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女商(大清药丸) > 第237章

第237章

不过真看到赫德下了马车, 林玉婵迎上去,第一句话还是真心诚意的道谢。

“这情分我记着。怕是还不起。”她深深鞠躬,“祝您日后官运亨通吧。”

这句祝愿绝对灵。但愿多年以后, 赫德功成名就, 手握大清三成gdp的时候, 能想起她这句吉言。

赫德大概没想到在天津还能见到她,微微一惊, 举帽致意, 跟她握手。

“很高兴看到你重获自由,林小姐。”他礼貌地微笑, “只是耽搁了一个月的公事而已。帮助一位无辜的女士, 完全值得。”

耽搁一个月公事也够他受。计划全打乱,安排好的社交联谊都取消, 放了多少人脉的鸽子, 平白支出多少冗余成本, 更别提现在海河结冰,船都走不动。

不过, 冤有头债有主, 那枪也不是林小姐顶在他脑袋上的。赫德丝毫不提他被绑架劫船的糗事, 答得十分高风亮节。

“归根究底, 还是银子的效力最大……”

他含笑,瞥一眼她身后不远处。就不跟绑匪打招呼了。他怕自己一开口就忍不住叫巡捕。

“林小姐, 我也祝你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以后日进斗金, 凡事都能花钱摆平。”

苏敏官在后面叫她:“林姑娘,这里马车多, 咱们别堵路。”

林玉婵犹豫再三,快速小声问:“他以后不会再被罚款了吧?”

十万两银子只是买铁厂的数目。林玉婵十分确信,从楚老板时代就罄竹难书的各种恶行,光偷税漏税走私人货,按照那严苛的大清律法,真要清算起来,可不止十万。

赫德沉默片时,忽然朝她一笑,冰面反射着日光,在他眼中映出一瞬间的彩色华光。

“托你的福,因着促成铁厂过户一事,让我在朝廷眼里印象不错。”他轻快地说,“过年以后,海关总税务署从上海迁到北京。我近日一直在忙活搬家。”

一阵寒风吹过,林玉婵头脑一冰,惊愕地点点头。

“所以——以后你就长住北京了?”

住天子脚下,跟高官显贵为邻,这种待遇的洋人全大清有几个?

又不禁酸溜溜地想,若苏敏官不是反贼,若他早早就捐了个光鲜亮丽的顶戴,那么他大可自己出面,拿下铁厂,揽功求情,在李鸿章面前混个脸熟,也算是钱花得值。

现在可好,全便宜洋人了。

虽然苏敏官自己并不在意这些。

赫德说道:“新任的江海关税务司长,是我信任的心腹。你回去以后会认识他的,希望你一如既往地配合海关工作——也不要觉得我不在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会定期回去巡查,海关的规章制度也会越来越严格……”

赫德打两句官腔,忽然住口,眼角微露狡黠。

“至于义兴船行那令人发指的旧账本……我想想,大概封存在江海关的档案仓库里了……不不,见鬼,也许是跟着其他垃圾一起烧了,那些下人办事真不让我省心。真是的,也来不及回去查了,耽误不起这个时间。”

林玉婵在袖筒里搓手,绷着脸笑:“嗳,他们也不是故意的,您消气——对了,总税务司的新地址定下来了吗?”

她想的是,赫德在大清仕途上一路高升,那她也得调整心态,把他当个真正的官老爷来看待。就算他不在意,他手下那庞大的办公网络也不能怠慢。逢年过节,炭敬冰敬,必不可少,这是正常人情往来,不算违规。

赫德看透她那点小心思,没答,忽然无奈微笑:“先别急着去北京找我。我可能先要回一趟英国,带一位门当户对的太太回来……你不知道,如今有多少中国朋友都认为我痴迷于中国姑娘……饶了我吧。我再不表态,以后住在北京可没有安生日子。”

林玉婵“啊哟”一声,脸红笑道:“谁那么无聊啊?”

赫德也有一些固执的坚守。他官话粤语都说得流利,对中国文化如数家珍,在官场上左右逢源,简直比中国人还中国人;但同时,他坚持不着汉装,每天吃西餐,红茶里一定要加奶,同时也坚决谢绝了无数撮合他进入跨国婚姻的媒人。

这次居然破天荒地为一个中国姑娘而破坏自己的原则,逾矩向上官求情,不少人摩拳擦掌,觉得赫德这中国女婿终于稳了。后来发现他捞的是个寡妇,也许配不太上,那没关系,只要喜欢中国人,大家手头有的是资源……

赫德平白多了一堆人情债,为了堵别人的嘴,终极避嫌,只能把自己赔进去。

回英国的省亲假已经递了上去,就等上面批复。

他环顾繁忙的码头港口,再看看身周这些性格各异、跟他颇有渊源的熟人,严肃的脸上微露笑容,很是不舍。

“林小姐!”

