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岚在家吗?”来客了。
柳知县也不客气,在上位坐下,示意其他的人过来:“一起坐吧,随便些。”
韦成岚见见到外甥特别高兴,和文翰说了两句话,就亟不可待地转向文瑾:“看到我的鸭舍了吗?修得可好?”
“猪圈呢?”
“好!”
这个文瑾可没经验,她只笑笑道:“你可以先开个小块地,试一试。”毕竟这里水资源充足,又有猪粪养地,两年也该行了吧。
“你弟弟……?”柳全汉心想,你才多大点,弟弟竟然这么厉害。
“等几年,舅舅家的沙土地有了肥力,就能种西瓜了。”
“难怪文翰能写出那样的策论,原来你娘舅家就在津河边儿啊,真是个忧国忧民好孩子。”
韦成岚赶紧走上前:“没打扰,没打扰!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大老爷请上座。”
柳知县微笑着对文翰道:“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远见卓识,真是不错,要好好读书。”
“馋了?”
进来的是三关镇的乡吏黄东,韦家湾属于明华镇,而明华镇、林津镇都归三关镇管,韦成岚是里正,和黄乡吏还是打过交道的,他们算是熟人,黄东后面跟着一个穿文士衣服,下颌留须的男子,不到四十岁的样子,略显文弱,韦成岚就不认识了。
“我本是微服来看看,不成想竟然被认出来,钱文瀚,你不是林津人吗?”县太爷挺和气。
“起来说话。”长衫文人声音温和,“打扰你们吃饭了?”
文瑾这次来,带了一大筐的咸鸭蛋,一部分要文翰带去送给王举人,大多数都留给韦成岚。
柳知县看了一眼文翰:“你怎么想到这个的?”
文翰又一次站起来:“是弟弟在书上看到的。”
文翰正襟危坐,嘴唇抿地紧紧的,恭敬异常。
“想什么呢?”文翰见文瑾忽然一副恍然的模样,忍不住好奇地问。
扦插的柳树苗,已经半尺高了,散乱分布的芦苇,长得也葱绿喜人,河里的水位并没多高,韦成岚做了个水车,村里人有空闲,就去车水,水塘里碧波荡漾,小鸭子来回游荡,划出一圈圈的水纹。
“呵呵,我想,要上个两三年,那地就可以种水稻了。”
“是!”文翰激动不已。
文瑾端上一盘腐竹炒腊肉,又端上一盘咸鸭蛋,一盘凉拌荠菜,然后端上米饭来。
韦成岚恭敬地请柳知县用饭:“乡野人家,粗茶淡饭,还请大老爷不要嫌弃。”
柳知县看看桌上的菜:“不错,已经很不错了,若是津河两岸的百姓,家家都能临时凑出这样一桌菜肴,我就高枕无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