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诰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萧逸之女萧文瑾,谦恭谨慎,淑雅端方,敏锐聪颖,才情过人,……为朝廷大业,甘愿忍辱负重,辅佐仁亲王世子立下不世功勋,特赐忠贞敏贤世子妃,享正三品等级。”
因为钱隽有拥立之功,永昌帝已经册封他为正二品亲王世子,比郡王的等级还要高些,文瑾给正三品,比丈夫低两个级别,在一般人看来,也属于正常,只有钱隽明白,皇上一上来就给诰封,也是有深意的,仁亲王的两个侧妃都是六品,更别说王妃了,若不封文瑾,她在王府的地位太低,不光要被继母婆婆欺负,连两个侧妃,她都见人低头,那尽等着被欺负了。
仁亲王自然也听出了这个意思,心里很不满意,但却没法说出来,换成别人,皇上给家人赏赐越高,应该越欢喜才是,他只好强忍着,端出一副微笑模样。
董侧妃和杨侧妃也听出来了,脸色都不好看,看来,皇上是打算让世子妃辅助主持仁亲王府的中匮了,她俩今后,可就没这么好过了。
文瑾静静地跪着听完圣旨,然后跟着三呼万岁,这才缓缓起立,走上前双手接过郭公公卷好的圣旨。
“恭喜世子妃贺喜世子妃!”郭公公笑眯眯地对文瑾说道。
“同喜同喜,公公辛苦了。”文瑾说着,春明不动声色地塞给郭公公一个小荷包,郭公公笑眯眯地接过,塞到袖子里。
有人看到荷包轻飘飘的,还很小,疑惑地看了文瑾一眼,还有人低声说了一句:“银票吧,好大手笔。”
“一百两,怎可能?”
文瑾连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去宗学,孩子会面对各式各样的人,从小就知道人心险恶,我怕咱们对他保护的太好,孩子长大,反而经不起风浪。你小时候吃苦比别的孩子多,现在成就就比别的人大,皇上从小面临各种危机,生活接近普通百姓的时候比较多,甚至到西疆带兵打仗,经历的多,见识的多,就比先皇能干,我们总会老的,总有一天得让孩子自己走,不如早点放手。”
“谢谢祖父!”说完,金金还十分善解人意地说道,“我乳名叫金金,还叫思乡,大名叫钱朝阳,弟弟大名叫钱朝晖,爹爹说,我们就像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让人看着,心里充满了希望。”
钱隽误会文瑾的意思,以为家里没人爱孩子,金金受委屈,心里有些酸涩,他郑重地点点头:“我会给宗学打招呼的,谁也不许欺负了金金。”
文瑾怀疑这家伙也是个穿越的,年纪小,但心智不小,但这话却不敢说出来。
传话的是仁亲王妃身边的得力人儿秦妈,钱钱的奶娘这时正坐在住室的床上,脚肿地跟血馒头似的。
仁亲王妃脸上青筋直冒,呵斥道:“没有规矩,下去!”
其实仁亲王妃还要文瑾伺候她吃饭,宗令大人似乎没听见,叮咛丫鬟:“送世子妃回去休息。”
文瑾刚刚想要解释一句,说孩子不会说话,没想到钱钱很清晰地叫了一句:“十五曾祖!”把文瑾和钱隽都吓了一跳。
仁亲王妃没办法,嘴里叽叽咕咕,却不敢大声说出来,文瑾这一关总算是过了,已经累的脖子发酸,腿发软,浑身没力气。
他俩身上,就像下了胶,把仁亲王的视线紧紧粘住,董侧妃在一边看到了,心里嫉妒异常,她一直为儿子骄傲,也觉得男人对儿子非常喜爱,可男人从来没有这样看过儿子,那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深切的爱意。
文瑾低下头,她妖孽的小儿子呀,可不能太早让人发现与众不同了,这个,她一定要好好保护。
因为今天还有观礼的宗族中人,内院的厅里站满了人,第一杯是仁亲王的,老头一脸严肃,但并没给文瑾难看,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给了一个荷包为封赏,第二杯是仁亲王妃的,有圣旨在前,又有这么多人看着,她知道说不是绝不可能的,只好一肚子怨气地说起了做媳妇的规矩,从孝顺讲到女红,期间,列举了不少的例子,谁家的媳妇如何照顾得病的婆婆,谁家的媳妇女红好,全家上下都跟着沾光,出门穿衣都比别的人家周正,拉拉杂杂足有一刻钟,宗令急的在边上咳嗽了好几声,提醒她适可而止,仁亲王妃充耳不闻,仁亲王也跟没看见老婆多丢人一般,端着毫无表情的脸,一动不动地坐在太师椅上。
“我觉得让孩子去宗学比较好,不要在家里。”文瑾建议道,她认为孩子在家读书,脱离社会,对成长不利。
见文瑾不卑不亢,手下丫鬟做事很有章法,董侧妃和杨侧妃都收起轻视之心,在心里盘算是配合仁亲王妃打压世子妃,还是笼络世子妃,图将来日子好过。
一桌的人都被呛住了,房间里顿时充满压抑的咳嗽声,仁亲王妃气得脸色发青,但她怎么和一个两岁小孩计较呢?只好咳完了,瞪起眼睛:“吃饭,不许说话!”
