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如日中天的大明!
大朝会,相当于一次年终的大会。
它不像是年终的小朝会,只有各部堂大员参与,大朝会是京师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参与,规模巨大,足有上千人的大会。
所以在大朝会上,并不会提什么问题,而大都是汇报当年的成绩。
需要讨论的问题,在之前的小朝会上已经讨论完了。
当!当!
随着绵延厚重的钟声响起,大朝会正式开始。
“诸位臣工平身!”
朱元璋洪亮的声音响起:“过去一年,仰仗诸位臣工的通力合作,咱大明虽遭遇了不少事情,但仍旧蒸蒸日上,今日朝会,各位臣工畅所欲言。”
“臣,有本要奏!”
户部尚书赵勉站了出来,朗声道:“今年,大明田亩较之去年新增十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一顷,时下,官田民田总数为三百七十六万八千六百五十七顷,田亩之多,堪为中华千年未见!”
“好!”
朱元璋听罢,笑着喝了一声好。
这个时代,农业为根本,田亩数的多少, 代表着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程度。
自从朱元璋成立大明朝以来, 他就十分重视开垦农田,同时也让大明朝的农业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听到赵勉的汇报,他自然是相当的高兴。
赵勉继续道:“今年的赋税,较之去年, 更是振奋人心, 自洪武四年一来,各地方的发展基本上是平稳的, 洪武二十五年, 岁入米、谷、豆,共计两千零八十万石, 较前元平均岁入增加了足足两倍, 而且,大明的岁入还以每年一层的速度在继续增长!”
“其中,今年最大的变化是, 安南那边开通了茶马互市,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为大明增加了共计白银,二十六万三千二百四十一两!”
话音落下,群臣哗然。
很显然,大部分的人没有想到, 一个和安南这样的小国开通的茶马互市, 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如果把周围的国家都开通了,那岂不是很大一笔收入?
朱元璋在小朝会的时候已经得知了此事, 不过如今在群臣面前吹捧他的大孙,他可是比吹捧自己还要来的高兴。
“好!”
朱元璋再次爆喝一声,有些骄傲的看向身旁的朱雄英。
“臣, 有本要奏!”
赵勉退下后,盐运司使韩雍站了出来:“禀陛下, 今年盐运司可是有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朱桥镇那边的盐矿已经开始全面开采, 开采出来的矿盐不仅量大, 而且比之海盐更为纯净,用太孙殿下授予的制盐法提取出来的精盐, 更是味道纯正,洁白得像雪一样!”
“从今往后,咱大明的百姓不仅有盐吃,而且开始吃上干净的盐了, 这是华夏千古以来未有之事啊!”
“好事, 好事!”
朱元璋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咱大明, 不仅给百姓办了好事,财政也开源了!”
“臣等为陛下贺, 为大明贺!”群臣齐齐拜下。
“起来吧!”朱元璋笑道,“给咱贺啥?这都是咱家大孙捯饬出来的!”
“臣等为皇太孙殿下贺!”群臣又拜。
这个时候, 铁铉出列,拱手道:“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