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捉贼
“这不难,我能做好。”明山高兴地跳了一下,跑到文瑾前面,一面后退一面道:“你说,咱山上有什么宝物,外面的人不知道,我现在就卖去。”
“有什么宝物,还要等咱们去发现。”文瑾认真地说。
“呿!”明山泄了气。
“你别这样,只有自己发现的宝物,那才真正属于你,才能赚大钱。所以,我们不止要有一双勤劳的手,还要有发现的眼睛,要有敢想敢干的心。”
“哼,又是一串串的,哪有那么容易。”
文瑾也不指望一下子就能让明山明白,毕竟,他连字都不认识,对外面的世界又一无所知,但有一腔心愿,又热情善于与人沟通,总有一天,她能把他启发起来。
明山沉默了一会儿,便找文瑾说起话来,他不是个能闷住的性子。
“你没事,也帮着把鼠皮兑缝起来呀,我家的鼠皮,伯母全都缝成衣服了,你家的,估计全压库房着呢。”
“女人的活计……”明山打住没往下说,他刚才还在叽歪铁山找了个好营生呢。
现在,来家生活有保障,婆媳和睦,男人也不消极悲观,儿子又乖巧,来林氏整个胖了一圈,脸颊圆润丰满,脸色红润,若不是看着她一天天变成这模样,根本不相信她就是去年那个苍白消瘦,风一吹都能飞了的来寡妇。
“大叔,那稻米是准备明年做种子的,好几个邻居,都想种呢。”文翰趁机大声说道。
邻居魏叔早就约好了,站在一边微笑,里正的儿子汪晗赶紧问:“文翰,那汪叔想种,你肯教我不?”
“哪里来的好土呀?”文翰着急,“谁肯把辛苦挑来的好土给咱呢?”
“小秀才,明山光会吃,他在家炒了,没你做的那味儿,只能说是凑合。”
大山伯夫妇都来帮忙,男的在外面帮文瑾指挥,女的在家,帮韦氏做饭。
这时候人闲,雇工容易,只要吃的好,没工钱都有人肯干。
“啊?噢,哈哈哈”文翰高兴了。他和文瑾,就根本没打算奇货可居,不教邻居种水稻,今年,好几个邻居都有改种的意思,他们放出风去,那些人还不争着把地里的土贡献给他呀。
“就是睡到几点算几点。”
文瑾相信,里面就是杨柄娃,也只有他,才没脸没皮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谁说的?也好吃着呢,就是,比不得你的。”明山懊恼。
“文瑾别担心,到数钱的时候,他就笑了。”保山拍拍文瑾。
“不多,不多。”文瑾高兴地嘻嘻笑,几十亩地呢,来个百十人算什么?人多了快呀。
“你也炒不好!”明山赌气。
“卖吧。”文瑾的语气不肯定,她现在事情多了,养鸭养猪,那片苜蓿地长得不怎样,冬天里,还想挖开做池塘呢,今年养鸭得利,她想继续发展。
“那,可就得要个领头的了。”汪晗道,他爹渐渐年老,这里正的位子,他想接班坐下去。
“这么深做什么?你想养鱼?”文翰想不通,“鱼不好卖呀,咱这里的人,不稀奇那个。”
来林氏第二天听说了,也来帮忙,还嫌文瑾没给她打招呼,是瞧不起她。
“各位叔叔大爷,平地时,若是土多了,就扔到我家这坑里。”文翰还不够老道,这话说完,自己都脸红,听到的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哈哈哈地笑起来,尽管他们善意地答应下来,文翰还是趁人不备,悄悄走了。这脸皮薄的,沾不得别人的便宜,一点小事,他都撑不住,文瑾在一边微笑,没想到文翰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真不容易。
“那就汪叔多费心,和想种水稻的商量着办。”文瑾帮他吆喝,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汪晗这人还不错呢。
池塘挖好了,文瑾一盘算,工钱的确不多,粮食却吃了不少,大大超出了她的意料。一家人累极了,尤其是韦氏,每天黎明即起,发面蒸馍,然后做菜,擀面,忙到天黑,文瑾虽然有时帮一把,但她还得在工地看着,怕万一出什么事儿。
“文瑾,冬天咱还卖炒肥肠不?”
荒地一半挖了一尺深,一半挖到三尺,文瑾还没叫停。
普通百姓,谁吃得起呢?大肥肉卖上二斤,就可以招待几桌客人,两条鱼,能干啥?
“不像史大爷的声音呀。”
“你家鸭场出来的声音,快去看看。”
“就是,想种水稻,得把地收拾平平整整,不然,有的地方水多淹死,有的地方又旱了。”文瑾补充道,“各位叔叔伯伯想必都看到了我家的田,分成一畦一畦,那样好整理,再就是,得修灌渠,溪边还要弄起个水车,不然到时候旱起来,干着急没办法。”
“呜呜,我真的是,放我下来!”
“哥哥,地上石子多,我想垫上些好土,不挖深些不行啊。”
文瑾要他们自愿结合,分组包干,一部分人挖地,一部分人把挖出的土,堆在溪水边,那里到时候修防水坝。
“好好!”韦氏连连答应,孩子们都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