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
好不容易的,前面的马大队长终于拿起一个大喇叭开始。
告别章长远,整个送粮队谁也没在公社内耽误一分钟,拉上装了一袋预备粮和空麻袋的板车速度回屯。
她又不缺细粮,何须多此一举。
其实360还是毛重,这点粮对干活的从事体力劳动的社员来说显然不够吃,只能补充些瓜果野菜填饱肚子。
依着工分来核算,今年是四个工分换一斤细粮或者五斤粗粮,也就是一斤细粮能换五斤粗粮。
——惯例,他老人家先说了一番开头台词,感谢了一大堆好陌生的人,但咱总得跟得上形势不是?!
总算等马大队长他老人家喊得撕心裂肺,也公布一点:经过统计好的粮食总量,规定每人都是五份粗粮搭配一份细粮。
至于粮款。
关平安也趴在他耳边,“咱不跟人换,想吃啥有啥。”
可底下的虾兵蟹将们太不会配合,那些老娘们居然又开始你一言我一句,要不就是这孩子哭,那孩子叫的。
实在饿的话,啃几口随身携带的干粮;喝了喝几口水,全都兴高采烈地说着一件大喜事——分粮。
随着几位验粮员撕下一张张单子,在上面写上他们各自的编号、签上名后压在板车麻袋上。
几趟下来,累得发抖的腿站在颤颤巍巍的木板上面,全身上下衣服就没有干的地方,脸上也早糊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这是早交和晚交的区别是来了。
这一下,下面又开始有人接头交耳商量,这些他是不管的。偷偷卖粮食,那叫投机倒把,但以粮易粮却是完全被允许。
忙了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天。
可这会儿谁去惦记这些事,唧唧喳喳地可激动可高兴了,比养殖场的鸭群还要喧闹十分……
一麻袋一麻袋的苞米粒、小麦和稻谷等粮食过了地秤,还要把一袋袋的粮食给扛到大仓库内。
小天佑低头盘算一下,附在她耳边嘀咕,“你说细粮换粗粮难,可粗粮换细粮不是容易得很吗?”
当然也不可能人人都分到360,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可分。比如他们兄妹俩人也想360斤?想得美。
大树下,关平安兄妹俩人蹲在那里看着自家的麻袋口袋面袋,还有箩筐扁担,听着关有寿他们围着那边唠嗑。
要说他们队里分的粮食种类还真不少,毕竟他们生产队的田地从半山腰沙地到旱地,再到水田都有。
后半响就开仓分粮!
不过今天颇为顺利,不光没有被退回去,还全评了一个一等,马大队长接过工作人员开好的收据,是谢了又谢。
确实如此。
各家各户都不是头一回分粮食,可谁家都是屁颠屁颠的上前核对,就算明知肯定有自家的,也生怕慢人一步。
她爹她娘倒是镇定自若,也是,她家绝对不会是倒挂户。
那么多工分,一家四口人按照队里每人的标准口粮,用壮劳力、妇女、老人和孩子四个档次很好结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