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好女难嫁 > 第47章 嫁前 日常锁事

第47章 嫁前 日常锁事

共一千一百七十八两银并二百文。

恰是顾父此时官职年俸的二十倍。

这数字巧合到令顾父心里五味杂陈, 如梗在喉,不吐不快,最后硬生生的咽了那些话, 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什么都不能说, 只余酸涩。

黄白之物果然好,怪不得禁海令一直到如今都没禁住商家船队,也怪不得市泊口如今依然帆船来往不停, 众官员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世人都晓金银好啊……

顾母却后悔未早些听玲珑的话,要不然,家里也能余这么些钱财, 几个孩子的聘礼嫁妆就一并存够了。

等醒悟过来让张大叔出去打听买地的事宜才发现, 旱田在这短短几天内, 涨了三两银, 之前七两一亩的田,如今成十两一亩了,且这附近的田地, 已经不大好买了。

这一茬事还没放下, 玲珑的土豆又收了,也是一斤二十文, 各家限量五十斤, 两亩土豆子,又得了一万多钱。

番柿子还在陆续卖着, 每日三百五百的一直没停过。

辣椒也熟了, 是灯笼椒,熟了之后红通通可好看,只味道太霸道,苏北人没法子接受它, 只有些慕名而来的商家,将它当做观赏花卉移走了一些。商人大方,又逢着此时此季,皆有心与顾府交好,便一株作价十两,留下许多银子,小心翼翼将辣椒苗子移走……

这可给顾母刺激的不轻,直接取了三百两银子,让张大叔看着买地,地契就立在维樘名下。张大叔跑了两日,在三十里外买了两块旱田,一块草坡田,共计三十二亩。顺便将田给人佃出去,让佃农种一荐秋豆子,佃金四成。

玲珑这里,将银子留了三百两,又奖励了李大叔父子两个十两银,余下的全给了顾母,让她留着计划着使。

顾母又不是会随意花钱的妇人,她自嫁来顾家就开始盘算着家里的开支用度,遇着顾父是个有主见的人,只凭那点子俸禄过活,她这二十来年着实是很费了些心思才存下了些银子,留着为儿女们的婚事使。

现在儿女都紧跟着一个个到了成婚的年纪,越要精打细算的过活,她自己一套衣裳能穿两季,俭朴成性,否则也不会嫌顾父上山下田太废衣裳,不会将一粒香丸切成四份使,急着要玲珑制香,别家院里种花自家院里种菜也不做声,这种种事情,皆是为着省钱。

省下钱给儿女做聘礼嫁妆。

为着玲珑的嫁妆体面,她已经用尽了法子,仍然只能置办出一些中规中矩的来,纵有礼数约束,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家里拮据,拿不出太多钱来给她置办好些的物件儿。

家里还有两三个已到了订亲成婚年岁的孩子,不能为着玲珑一个,将他们扔开不管。

这才有了如今的捉襟见肘之势。

顾母盼着明年那三十亩田的出息能解家里窘境。其实,大机遇的事,只能遇着一次,明年大家都种了新粮种,靠粮种的收益绝对抵不上玲珑今年粮种的收益。暴富是不可能暴富了,最多能让家里的生活过的松快些。

玲珑若不替她解忧,她还是要精打细算的过活。

有那八丶九百银子打底,她活的也能松快些。

顾母整个人开始两难,她是不愿要玲珑这么多钱的,传出去那话也不好听,对如今的顾家来说,名声是件很要紧之事,万一传出去说顾大人占了女儿的钱财,他这坚持了几十年的立场就变成了笑话。然后……家里的确需要这笔钱财,远的不说就说茹婉,她的嫁妆如今还不知道怎么攒呢。

顾母只顾念着顾父,不敢收,只将银子存进内室等丈夫回来做主张,结果官田这些时日也忙着收种,他是做主之人,京里农官不到,他就离不开。又有同僚们过去找他交往,买了新种也都找他要种地的法子,若不明说,怕是许多人家要将玉米粒似小麦似的密集撒在地里,土豆子也是完整埋土里,这就太糟蹋粮种了。

一连几日都不见人影,把个顾母等的焦心的不行,她倒是能同维樘商量,可维樘一遇玲珑的事就麻爪,被嘲过一回,也终于长进了些,听到玲珑做主的事,他就不肯去反驳了。

他是能明白玲珑的心思,若他得这么些钱,他也会做同样的事,可事关到他是既得利益者,若劝了母亲将银钱收下,便是他自己也开不了那个口,就与母亲说等父亲回来,或收或拒,全凭父亲做主。

两个姨娘得知后也是暗自欢喜一回,却绝不敢劝说顾母,只做不知此事。

许夫子得知后,却觉顾母实在太小家子气,女儿孝敬的东西,尽管安心收下便是,这时再讲什么名声,不过是白矫情。她家要讲好名声,玲珑就该坏了名声,难道不与父母分忧自私薄凉的名声就好听?

