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亲密
“苗王不是你的岳家吗?”永昌帝似乎看不懂萧逸的心似的。
“以前是,微臣现在的岳家,乃是,乃是皇家宗室,萧逸自当为皇家着想。”
“好一个为皇家着想,你看看这个。”
萧逸疑惑地接过永昌帝手里的另外一份奏折,低头匆匆看了几行,顿时脸色变得苍白,冷汗都下来了:“皇上,万岁,我,我没有私通刘广众,这只是巧合,巧合……”他觉得自己的话,说服力很低,便闭上嘴巴,深深地跪了下去,“皇上明鉴,臣一片忠心可昭日月!”
永昌帝想了又想,觉得萧逸和刘广众结盟,没有任何的好处,他在京城憋了十多年,难不成老了老了,想起造反了?何况,有梅敦、梅雨荷给自己的信息,苗王怎么也不会选择和萧逸绑在一起,过着艰难困顿的日子,而放弃和自己联姻,过舒畅得意的光景吧?
但是这一份巧合,也实在太让他怀疑了。
“萧爱卿,都说你武功盖世,这几天,京防大营有个比武擂台,你去做个裁判如何?”
“趁遵旨!”萧逸悄悄透了口气,行礼退出。
永昌帝立刻招见沈明昭,他想听听这个肱骨之臣的意见。
所谓去查太后中毒的事情,最初永昌帝的确是这么安排的,但郭安安走时,又接到皇上的密旨,要他顺便摸一摸,刘广众请求屯垦的真实目的。
永昌帝扫了一下,眼睛便瞪得溜圆:“刘广众抓住了暗害太后的人?”
文瑾和萧夫人都有过独立支撑一个家的艰难岁月,一个坦诚一个睿智,两人相处起来,十分相得,萧绮云虽然极力巴结,但逢迎拍马这一套,最怕遇到聪明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只有糊涂虫才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呢。因此,萧绮云没少力气,却没有文瑾在新夫人跟前得脸,那个郁闷,背后没少骂文瑾,有时三姐妹在一起,也少不了埋怨老天不长眼,为何总是偏心萧文瑾。
玉洁郡主面如银盘,又白又胖,穿着布夹衣,坐在床头,笑着和进来的萧夫人打招呼:“你就是雅雯姐姐了?早就听说过是个能干的,就是一直没能见面儿,连你的婚礼都没能参加。”
萧夫人一愣,“扑哧”一声笑了,“我才发现你原来还挺贫嘴的。”
“是!”郭安安躬身退了出去,走出上书房,脚下恨不能跑起来,他太着急想要做成这件事,一扫最近的诸般不顺。
“嗯,沈爱卿,你还认为这宫里有贼人卧底?”
萧逸从来不在家说公事的,主要因为没人能帮他分忧,现在,见女儿关心,心里涌上一股暖流。但他,还是不愿让女儿跟着烦忧,便摇摇头:“没什么事儿,爹爹有些累了。”
“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萧夫人十分惊诧,一脸的紧张。
萧逸这十几年,不管悲伤离合还是欢乐愉悦,从来没人和他分享,妻子和女儿贴心的话语,让他一时心潮起伏,忍不住打开心防,把今天的事儿,简单说了几句。
对郭安安失望的还有沈明熙,他本想在去苗疆时,把那件事情的真像,作为礼物献给苗王。
“嗯,要快,沈大学士说要保密,你就在南疆亲自审问吧,必要的时候,你可便宜行事。”
沈明昭对着两份奏折,也是目瞪口呆,他是绝不相信萧逸会和刘广众勾结的,那么,这就是巧合了,他的脑子迅速转了几圈,最后,便得出了结论。
沈明昭见皇上的脸色不再是刚开始那么一副恼怒模样,知道他也想通了,便低着头一声不吭,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嗯,快马传讯,让把人送到京都。”
这种表现,只能解释为他心底无私天地宽,也能解释为,他相信皇帝能还他清白。
萧夫人知道自己年纪偏大,很有可能不会生育,年轻时日子还好过,但老了以后呢?萧瑜琛便是她唯一的依靠了,她最初的打算,是不惜代价,也要和继子处好关系,现在,这个心愿更加迫切,只因为她眼里的萧瑜琛和萧文瑾,善良诚恳,温柔可亲,是最值得投入感情的那种人。
萧逸心态放正,在京防大营的日子便过得十分开心,连带萧府上下,都喜气洋洋,这天早饭后,萧夫人留下文瑾,和她商量道:“母亲想要看望玉洁郡主,瑾儿觉得合适吗?”
