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你怎么跟我娘一样
沈隽在文翰头上一拨拉,文翰一偏头闪过了。
“啊哈,还真行啊!”沈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他右脚前踏,伸臂去压文翰的肩膀,文翰闪身躲避,同时还手。
两人对练起来。
文翰的动作僵硬,雕琢痕迹明显,很快就不是对手,差点让沈隽把他摔倒。
“不吹了吧?”沈隽放开猛喘粗气的文翰。
“你等着,我一定会超过你的。”文翰举起拳头示威。
“好,我等着。”
从这天开始,沈隽和文翰,天天都找地方切磋一番,两人虽然有时候失手,会把对方摔打得身上青紫,但谁也没有恼怒过,不知不觉,他们脚步轻盈了,身体也壮实起来。
文翰不记得什么时候,沈平最少都要离开他一丈远。
做炸药的硝石,还有购买硫磺,这些都是钱,现在,他又是买猪崽,觉得这钱,简直是津河水,从手指缝里,哗啦啦就流走了,挡也挡不住。
石卫村打头卖地,也有村子在后面有样学样,只是卖出的很少就是了,再说,也其他村子,也不想石卫村这么心齐,现在没有一个村子修出水渠的。
“嗯,人心齐泰山移,可有几个村子,能跟韦家湾和石卫村一样呢?”黄乡吏嘴上感慨,其实是提醒赵立。
石振宗听从文瑾的建议,也在大半的土地上,种下了大豆,同时,也如文瑾那样,四下里种树,靠近河岸,没法种粮的地方,栽了芦苇。
“别为我浪费,石少侠,你还是把赵捕头、黄乡吏他们请来吧。”
接着,文瑾便留在山窝,她还有很多事儿要忙:又该用莲子育苗了。去年,小池塘里的莲根,都让她在秋天时,移栽到大池塘了,今年,她还得重新再给这边栽种。
石卫村的人,还真是练过武的,脚程快,眼力好,一个个的背篓沉甸甸的,文瑾雇了王大爷,每天在药铺后面圈出的场院里翻晒这些药材。
钱先诚不光干农活,还要帮文瑾照看药铺,收购药材。他也摸索出经验来,通知附近的人,每逢林津镇集日,既逢二、五、八的下午,他才收购药材,这样,就不必天天守着铺子。
有了石卫村人配制火药、炸石头开水渠的经验,韦家湾人在文瑾这边的进度,便快了许多。
一场又一场的春雨,让满眼黄灰的河沿变了面貌,夏天的脚步终于邻近,石卫村头,已经是一望无际的绿色了。
全村六百人,每天最少六百斤粮食,得二两半到三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七八十两银子,文瑾给的五百两,能坚持多久呢?幸好采药那边,小有进账,还能贴补一些,可是夏天来了,进山的人,都不得不撤出来。
钱先诚现在,一是愧疚自己签了契约,把侄子坑了,二一个,还是因为文瑾好些貌似胡闹的举动,最后都有了很好的结局,便放任她去做事,不管怎样折腾,都不干涉。
当然,特殊情况例外,比如,石卫村的人,在山里待了十天,这才出来了一趟,钱先诚自然不会强调什么日期了,全都收了下来。
文瑾急急忙忙去了石卫村。那边的人同意文瑾的分期付款,就得给她划出地界来,最后,他们在村子最东头,丈量了两千亩地,石振宗陪着文瑾在孙主簿那边过了户。
石卫村的人,很认真地给文瑾打了一张五百一十三两的收据。
她的大豆苗儿长出来了,稀拉拉又黄又细,今年春天里雨水充足,也没让这种境况有所改观,文瑾叹口气,还是地力不足啊。她一口气在附近几个集镇,买了十几头小猪,韦成岚找了村里一个五十来岁的大爷,帮文瑾喂养,
赵立心凉了半截。
去年,全村的孩子都被迫停学,今年他手里有钱,第一件事就是想请个先生,最后未能如愿,但却让好些个孩子去了邻村上学。
再接着,援助石卫村的韦家湾人,全都撤了过来,帮她修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