父亲慈爱宽和,子女孝顺有礼节,一家子不因利益生分了,这才是正经读书人家的规矩。她舍的大方,你得的坦荡,这样才干脆,推推诿诿前前后后思量个不停,偏又拿不定主意时,这才容易生了闲隙小人心。

高夫子难得说了一回黠语,她说:“莫不如你们一家子,也行一回三进三却之礼?”

说的维樘双脸通红,羞惭不已。

许夫子笑了一声,就不理顾家之事了,勿自的静下心来,处理玲珑手头上还未处理的香料,心致好了,还会调两款香来。她嗅过一回给顾父薰衣的香丸,嗤了一声,用了三天调出一款与顾大人的气质更搭的香丸,让玲珑送于顾母。顾母用了一回,简直大喜过望,因这一事,倒对两个夫子生了几分愧意。

玲珑想着,待高夫子教过维樘一阵子,许是这几分愧意就该换成敬意了。

这才是两个夫子的手段,光明正大的谋,顾母若能看出来,倒也算长进,只怕她一心以为这是夫子们的品性高洁而非其他。

主母纯良敦厚成这样,也是够愁人的。

待顾父事毕回家来,顾母已然是夫子长夫子短,高夫子教了她些什么话,许夫子又教她做了些什么事,一件没瞒着,尽数告知了丈夫。

顾父看着一腔欢喜崇敬之情的妻子,不由偷偷抚额叹息,这果然是个纯良的人,那两人用手段的痕迹如此明显,他这妻子竟没看出半点来。又想着,这也不是坏事,且等她慢慢悟,终有悟出来的一日。

那两个夫子果不是什么安分人,身边有这么两个人,他那本就不甚安分的女儿以后的行事……唉,甚是头痛呀。

然,更头痛的事来了。

徐家待顾父事一毕,就携媒人及厚礼,隆重的来顾家行请期之礼了。

一并来的随娘子与玲珑的两个夫子,一见如故,三人就着礼与法,一句句将顾父逼的差点儿自闭,徐郎君却长声朗笑。

徐知安的夫子见顾父都辨不赢,很有自知之明的低头喝茶,似完全没听几人说了什么。与妇人辨,输了是输,赢了还是输,还是不掺和的好。唔,这茶好极,即有竹的清香,又有花的芳香,清心又醒神,果然好极,妙极,且再来一杯。

九月有两个好日子,十月里也有几个好日子,十一月腊月,都能挑出几个行婚礼的好日子。

徐郎君的意思,婚期订在十月,苏北的十月正是舒服时节,且徐知安也正好告了五个月婚假,九月江水尚未寒凉,正好归家,十月成婚,来年二月春光正盛时携妻眷回京,又正好一帆风顺,归京又逢京中天暖万物生发,这才是真正的佳节佳时佳事佳儿佳妇……

若订在十二月,徐知安就该在正隆冬天寒地冻时南下,万一路上受了寒,得了病还怎么迎亲?就算身体尚好,新妇这时节刚成婚又要紧着过年节,许多事压她身上歇都不能歇,也该多想想孩子……

就……挤的顾父连个反驳的理由都找不来,若说一个理由,徐郎君就口若悬河的寻了许多道理来驳他……真是令人好生憋屈。

顾父运气再运气,万般不甘愿的将迎亲日子订在十月二十二日,正是双双对对鸾凤和鸣夫唱妇随的好日子。

哎,这样才好。

徐郎君志得意满,提了酒壶就为顾父斟酒,遇了顾父这样磨叽性子的人,若要成事,就得快刀斩乱麻似的,几句话逼着他点了头,则万事大吉了。

媒人此时倒又耳聪目明了,取了红帖就写下相关事礼,签了证人名,将红帖付于顾父。

顾父:……尚未回过神来……

待回过神,啊?这便定了?

哎,这就定了。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七零红火小日子 换嫁世子妃 朝露 上瘾 披纸片人壳子玩游戏 我的文豪系统有点不一样 穿成对照组的丈夫[穿书] 渣攻在火葬场走事业线 小跟班 我在海贼镇守推进城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