萧夫人也是女中豪杰的,她很快便稳住了情绪,安慰丈夫道:“老爷莫要忧心,皇上也是觉得太巧,才会怀疑的,但他显然还是信任你的人品,不然,还不立刻下令把你关进大牢了?”
萧夫人也忍不住道:“老爷,瑾儿说得有理,咱们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的苦,便是我们的苦,你的甜,也是我们的甜。”
刘广众这个时候,就是想拉个帮忙的,也绝不会选萧逸这么一个降将,随随便便启用刘家埋伏的某个文臣,都比这效果好千倍万倍。
玉洁郡主接到萧夫人的帖子,又惊又喜,对方肯和她交往,肯定是因为文瑾的关系,不然皇家宗亲多了,地位显赫的也不少,没的来找钱府这么个不热不凉不显眼的人家作为交往第一户。虽然萧逸因为钱家抚养文瑾的事儿,曾经定下基调,今后当亲戚来走动,但新夫人若不是和文瑾关系处得好,可以把钱家晾起来的。
是文瑾陪着萧夫人去的钱府,玉洁郡主还没出满月,每天以卧床休息为主,她们到的时候,刚好睡了一觉醒来,韦氏出面把客人迎了进去。还好葛氏是农村人,觉得产妇没有那么娇贵,并不同意方嬷嬷把房间捂得严严实实,一丝风也不透,而是通过外间,适当给里间通气,房间没有熏香也没异味。
天黑的时候,萧逸从京防大营回到家,心中还是惴惴的,皇上给自己安排差事,表面看是相信自己没和刘广众勾结,其实细究起来,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他就算是天下第一的英雄人物,也一拳难敌四掌,皇上想要制服他,最合适的地方,便是京防大营。
“爹爹,你和刘广众勾连,能有什么好?难不成还和他一起造反不成?当年梁朝大军十多万都听你调遣,你也没有因此自立为王,现在时过境迁,早已没了昔日的气势,你还能再做令百姓生灵涂炭的逆天悖行之事?皇上是个聪明人,凡事背后,都有目的,你的目的是什么?没罪找罪受吗?”
“嘿嘿,喜上加喜的那是我,义父添丁之喜,亲父大婚之喜,放眼京城,谁也比不过我的喜事多。”
沈明昭双手恭敬地递过去。
第一天吃饭,她就发现大女儿和二女儿之间暗潮汹涌,还好大女儿还算顾大局,没有当场发飙,几天相处下来,她发现丈夫第一任妻子留下的两个孩子,都很好,男孩虽然寡言少语,但专心学问,对人真诚,女孩更是善解人意、乖巧可人。第二任妻子留下的三个女儿,虽然心思不纯,但却处处讨好于她,一心希望能借势踩下前面这两个。萧夫人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何自己大婚之日,为何只拜了一个牌位,但她能看出来,男人对第二任妻子留下的孩子态度冷淡,而这几个,也不招人喜欢。萧夫人暂时并不冷淡萧绮云三个,但对她们却一直很平淡,反正她们都是女孩子,她只要让她们认清形势,明白将来的个人前途都捏在自己手里,不敢轻易惹了自己就行,前面这两个孩子,不仅能干,还很真诚,她才取的态度便是:君投我以木瓜,我报之以琼浆。
郭公公快马加鞭离开了京城,他安排盯梢萧逸的人却并没有懈怠一丝一毫,永昌帝在后面的几天里,接到的报告,都是萧逸在京防大营,全力而为,不仅裁判公平,碰上资质好的年轻人,还会热心地点拨一二,显然并不把和刘广众折子内容巧合的事情放在心上。
“哎呀夫人,那是我义母,你俩好了,我走动起来也方便呀。”
永昌帝一直看着沈明昭,见他低垂着的眼皮,微微一动,便知道他已经有了结论,永昌帝也不急着追问,反正,沈明昭肯定得讲出来,才能离开的。
郭安安这阵子过得很不好,太后中毒案凝滞不前,连萧逸前妻梅夫人的死,也是一团乱麻,让他在皇上面前很没脸。
“他这是什么意思?”
“朕让萧逸去当京防大营比武的裁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