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女大当嫁(二)
好些人觉得是因为皇上、太后都有赏赐,福王不得不表示表示,毕竟钱先聪现在是他的手下。
接下来便开席了,文臣的女眷在三进院子坐,武将的家眷却要去第四进的院子。
文瑾和韦氏留下招呼,嫣然自告奋勇去了第四进,她一个晚辈,那些人只要不说出有伤颜面的话,嫣然都可以不接茬,倒是好应付。
文瑾和韦氏更好应付,文臣的女眷,很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整个院子,连交头接耳都很少见,吃过饭,撤了残席,上了茶,那些女眷略略寒暄几句,就开始告辞返回。
郑夫人走的时候,拉着韦氏的手:“我给令侄女保个大才子的媒,你说好不好?”
韦氏和钱先诚最敬重读书人,自然连连点头。
郑夫人满意而去。
钱先聪年届四十,又刚到京城,没交几个朋友,来祝贺的同僚,和他关系泛泛,吃完酒席就散了,他进洞房时,虽然有些酒气,却十分清醒。
第二天,文瑾才和继母见了面,玉洁郡主果然皮肤很白,只是饱经沧桑,皮肤已经起了皱纹,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大,足有三十岁的样子,好在,她大概对钱先聪比较满意,表情平和,偶尔会嘴角微勾,露出一抹喜气,昭示她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萧逸悄悄投降的第二年,梁朝发生了大规模旱灾,百姓的日子陷入困境,巨荣朝忽然发兵攻打梁朝,有了萧逸做内应,巨荣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不到两个月,梁朝就土崩瓦解。
仁亲王妃不高兴地斜了一眼:“怎么可能听我的?”
这段时间,仁亲王妃已经打听清楚,知道眼中钉钱隽和钱文翰相交莫逆,似乎还对钱家的女儿有心思,她仔细衡量过这个事情。
没有公婆,玉洁郡主——现在的钱夫人,在祖宗牌位前行礼敬茶,然后才给韦氏行礼,韦氏送给她文瑾店里做的镶红玛瑙紫色蛇皮编织荷包,上面缀了几十颗的米珠,十分华贵美丽,玉洁郡主微感惊讶地挑了挑眉,笑着收下礼物。
“别提她,忘恩负义,当年还是大哥把她嫁过去的。”
但,仁亲王妃身边的得力助手管妈妈出了一个更好的主意:“王妃,世子娶的妻子,若是能听王妃调遣,岂不更好?”
萧逸的兵力,也并入了刘林深手里,这才成就了刘家在南方的势力。
“郡主娘娘,累了你就歇会儿,这是在家里,若是还要处处端着,什么时候才能有个轻松的时候?”文瑾体贴地说道,她凡事追求简单,该端着的时候端着,能偷懒的时候,绝不做样子给别人看。
“哎哟,好我的王妃娘娘啊,嫁给他一个咱自己人,不就听你的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家里的管事很快就更换了一遍,换下的,都让送到了皇上赐给钱先聪的小农庄里。
仁亲王妃一想起娘家人都没法来往,忍不住心疼不已。
三日回门后,韦氏就把家里的中匮,交给了正主儿。玉洁郡主推脱了一下,见韦氏是诚心的,就大方地接了下来。她带来的仆役陪房,竟然有五十多人,二十多个在陪嫁庄子上,还有二十多个进了钱府。
仁亲王极爱菊,他家夏菊、早秋、晚秋、甚至冬菊都有,一年中大半年都有菊开,文瑾对去仁亲王府赴宴,一点儿也不期待,光听钱隽可怜的童年故事,她都十分厌烦仁亲王妃了。玉洁郡主却十分高兴,兴致勃勃地盘算着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文瑾见她情绪高涨,也不好说什么打击她的积极性。
京城的风俗,小姐出嫁的一个月内,要去男方和女方的至亲家里走动一下,认亲戚,不过,皇家人口众多,这个风俗,就没怎么执行。
玉洁郡主没想到文翰会这么激动,微微有些意外,但更多的却是欢喜,她从生母过逝,到父亲抑郁而终,再加上不得不面对重病的丈夫,挑剔刻薄的公婆,过着极度压抑的生活,甚至身负“扫把星”的恶名,第一次遇到文翰这样热情和愿意和她亲近的人,自然心里大为舒畅。
但现在仁亲王妃送来了请柬,玉洁郡主还是特别高兴的,也特别期待这次出门。
“可不是嘛,萧国公夫人被丈夫压着,在京城也没几个朋友,这女儿都这么大了,她能不着急么?只要王妃娘娘稍稍表露有那么点意思,她们还不立刻巴上来了?”
这是仁亲王妃送来的第三个请柬了,第二个,文瑾那天刚好不方便,脸色蜡黄还有些肚子疼,钱先聪做主,让她不要去了,玉洁郡主拜见仁亲王妃这个表嫂时,一再表示歉意,仁亲王妃肚子再气得疼痛,嘴上也不得不大度地表示她不在乎。
这天,玉洁郡主终于处理了手头最后一份礼物,打发走了管事,只留最得意的两个伺候的下人——老妈子方嬷嬷和大丫鬟秋桂,她这才一改严肃端庄的主妇形象,面露疲累地靠在座椅上。
所有的活计,都是仆人干的,文瑾只在一边看着,这是让她学习的呀,看来,玉洁郡主希望文瑾将来出嫁,能在婆家立起来,不会被人小瞧了。
韦氏松了口气,她只怕这个贵女妯娌,看不上自己的东西。
就在钱府到处人仰马翻,一派忙乱之际,玉洁郡主收到仁亲王妃的请柬,让她和钱先聪,去王府认亲。
玉洁郡主圆脸细眼,相貌平平,看着却很和善,文瑾不觉察地微微松口气。
像钱先聪这样,没有实力,还一厢情愿只知道编书的呆子做钱隽的岳家,倒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接着,是文翰和嫣然给新婶婶行礼,玉洁郡主给了文翰一套锦缎封皮的四书集注,把文翰喜得当场又磕了一个头。别说在乡下,就是在明湖城,他也没能看全这套书,更别说能够拥有了。
仁亲王妃一听,立刻便打起了精神:“哎哟,我都忘了,转眼这萧绮云都十四岁了,明年春天,就及笄了呢。”
钱家饭桌上的气氛,从玉洁郡主进门,就严肃起来,以前边吃边聊的轻松惬意,再也看不见了。文瑾觉得,这样下去说不定会得消化不良,转眼就是中秋,钱府收了不少的礼物,玉洁郡主也不停地往外送礼,能看出她还是愿意和文瑾处好关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让文瑾在一旁帮忙。
萧逸因为自己是降将,总觉得朝廷对他多有顾忌,灭了梁朝,便上书请求交出兵权。老皇帝喜出望外,推脱了两回,便高兴地接受了他的请求,封他为萧国公,在京城赐了宅院庄园以及大量的金银珠宝。
“去,给萧府下帖子,让那娘儿几个,来这边赴宴。”
~~~~~
萧逸到了京城,却郁郁寡欢,原来梁朝为了绞杀他的家人,对其妻子逃进的大山进行扫荡,萧逸妻族的那一支苗人,不知迁徙去了何处,他一个孤家寡人,守着偌大的府邸,怎能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