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说的,也可行。”韦成岚有些动心。
两人把盆搬开,铺上细沙,洒进种子,盖好,然后在后院挖坑埋起来,折腾了一天,累得一身汗,才弄完了一半。
“当然了,舅舅,你不觉得好吃吗?还有,猕猴桃别看熟了挺软,我们在快熟的时候采摘,因为它还硬着,挺好运输的,顾客买回家,跟熟了的果子,哪怕是麦子放一起,三天就会熟软,可以说,又好吃又好放,运进城里,应该有销路,再说,还可以晒成干,或者蜜制、做酱、酿酒,都行的。”
雪化了些,路上好走,韦成岚便留下哑巴守铺子,他回了韦家湾。
“舅舅,那我为何种不出来呢?今年春天,我种了几百颗种子,才出来几十个苗儿。”
钱先诚客气地半侧身请人入内,韦氏和文瑾则先进来,让出门口。
那老人愣了一下,低头行礼:“我找钱文瑾,不知是你家何人?”
石启旺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低下头喝茶,脸上表情十分纠结。
两人来到文瑾的住房,等从屋梁上放下篮子,拿出种子,韦成岚呀傻眼了,他从来没想过,一颗大树的种子,竟然只有芝麻大小。
“贵客请进,外面冷!”韦氏开口。
韦氏和侯氏径自进了东次间,钱先诚和石启旺坐在上房的正室,文瑾赶紧烧了开水沏茶,端进了上房,先给外间的两人摆上,这才在门口征得同意,又给内室的两个妇女送了茶点。忙完这些,文瑾才坐在钱先诚身侧。
钱先诚还有些生韦成岚的气,刚才只送到大门口,并先返回家,此刻听妻子在外面和人说话,就又走了出来:“哪里来的贵客?快快请进吧,”
“你找我什么事儿?”文瑾很奇怪,我不认识你呀。
“可是……”
“在袋子里呢,吊在屋梁上。”
钱先诚很同情地给他放下的茶杯里续水:“老哥到底有何为难之事?你是不是听错了?的确是来找文瑾的吗?她还是个孩子。”
钱先诚惊讶地看了文瑾一眼,他以为来人是找他这个家主的。
“这位伯伯不知找我何事?”
“可我真的不冷。”文瑾伸手抓了一下韦氏的手背,大概感觉到文瑾的手热乎乎的,韦氏没说什么。
那妇人穿着和韦氏差不多,一身自家织的靛蓝色细布衣,长眉大眼,身材瘦高,文瑾估计她最少有一米七,比韦氏高出半个头。
“你觉得那什么猕猴桃,真的能做大?”
老头的精神却特别好,身上穿了个小袄,外面披了一件大衣,没系扣子,山风凛冽,刮得衣服下摆来回的动,他却一点也感觉不来的样子,身板挺得直直的,只是为了避嫌,低着头眼光向地面。
“尽瞎折腾,这能暖和吗?”韦氏是拗不过文瑾,才做了这件衣服的,还有文翰一件,不过,她对此并不看好,当时做的时候,都勉为其难。
“好吧。”今年,文瑾早有准备,在猕猴桃熟了的时候,进山了几次山,从软软的果肉里,挤出籽儿,在水里漂洗,晾干,收了小半口袋。
韦成岚估计年前是不会再来了,文瑾让他带了些大米。
“没什么可是的!”韦成岚伸脚准备穿鞋,“走,我陪你把种子冻上。”
石启旺并没注意到这些,只顾着自己纠结,连着喝了三杯茶水,这才鼓足勇气说道:“我们少主,因为打架被官府抓了起来,都两个多月了,我们多方奔走,却一直没法把他搭救出来,前两天听人说,县太爷十分推崇一个叫钱文瑾的,有人出主意说,有她帮着说好话,县太爷一定会放人,我这才贸然前来,谁知道是空穴来风,没想到,钱小公子还是个孩子。唉,没想到我们又这么被人涮了一把。”
钱先诚微微对文瑾撇了下嘴,腰都挺得直起来:“你是不是来找钱文瀚的?那是我儿,今年县试,考了个榜首。”
“你家公子果然考了个榜首?他是不是去外地读书了?”
“是啊,你怎么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