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道:“那你等我一下,我弄了这个文件了之后我给你去找去。”
经过这样一翻表扬之后的批评,他们两人心悦诚服,加上事后我和子寒要求他们必须放下面子,互相真心请对方吃饭,结果pmc部与生产部门合作得更好,他们明白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虽然矛盾一直还有,但已经不是那种非理性人身攻击的矛盾了。
恋爱时两人感情非常好,只看到对方的优点,甚至缺点也当优点;结婚后却只看到对方20%的缺点,忽视了对方80%的优点,即使对方不断进步也只看到对方的缺点。结果导致对方对立,若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全面一点,看到对方的优点,宽容对方20%的缺点,善意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醒,对方纠正了,又不危害婚姻。如果只会挑刺,一味找对方的缺点,那么跟世间任何人结婚都不会幸福,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人是完美的,而且对方不会无限制地包容,包容是有一定限度的,偶尔的挑刺问题不大,但挑刺挑成习惯则必生成见。
忍耐是一种美德,在一方有情绪下需要忍耐,双方情绪平息之后需要沟通,要定期清理心灵垃圾,不能日清日结至少得周清周结,否则,长期的忍耐必造成心理的阴影,欧美西方人是这样沟通的:亲爱的,我现在觉得我不爱你了,怎么办?然后双方坐下一起来商讨研究原因是什么,是审美疲劳喜欢上了别人,还是距离太近,还是性格原因等等,坦诚地说出来,然后再商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中国夫妻如果一听到对方居然说不爱自己,要么马上跳起来:哪个狐狸精或小白脸把你迷住了?要么伤心欲绝,不想活了。要么你不仁我也不义。要么天天拍桌子摔凳子冷言冷语相讥不给好脸色看。长期这样的“沟通”方式,最终导致双方越来越不敢也不想把心理话告诉对方,有什么话都藏起来,或者琢磨半天这句话该不该说,说出去有什么后果,结果一天到晚变成研究人,而不是研究事,心理的阴影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变得虚伪。唯独欠缺真诚的沟通协商与解决。
子寒趴在我背上,嘴巴就在我耳边,她轻声说:“不知道。”
“嗯,好累。”子寒说道。
子寒想了一想,然后说道:“有啊,在那边的抽屉啊。”
但生产部一直抱怨生产计划不合理,而pmc部指责生产部执行生产计划力度不够。特别是王兴国和章冬梅两人矛盾闹得比较深。
罗援朝是老板的表哥,50多岁,当过兵,在公司做采购,负责除外协之外的一切物品采购,这人有个优点,不拿回扣,但小缺点非常多:心胸小鸡毛蒜皮的事爱斤斤计较,一点子寒的贡献就爱在上司面前表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每一次到我那里签字总要表现一下自己又给公司省了多少钱,弄得我经常要像表扬小孩一样表扬他,而且他牢骚抱怨非常多,极度情绪化。
我捏了她的手一把,说:“会把身体弄垮的,你让我怎么说你呢?”