其实是两颗珍珠,价值也就是三、四十两,在那个番商手里整盒购买,五十两买了五十颗,但里面质量良莠不齐,文瑾只挑出三颗一等品的,又大又圆,给金金和钱钱做了抹额,还有六颗也很圆,色泽光润明亮,只是不够大,她送给郭公公的,就是余下那颗大的,两个小太监每人也有一个荷包,品相比那六颗还略差,中大,色泽也好,就是不够圆,大概能卖到四五两的样子。
文瑾一动不动地跪着,极守规矩,边上看的年纪大的,有人连连点头,年轻人的眼光里则满是怜悯。
仁亲王想放下钱钱抱金金,但又有些不好意思,钱钱立刻就感觉到了,麻溜地从他腿上滑下来,金金立刻牵着弟弟的手,对仁亲王说了一句:“祖父,我们就不打扰了。”说完,转身,身板挺直地走了。
秦妈妈看她这个样子,不信都不行,回去报给主子不提。
“世子,你有你的事业,不要太拘在家里了,想王妃对我所做的事情,在别的家里很普通,也很常见的,我会有办法,一点点的委屈不算什么。”
这是钱钱的第二句话,也是十分清晰,却令仁亲王脸色有些尬尴,随即脸色又和缓了,念祖,是不是想念他呢?看来儿子也不是那么没良心。
仁亲王前一天,已经盯着孙子看了好久,一直盼望能抱一抱,只是客人众多,他应酬的十分疲累,送走客人,三个女人又轮番地过来,在他面前添油加醋,最后,他谁的房间都没去,躺在自己舒适的大书房里,饱睡了一觉,早上起来才觉得神清气爽,自从诊出心疾,他就有一半的时间是在书房过的。
“瑾儿,我今天和爹爹说好了,今后初一和十五去请一次安,也在一起吃饭,其余的时候,你在院子里开小厨房。”
“不好!我有名字,娘叫我钱钱,爹爹叫我念祖,还有大名,叫钱朝晖。”
接下来就是拜祭祖先,因为仆人不可以进去,钱隽牵着金金走前面,文瑾抱着钱钱跟着,礼仪并不是很繁复,只是三叩九拜是真的行大礼,每次叩拜一定要五体投地,方砖上没有垫子,但地面肯定让人繁复擦拭,衣服上没有一点的灰尘。
她前世只见过乡下发丧,孝子被各种折腾,似乎不死去活来一番,就是不孝一般,她今天也算是领教了,难怪天下婆婆和媳妇是天敌,新媳妇光被这么一通折腾下来,对婆婆和长辈就没了好感,然后等后面的日子,你们坐着我站着,你们吃着我看着,你们叮咛我应着,你们训斥我听着,你们鞭打我受着,没仇也培养出仇恨了。
第二天,文瑾大早起来,收拾整齐,带着两个儿子去给仁亲王夫妇请安。
后面宗亲实在太多,文瑾跟着钱隽,一路认过去,到了后面都麻木了,一个都记不住,午时正都有些过了,才算是完成了礼仪,文瑾让人送回房间休息,来客入席。
“呿!”钱钱不屑地摇摇头,“没羞!”
钱隽和文瑾在前,金金拉着钱钱在后,恭敬行礼:“父亲母亲,早安!”
金金倒是挺大方的,拉着弟弟的手走上前:“祖父好!”
钱隽拿出一张百两的银票:“这个给你,我和他说了,咱们的费,不从公中出。”
饭桌上都以为这一顿仁亲王妃可以称心如意了,谁知道文瑾刚夹了一筷子菜放进碟子,就听见钱钱稚嫩的声音:“娘,我也要吃丸子!”
走出宴息室,文瑾亲了儿子一口:“你个小人精,下一回,吃饭不许说话了。”
午饭时钱钱的举动,更让文瑾坐实了这个猜想,仁亲王妃故伎重施,又让文瑾布菜,这一回,她早早让奶娘把钱钱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