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你是要造反吗
日后出卖了***将军的赵廷喜在被国家清算的时候,口供中回忆诉说了当时***将军的回答。
将军当时听了他说话,情绪虽然不高,但语气坚毅而恳切,就如同一名良师益友,耐心地对他说:“老乡啊,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将军这句话,当被我辈铭记千古: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真英雄就是宁愿吃草根树皮也要成为战斗到最后的那个人,若亡国,毋宁死,不但***牺牲了,连他在靖宇县最后一处密营,最后跳下的山崖下在河对面的山坳中背后躲藏了一天的那棵老树都随着英雄的脚步死了,这是真的,去过那里的朋友们可以作证。
一寸山河一寸血,面对战争,哪怕千难万难,中国人都不能投降,哪怕是一棵草木也不可以,因为一场崖山之战后,全中国人,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村里的女人出嫁前,必需要对蒙古保长自献除夜,而每男人的名字从此都只能是一串数字。中间的数字是你爹的排行,最后是你自己在家的排行,比如朱重八,陈九四。
而蒙古人若是蓄意杀了一个汉人,确切的说是他们口中的南人,就只需要赔偿一头等价的畜生。
中国人都投降了,我们就会和畜生一样任人宰割。
所以中国需要英雄,需要阎应元,需要王朝聘。
当大西军占领湖广时,为了招贤纳士笼络湖广士子的心,决定让王朝聘出来做官,王朝聘嗤之以鼻,然后四将军之一的艾能奇便抓了他和他的家人。
可王朝聘宁愿死都不投降,最后被王夫之刺伤自己的脸和手腕,假称自己有伤救出了父亲。
而当日后王朝聘看到衡州城被清军占领后,死都不愿意死在城中,非要让家人给他抬出城去,说是他不愿意闻到敌人身上的腥气。
也许生死之间的决定才能证明一个人的坚持,证明谁才有真正的风骨。
比之击灭清军三王十八将的阎应元,王朝聘作为护卫大明三百年的王家后人,算不上伟大的将军,虽然他带着儿子们一起组织义军抗清,虽然他失败了,可失败的他依然有风骨,没有因为对胜利的绝望对牺牲的恐惧而抛弃自己的坚持,直到死亡。
对于这样的王家,对于王家后人,百姓们都是发自内心的敬重的。
至于抨击芊芊的那些流言也因为今天在酒楼内的事件得以澄清。
被澄清的还有芊芊的一双大脚,芊芊出身将门王家,而大明虽然流行女人裹脚,可那是士大夫们自己给自己惯出的毛病。
大户家的女眷必须裹脚,老爷们喜欢,女儿也好嫁给高门。
然而裹脚的流行是有例外的,便是这个规矩绝对不适用于大明的军户和将门。
平民百姓是没条件裹脚,裹脚的女人无法下地干活,稍微有些钱财的便逼着女儿们裹脚,可在将门中不是逼迫,而是不允许。
这就说明了未来皇后的大脚是有法理依据的,虽然人们对这件事情的过分纠结看起来有些可笑,可这就是现实。
未来皇后要想顺利加入天家,就必须为自己一双大脚找到法理依据,堵住百官之口。
芊芊虽然被王朝聘寄养在仆人令狐俊的家里,可那只是寄养,不是割了了父女关系,王朝聘还是芊芊的父亲,芊芊还是法定上不需要裹脚的将门虎女。
试想一下张凤仪母女和秦良玉的例子,若她们是裹脚女人,还能上阵杀敌么?走路都难。
而大明百姓此时有许多人在为留住汉家衣冠和受之父母的长发而与清军拼命,同时又有许多士大夫在为保留自家女眷裹脚的权力在和多尔衮在朝堂上激烈斗争。
多尔衮想要解放汉族妇女,士大夫放弃峨冠博带说那是前朝陋习,却要保护裹脚的风俗,以为雅趣,最可耻的是,他们居然胜利了,多尔衮大概是觉着,反正女人是否裹脚都不关我的屁事,你们随便。
不对,皇父摄政王绝对是希望解放妇女的,但是他更顾全大局,不想因为这件事和投降的汉臣们闹翻。
说了这些话,左右经过酒楼这么一闹,芊芊的名声是被恢复了,大脚日后也不会再有人指摘。
目睹了这一切后的反思,芊芊才知道天浪带她来桂林的意义,就是为了她而带她来这儿。
那么瞿玄钧是怎么回事?看到刚刚得罪并痛骂了天浪和芊芊而本应该诚惶诚恐等待被整治的瞿家公子此时颇为淡定的的神态,芊芊立刻了然了。
朱天浪这个坏家伙,真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主,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他这一招简单的棋,怕是还不只是要为自己正名这么简单吧?
芊芊想着,她忽然想到瞿玄钧最恨的肯定不是天浪和她,而应该是给他带了绿帽子的王化澄。也许这便是瞿玄钧愿意配合天浪做戏的原因,也是他能够来桂林的原因,因为王化澄躲在了桂林,目标箭靶还没被射中,可天浪和瞿玄钧肯定都同时在瞄准着王化澄。
天浪来桂林对付王化澄的时间很合适,此前一直留着他是因他想要利用他去牵制东林党。王化澄也不负期望,和东林党互撕了一嘴的鸡毛,让天浪想要推行的均田令顺利得到实施。
天浪还忌惮王化澄手中的兵权,还把控着整个桂林府。如今天浪足够强大了,既不需要他去牵制谁,也不害怕他手中的兵马,当然就要想办法拔掉这根刺了。
以芊芊对天浪的了解,瞿玄钧虽然人品极差,可天浪既然要理由他,就会将他的所有剩余价值榨干,天浪想要对付王化澄,不会放着最恨他的情敌不去利用。
芊芊正猜想着天浪究竟要怎么利用瞿玄钧去对付王化澄,就听见店外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
一群桂林府和临桂县的衙役到来了酒楼门外,口里还喊着,“快,快拿人,别让他们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