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天唐锦绣 > 第5311章 釜底抽薪

第5311章 釜底抽薪

解决这件事其实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那便是将沈婕妤置于死地,一个失恃之皇子是必然要养在皇后膝下的。

在皇后有嫡子已被册封为太子的情况下,失恃之皇子想要越过太子成为储君,必然要背负“不孝不悌”之恶名,不仅与皇后不死不休,还会招致天下反对。

彻底断绝小皇子成为储君之可能。

但如此一来,却又将陛下置于何地?

夫妻反目、父子生怨、兄弟阋墙……

后果太严重了。

皇后苏氏深吸一口气,胸前衣襟之下波澜起伏,冷声道:“去请长乐公主来东宫做客。”

她有些乱了方寸,如今房俊不在长安唯有长乐公主才能既让她信任、又值得问计。

“喏。”

女官应下,转身快步去往太极宫邀请长乐公主。

……

长乐公主进了殿内,任由女官将她披着的大氅脱下,便被皇后苏氏拉着手坐在贵妃榻上。

明眸善睐的皇后一瞬间便红了眼眶,恨声道:“真不知太子如何就入不得他的眼?他当年被太宗皇帝嫌弃、厌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如今怎地就能心安理得的加之于自己儿子身上?”

长乐公主已经知晓缘由,轻叹一声,劝慰道:“陛下不仅是父亲,更是皇帝,任何决定都自有其考量。”

皇后苏氏握紧长乐公主的手,泪珠一串串滴落,却仍旧努力瞪大秀眸:“那我呢?当年太宗皇帝几次三番意欲易储,整个东宫风雨飘摇、受尽诘难,是我陪在他身边走过那些朝不保夕的艰难岁月,如今他登基为帝、君临天下,便对我弃若敝履吗?”

长乐公主无言以对,因为易储不仅仅是废黜太子、另立储君那么简单。

元后在位、太子嫡出,根基何等稳固?

废黜太子可以,新立之太子则必须养在皇后膝下……你废了人家的儿子,又要占据人家的名分,皇后岂能听之任之、与新太子和平相处?

他朝太子登基,又如何与皇后相处?

新君与皇后不谐,江山社稷又岂能稳固?

所以,若要废黜太子,必先废黜皇后……

轻抚着皇后刀削也似的肩膀,长乐公主温言道:“二郎乃太子之师,对太子素来宠爱,支持东宫之立场朝野咸闻、坚定不移,有他在,皇后不必多虑。”

皇后苏氏垂泪:“那冤家倒是有心,可如今却远在江南指挥作战,陛下一旦召集重臣、大儒给小皇子取名,其势已成,朝野上下那些个追名逐利揣摩上意之辈岂非趋之若鹜?等到他回来,怕是也晚了。”

长乐公主:“……”

这语气听着怎地怪怪的?

不像是指望着一个中流砥柱的东宫肱骨,倒像是指责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人……

只是此时无暇多想,出谋划策道:“陛下此举是很难阻止的,堂堂帝王想要给新诞生的皇子取名,不知多少儒家名仕趋之若鹜。不过陛下之用意非是取名、而是造势,既然是造势,自然要有足够分量之人出来附和……大唐虽然人才济济、名儒辈出,但能够称得上分量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

隋唐两代名儒辈出,但时至当下还活着也就剩下那么几位,孔颖达、令狐德棻、崔仁师、颜勤礼、于志宁、韦安仁、李延寿、房玄龄……

其中,孔颖达学问精深、著述颇多、家世渊源,名符其实“天下第一大儒”;房玄龄虽然经义上略有不足,但威望高、名气大,加之编撰《字典》享誉天下,亦是儒家执牛耳者;颜师古去世之后其弟颜勤礼继“琅琊颜氏”之传承……这几位乃天下儒家之贤者,都与房俊关系密切。

皇后苏氏眼眸发亮:“不如我以太子之名义邀请这几位入东宫讲学,来一手釜底抽薪?”

只要这几位来到东宫哪怕只是名义上成为太子之师,那么陛下无论召集多少人去给小皇子造势,都事倍功半。

甚至没有大儒坐镇,会被天下人耻笑……

长乐公主嗔怪道:“你糊涂了不成?如此当面锣对面鼓,岂不是凭白招惹陛下生气。”

皇后哼了一声,道:“他想将我们母子废黜往绝路上逼,我还在乎他生不生气?夫妻情义,自此而止。”

长乐公主柔声道:“到底曾是举案齐眉之夫妻,岂能将事情做得那么决绝?房相如今在家赋闲,正着手编撰一部《辞海》,工作量极其浩大,所需之典籍、书册、史书无可计数,更需要无数能力卓著之辈予以协助……倘若邀请几位大儒至府上常驻共同编撰《辞海》,实在正常不过。”

要向陛下表明态度、立场,却也要尽量委婉一些不至于正面冲突,毕竟大儒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没人愿意直接触怒皇权。

房玄龄若能以编书之名义请诸人登门常驻,也算是给诸位大儒拒绝陛下召集一个合理的理由——相比于给一个小皇子取名,大家还是更在意编撰一部鸿篇巨制,得以青史垂名。

至于取名这种小事,还是让别人去干吧……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神农 中华再起 星际麒麟 重生校园:天才阴阳师 老公驾到 创业大师 幸运召唤 现实兑换器 我当鬼侦探那些年 不让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