以前的矛盾,还有就是非关系阶层与特权阶层的矛盾,老板娘等人的亲戚朋友以及老乡形成一种特权阶层,大家成见很深,大家甚至认为吃年夜饭的抽奖,为什么老板娘家族的人中奖率特别高,好的奖都被他们抽去了。
我正在喊的时候,子寒出来了,穿着睡衣,很光滑的一件睡衣。后面的灯光暖暖从她身后照过来,整个人的身体轮廓就显露无疑了,似乎都能透进去看到了所有。我收回目光,移到上面,头发湿漉漉的,如出水芙蓉,我问:“干嘛呢?洗澡洗了近一个钟头。”
“谁让你负责,打球受伤很正常啊!你一会送我回宿舍就行了!”子寒无奈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给何明发了个信息,说内部的站实在太没水准了,发完了之后,长舒一口气想找烟抽,突然间才记得起来,子寒呢?子寒到底在卫生间干嘛那么久都没有出来啊?我急忙起来,是不是她在卫生间里出事了啊:“子寒,子寒你干嘛呢?”我大声喊了几声。
我便一直用手固定住雪糕,和子寒说着话,直到二十分种之后,她说要回去。
张薇说:“人家觉得你打球好看,天天来这儿练球……”
“对不起,你说吧!要我怎么样负责任你才满意啊!”我笑着把雪糕分别敷在脚踝左右边,想开开玩笑,转移转移她的痛苦。
子寒擦了擦脸后,说道:“我在里面睡着了。”
我只好让张薇陪在子寒身边,自己跑去超市买了两根雪糕和一瓶冰水,回来时,子寒已经把鞋袜脱掉,脸上痛苦的神色也舒缓了不少,看来没伤到骨头。
我进来一两个月,老员工与老员工的矛盾至少在表面上消失了。转化成老员工与新员工的矛盾。
我将骨伤油倒了几滴,倒在了她肿胀的脚踝处,接着便开始轻轻揉搓起来,而后慢慢加大力气,直到她开始喊疼,我就按照那个力度一直给她的脚踝摩挲。
本来你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计划做好了,生产会更顺畅,生产更顺畅,更有利于计划,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你们却总是盯着对方20%的毛病,缺少换位思考,只有纵向思维,沟通能力差,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将来产值过几个月又会掉下来,你们信不信呢?你们两人说说,是否需要自我检讨自我反省一下。
礼拜一,闹钟响起,一周的忙碌又开始了。
“重新追求?”
本来我想搞定之后就下楼的,可是钥匙什么的也丢了,打电话给魔女,魔女说还在开会,没空……
你们为什么不换一种思维,假如我是加工主管王兴国,我在这里工作了几年,我经验丰富,我更了解实际,如果我觉得pmc的生产计划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主动找到pmc,指出对方不合理之处的同时,把我认为更合适的方案拿出来,双方综合评估,达成一致的目标,而不是事后一味地指责。
子寒回应道:“没事,刚才疼,现在好了。”
我刚进来的一两个月,都能感受到这种氛围,特别是罗援朝的牢骚抱怨非常多。罗援朝认为张新江总是会捞外快,一天到晚看不惯他,矛盾积怨很深。
“那么不小心呢,很疼吧。”
“嗯、”子寒轻轻答道。
“所以,她留下来,是吧?”
pmc部与生产部的矛盾非常深,加工主管王兴国利用其原有影响力,对生产计划采取软抵抗政策,臻总生气甚至想炒掉王兴国,我阻拦了,我和王兴国进行一翻沟通后,加上余世维的培训,王兴国明显有好转,邹经理进来后,这种强烈的抵抗态度是没有了。
因此,今天我表扬你们两个,完了我要狠狠的批评你们两个,表扬的是你们这几个月很努力,在自己的这一块非常有进步。批评的是你们从来不会换位思考,只会一味挑对方20%的毛病。你们忘了,你们是绑在同一条绳上的蚂蚱,产值低了,不是骂一个,你们两人都得被挨骂。
竟然没有回答我,卫生间的水声哗啦啦的响着,已经响着很久了。我急忙过去敲卫生间的门,接着,水声停了,我喊道:“子寒,有没有搞错了啊,你洗澡要洗那么久,是不是出事了啊!?”
我背着子寒往宿舍走,子寒问:“跟林总和好了吧?”
子寒大美女对我温柔笑笑。我说:“怎了呀,难道你就没尿急过呀?”
子寒指着某个台面下的一层:“那儿,怎么了?急着用么?”
我无奈摇头,然后说道:“来吧,我帮你推油。”
我说:“我扶着你过去睡了吧,那。工作不要那么拼命啊。”
我无奈道:“我想这些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吧。我还想去跟她聊聊,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同样,那么以前生产部王兴国等主管为什么做不到这么多产值呢?拼死拼活也才一百五十万呢?你现在的增长速度就是你一人之力吗?如果没有这两三个月pmc部的计划统筹,你能做到这么多吗?而且,pmc部两三个月,从无到有,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你王兴国到pmc部能保证做得这样好吗?不一定!