忽然一声喜悦的喊声。维克多风尘仆仆,朝她张开双臂,悄声笑道:“我现在是大清国的功臣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顺利签订。维克多列文作为中方顾问,圆满完成任务,载誉归来。

林玉婵微微一笑,朝他招手。

这个新签的条约,在茶馆里也听人议论了几句。大清签的丧权辱国条约多如牛毛,这一条虽然也很“丧”,但林玉婵用心回忆,似乎并没有比平行历史中的条约更离谱。维克多也许是良心发现,也许是胆子不够,总之听进了林玉婵的警告,并没有从中搞小动作。

大清国力如此,也不能奢求太多,别把整个西北都割出去就谢天谢地。

作为回报,维克多被聘为总理衙门长期顾问,也跟着赫德一同徙驻北京。他容光焕发,穿一身的貂,身边多了一群神气活现的随从。

“以后咱们可就分居两地了。”维克多十分不舍,装腔作势地抽抽噎噎,“林小姐,我会想念你的……”

“我也会。”林玉婵真心实意地说,“尤其是在用蒸汽机制茶的时候。”

车夫和随从在催着各位洋老爷上车。林玉婵忽略维克多的熊抱请求,还是按□□惯,跟他握手。

然后笑盈盈问赫德:“la bise?”

这是何等幼稚的损人伎俩,赫德没理她,跟她握了手。他可不想再被人拿枪指一次脑袋。

赫德招手,叫过一个随从,取来个长长扁扁的盒子。

“这样东西,你也见过。我既然迁到北京,就不太适合展示在我的办公室了。林小姐,就当是临别赠礼吧。”

林玉婵打开盒子,看到一枚贵重的折扇。那上面墨汁淋漓,写着七个字: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是当年筹办同文馆之时,文祥赠给赫德的。扇子上的口号在现在看来已经有些过时。大清朝廷上下已经摒弃了不切实际的“制夷”愿望,改为跟列强通力合作,试图“师夷长技以自强”。

“你在我这里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赫德半开玩笑,告诫她,“我允许你将它们选择性地用在我的同胞身上。不过,不许违法哦。”

林玉婵收起扇子,抿嘴一笑。

她当然应该隆重道谢,但是心底一丝好胜的幼苗,还是倔强地伸展出了枝叶。

俗话说买定离手。她从海关学到的东西不少,以后怎么用,他就管不着啦。

“对了,”林玉婵忽然扬头,兴致勃勃地说,“既然你要回英国休假,我可不可以……”

“十盎司以内,拜托。求我带手信的名单已经写够一个笔记本了。”

看来这世上不止她一个厚脸皮。她试探问:“有个人,现在应该居住在伦敦,如果他有著作……”

赫德问:“谁?”

林玉婵深吸口气:“卡尔马克思。”

重磅炸弹石沉大海。赫德摇摇头,没听说过:“德国佬?”

“……如果他有著作,我想买一本。如果找不到……嗯,我要欧洲最新工业产品和发明目录。”

----------------------------------------

眼看海关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上车上船,林玉婵心情复杂。

将近三年前,赫德从广州调来上海,带了一船原班人马,不过二三十人。

今日再次迁徙,浩浩荡荡,前呼后拥,队伍足有百来人。

他进步得那么快。她呢?

转念一想,她初来上海时光杆一个,如今手下长期工临时工加上童工,也有那么百十人。论倍数比赫德混得厉害多了。

阿q一下,聊以自`慰。

苏敏官懒得跟洋官寒暄,路边找个摊子坐着。

林玉婵笑眯眯凑过去,温柔捅一捅他的胳膊。

苏敏官瞥她一眼,故作不满:“我以为你把我忘了。”

“赫大人邀请我去北京海关总署做事,每个月五百两银子薪水。”林玉婵一本正经地说,“让我婉拒了,因为我要陪你呀。”

苏敏官爽朗一笑,不跟她计较这些。

“豆腐脑,咸的。”他指指桌上一碗冒热气的小吃,挑衅道,“敢不敢?”

-------------------------------------

对林玉婵这种思想开放包容四海的新世纪社会主义青年来说,咸豆腐脑当然——

能勉强咽下去了!

滞留天津第三天,俩人终于有点放开了状态,在房里呆着就总想少儿不宜,于是一早就出门吃吃吃。天津有名的小吃基本逛了个遍——除了真狗不理家的包子,还尝了煎饼果子、炸糕、嘎巴菜、煎焖子、大梨糕、酸磨糕、豆哏儿糖、十八街麻花、还有糖堆儿——也就是糖葫芦,言情小说之必备小吃,这时候终于也打了卡,两人一人举一串,一会儿甜得嘻嘻笑,一会儿酸得皱眉头。

林玉婵觉得自己身上的肉迅速长了回来,逛街走路也没终于没那么乏力了。几天下来听戏听曲儿听相声,又观摩泥人张捏泥人儿,还看了场英式足球赛——足球运动刚刚传到天津,球员们业余得很,林玉婵觉得自己都能上场踢。

直到晚上还精神抖擞,买了套象棋回房跟苏敏官切磋,被杀个落花流水,欠了无数个姿势。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天庭兑换系统 萌妻不可欺 鬼行三国 嫁偶天成 家里有个狐狸精 最强小魔妃 虫神暴君 手拿甜文女主剧本 满级大佬在无限世界 重生之散财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