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公几句话,说得贤妃泪水连连。
父皇立孤为太子,那是在父皇眼里,孤像太子,该是太子,所以父皇立孤为太子。
不管是梁衍还是李树青,都带了个人情感来评判一个人。
李锦文本想把白振天的才学能耐说说,引起太子的重视。
李锦文点头道:“殿下分析得极是,皇上最看重人品和才情。
孤为太子十多年,父皇没过多的指责。说明孤在父皇眼里,是满意的。”
太子微微的点点头,“李大人费心了,不过,贤能之士吗,在于心甘情愿。
贤妃坐直身子,对张公公道:“把你刚才说的话重新说一遍。”
家父与梁先生有些交情,曾从梁先生处得到白振天所作的文章,家父看过之后,也大为赞叹。”
这些年来,殿下洁身自好,虚怀若谷,在皇上和群臣心中,殿下的人品自是不在话下。
太子府得到消息时,太子正与李锦文讨论梁王青城之行遇刺之事。
而对于李树青,同是青城人,同乡能出才学俱佳人,自然是赞赏的。
况且,依奴婢看来,皇上惦记着淑妃娘娘没有什么不好!”
白振天或许真有几分才学,但太子并不是很在意。
天下有才之士何其多!能入梁衍和李树青之眼,不过是白振天是松山学院的学子,是梁衍的门生,梁先生自然是赏识的。
李锦文把白振天同二叔同窗之事告之太子。
张公公抬头看一眼贤妃,见贤妃两眼晶亮,知道自己说到娘娘的心坎上了。便把自己的想法再说了一遍。
等王爷大点了、懂事了,自然就明白娘娘的苦心了。
这还不是大事吗?皇上待梁王分明要厚待几分。李锦文欲言又止。
娘娘想想,皇上惦记淑妃娘娘,爱屋及乌宠爱三爷,最紧张的不该是重华宫,而该是东宫太子府,该是坤宁宫的那位。娘娘只需坐山观虎斗就好了。”
李文想接着说的话直接被堵在嘴里,再也说不出口。
李锦文没有想到,太子来句他不强求。
“白振天在青城是有名的大才子,曾经求学于松山学院,很得松山学院院长梁衍梁先生的赏识。
贤妃靠在软榻上,冷眼看着张公公,“你最好跟我说清楚了。”
太子听完禀报,挥挥手,对千卓道:“孤知道了,下去吧。”
见贤妃的情绪平复下来,冯嬷嬷跟着劝道:“是呀,娘娘要想开些,娘娘为了王爷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眼看王爷长大了。娘娘就要出头了,娘娘可要往宽处想。”
小内侍进来禀:“殿下,皇后娘娘差人过来问殿下是否忙?若是不忙,请殿下去趟坤宁宫,皇后娘娘酿的桂露酿好了,让殿下过去尝尝。”
太子皱了皱眉头,心里也知母后为何此时唤他,点点头说道:“让人去告之母后,孤这就过去。”
小内侍退出去回话。
李锦文见此,只好拱手告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