的伊朗援军。然后会师进攻拉什特。
实力最为强大的第九师则沿铁路正面向拉什特推进。会合第13装甲师包围强攻拉什特。
在清晨的阳光中。第13装甲师装甲侦察营在抵达了加兹温湖。在加兹温湖附近的农村中。突然遭遇了伊朗军队。双方立刻开打。装甲侦察营的中国产63式装甲车和蝰蛇轮式战车的猛烈火力给伊朗步兵造成了相当的伤亡。伊朗人有20余人被打死。10多人受伤。其余50多人眼见伊拉克军队火力强悍。于是放弃了抵抗投降。装甲侦察营占领了这个村子。
这场战斗却迅速的被上报。伊朗吉兰省守军得到了警讯。战斗由偷袭变成了强攻。上午10点45分。伊朗第45特别旅的一个营出现在了加兹温湖附近。再次与第13装甲师装甲侦察营发生战斗。伊朗人仍然沒有重武器对伊拉克的战车构成威胁。他们装备的rpg在浑身缠满栅格装甲的蝰蛇战车面前沒有什么战果。倒是他们的迫击炮给伊拉克军队造成了不少的困难。
装甲侦察营的力量足以击溃这支伊朗军队。但他们谨慎的选择了固守。因为此时敌情不明。即使打退了这支敌军。难保后续敌人不会再度赶來发动进攻。等到12:30分。第67步兵师的战车到了。他们的战车上有炮兵定位雷达。在雷达的指示下。伊拉克人使用瓦利德坦克的105mm主炮摧毁了伊朗人的两个迫击炮发射点。
第67师的一个机步营和第13装甲师的侦察营一起对伊朗部队发动逆袭。伊朗人坚持不住。撤了下去。第67师师长艾哈迈德?阿巴斯乘坐坦克上來后。发现伊朗部队已经败退。第67师顺利沿河展开。准备执行隔断任务。
但整个这些部队的速度让沙维尔?迪亚拉很不满。兵贵神速。。这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正如刘明推荐他看的那本《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速度。。就是速度。一定要加速前进。” 沙维尔?迪亚拉严厉而苦恼的计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