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公堂
“哦,是我疏忽,你俩下午申时末再来。”
文翰急得都快哭了:“我父亲被人冤枉,说不定明早就要过堂,还请大叔帮忙通传一声。”
“不行的,两位小哥,不要让我为难,这么晚,老爷肯定不会见人的。”
文瑾气得只想骂娘,这家伙真坏,收了钱不办事儿。
文翰可怜兮兮地拿出辩书:“求大叔把这个递进去吧。”
“你怎么这么烦呢,赶紧走了。”那门子有些想翻脸。
文瑾忽然心思一动:“大叔,我哥哥可是今年知县老爷亲点的县试榜首,你把这辩书送进去,说不定大老爷还会夸你有眼力,是个好人。”
门子愣了,惊讶地道:“真的?”
“是的,我哥哥叫钱文瀚,今天刚从省府回到家,他已经中了秀才了,虽然名次不显,可哥哥也才十五岁,假以时日,必定光华万丈,前途无量。”
“大胆狂徒,竟敢诬陷良民,不动大刑,谅你不招!”柳全汉一拍惊堂木,“此人才是山窝村的钱先诚,可见你是一派胡言!”
柳全汉还真的是个清官,他第二天下午,准时升堂。贼人和钱先诚一起被带上公堂,钱文瀚作为儿子,上堂为父亲辩护,也跟在其身后。
屋里一时沉默下来,文瑾只觉得特别压抑,呼吸都有些困难,过了一会儿,文翰再次开口:“家父虽然有些胆小怕事,可他为人很有气节,绝不会受人威胁,做下这样腌臜的事情。”
那贼对着看了又看,十分笃定地说:“是的,就是他!”
“大人,学生此来,是因为父亲的事情,他一生谨小慎微,与人为善,仗义疏财,绝不可能为贼窝赃。”
“在王举人家做事时认识的,他在那里抄书,我做打扫粗活。”
文翰张张嘴,气得不知该说什么。
门子的眼神明显变了,略犹豫一下,便让他俩稍等,拿着辩书送了进去,大概过了一刻钟,出来让他俩进去。
衙门口围观看审的百姓也忍不住议论起来,纷纷称赞知县乃少有的奇才,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
钱先诚唏嘘:“若不是青天大人还我清白,这辈子我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他问清梁满仓家所在,诚恳地道,“不日定去西王村,拜谢梁兄大恩!”
钱先诚气得:“我不认识你!”
“天色很黑,看不清楚,只记得四四方方一个长土台子。东西最大的,也就是个铜香炉,小的是银钱,都不大。”贼说。
“前年冬天,就是冬至前的那一晚,后半夜还下了好大的雪,我和他——”,贼一本正经指指钱先诚,“把东西抬到他家后院,就是在育秧床后面,他在那里掏出一个洞,把东西塞了进去。”
柳全汉指着钱先诚问王三:“你到底认识他不?”
文瑾把炕的原理说了一遍,然后道:“育秧时,要烧柴暖炕,里面早就熏黑了,若是后面改变,扒开便能见分晓,颜色不一样的。我家育苗床只用了一年,后面再也没动过,就算我二伯为了掩藏,再烧一把火,哪里和烧了一半个月的一样呢?”
王三非常震惊,眼睛大大地瞪着钱先诚:“你,你,你把东西藏哪里了?”
柳全汉一拍惊堂木:“言归正传,王三,你说赃物藏在育秧床,怎么没找到?”
文瑾大眼忽闪忽闪的,猛然就有了办法:“大老爷,小人有个建议,不知可不可行?”
这还真把文翰和文瑾难住了,钱先诚的确胆小。
“别别,快起来!”梁满仓闪身避开这个大礼,笑嘻嘻地说道,“起来呀,若没这事,我怎知世上还有这样的恶人。”
一个差役走上前,柳全汉问:“此人也叫钱先诚,你有没有弄错了?”
院试发榜,省里自然会行文地方,通告结果,柳全汉此刻,还没接到公文,还不知道文翰中了呢。此刻帖子上写了“学生”二字,知道他榜上有名,柳全汉很高兴,认为自己是慧眼识才。可想到钱先诚是清白的还好说,若真的身陷泥潭,这么好的孩子,就毁了,他又一阵遗憾。
“东西有多大?掏得洞有多大?育秧床有多高?”柳全汉问。
钱先诚气得:“大老爷我冤枉,我不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