“嗯,殷总,我先行一步,回去加班。”
子寒说道:“昨晚有些文件没处理完,昨晚就通宵了……”
我把她背起,没想到她这么高的个子,背起来竟然这么轻,我问道:“你怎么那么轻?“
躺在床上,回想这几天和魔女发生的林林总总,渐渐得有些迷茫,朦胧中我似乎牵着魔女的手,在白色钢琴前,面带微笑,欣赏着魔女优雅美妙的琴声……
又背起了子寒,一路上没有什么累,可上宿舍那不同,累得要死,让我喘得像狗一样的,终于爬到了子寒的宿舍。进去后,重重的把她摔在了沙发上,然后自己也倒下来,大口大口喘着气,子寒对我我道:“小洛,你样子好好笑啊。”
前面三个月份,我们的产值以每个月30万的速度增长,这个产值是谁做出来的?是加工部主管王兴国等生产部的人在其他部门的配合下一起做出来的,是pmc做出来的吗?不是,如果叫pmc的人去做,你能保证做出来吗?未必!这说明生产部这几个月进步是非常大的。
张薇在旁边看着。
放下了子寒在外面大厅的凳子上,我进去门诊部里面拿药,药房的销售员把药给了我,我一掏钱包,嗯?钱包呢?刚才打球前还掏出来啊,坏了,掉在篮球场了一定!钱不要紧,可那些卡,证件可很有用。我急忙转身出了门诊部,跟子寒说了一声我有点急事,没等她问话我就已经出了外面了。
我说道:“陈经理不小心崴到脚了,想拿个药。”
pmc部门的章冬梅也是个急性子,风风火火的性格,缺什么物料都追得很急,有一天,章冬梅追罗援朝一种物料,追了几次,罗援朝被追火了,不断拍着桌子对章冬梅大吼起来,我赶紧跑出来制止了罗援朝。
章冬梅一声没吭,眼泪不断往下流,过了几天,我批评了罗援朝一顿,罗援朝表示自己会改正。章冬梅表示:因为自己是我介绍过来的,所以不敢和罗援朝对着干,否则别人会以为自己仗殷总的势。这就是我欣赏她的原因,能顾全大局,所以,不是非常优秀自律的部属,我不敢轻易带到新的公司。
新租了厂房后,pmc部搬到新厂房去了,一次,pmc的人打电话给我,罗援朝又把上司刘经理吼哭了。刘经理是个要强的人,以前我在办公室批评她时,她一生起气来,敢甩门就走,罗援朝能把她吼哭,看来非同一般。我了解一下情况,原来刘经理前几天安排了一件任务给罗援朝,罗援朝这人年纪大,电脑又不懂,杂七杂八的事没个计划,丢三拉四老忘,刘经理让文员每天给罗援朝的事务排好计划,但他旧习惯依然,那天刘经理就说了罗援朝几句,可能罗援朝那天心烦,对刘经理也吼起来,把刘经理当时吼得眼泪就下来了,上到我办公室还止不住眼泪。
表面上罗援朝是因为这件小事吼刘经理,实际上罗援朝虽然担当采购主管,但因为年龄大了50多岁,而且连电脑都不懂,自己光采购零件的事都没计划丢三拉四,外协的事则是刘经理亲自跟踪,弄得刘经理变成个跟单员一样,我决定招聘一个采购外协主管,全盘负责采购和外协,让刘经理能脱身出来,罗援朝则降下来,工作内容不变,议价的事继续由他议,但追料则安排文员去追,而且罗援朝继续享受副主管待遇。可罗援朝知道后非常生气,这次的事件只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
罗援朝事后还递上一张辞职书给我,我没理会,刚好老板也去外地考察去了,过了几天,我估计大家气都消了,老板回来后,我把这个情况告诉老板,老板是个急性子,一听大怒,要把罗援朝炒掉,我知道老板又是一时冲动,不同意老板的决定,因为如果下一个接替罗援朝的人万一拿了回扣,老板又会后悔,因而抱怨刘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