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这些日子刚换了差使,忙得焦头烂额的,启文也是天见亮就出门,天黑尽了才回府。他们够累了,不用拿这些事让他们忧心。”
黄老夫人沉吟一会,抬头看向王氏,“那你就放手让她们办吧。不过,告诉你母亲,日子不是过一天,长日方长呢。”
王氏看了一眼,没有停留,径直回自己的院子。
孙氏附和的点头道:“二嫂说得事,得先把日子订下来,然后商讨宾客名单,根据邀请的人数来着手准备。”
王氏苦笑一下,“谢谢青烟,我省得。”
孙氏与方氏放下手里的账本,抬头期待的看向王氏。
王氏朝老太太见礼,秦老太太迫切的问道:“怎么样?”
乔氏眼里冒出一道亮光,会意的点点头,“好的,这事,要给爷说吗?”
日子看得太近,准备就仓促了,日子看得太远呢,期怕是要过了。”
在乔氏看来,家里锅都揭不开了,还附什么风雅办会?
王氏自顾的把那句日子不是过一天的话给省了。
王氏没有多理会秦老太太的情绪,开口说道:“如母亲和弟妹们所说,母亲和弟妹们到京城,咱们府里还没有宴请过。
王氏想想后摇摇头,“不用跟他说,后宅的事,我们自己解决就好了。
青烟跟王氏相熟,边走边劝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表太太想开些。”
王氏上车回白府,一路上,重重的叹几回气,钱嬷嬷好生劝了一阵。
乔氏点头道:“好的,母亲,媳妇明白了。”
秦老太太殷切的看着王氏,希望王氏说出黄淑芬反对办会的话来。这样,她便可以顺着台阶下了。
乔氏见婆母回来了,匆匆的打发了回事的婆子,带着丫头去到婆母的院子。
王氏去到老太太的院子,抬眼见孙氏和方氏一人抱着账本在看,心里多了几分鄙视来。
王氏垂手回道:“舅母说,若是母亲自个儿出银子办会,她若不允许,那她就太近人情了。所以,舅母许了。”
王氏点点头:“嗯,你舅太婆的说,你太婆用自己的银子办会,她若拦着,有些不近人情了。”
王氏端着手里的茶杯正在喝茶,接连喝了几口茶后,王氏放下手中的杯子,平静的说道:“你舅太婆同意了。”
黄老人又交待些事才点头,挥挥手:“青烟送送表太太。”
之前她逞一时之气,夸下海口,说出自个儿出银子办会的事,还让王氏去伯府问黄淑芬。
她想说眼下府里吃饭的银子都没有了,怎么办?
既然要办会,府里各个院子趁机修缮一下,草如何摆放,最好找一个懂得园林装饰的人来指导一下,这些活儿极费功夫。”方氏跟着建议道。
王氏点头道:“两位弟妹说得很有道理,既然要办,咱们得尽心尽力多多想想,把事儿办好来,别落下笑话儿。
母亲从小在伯府里长大,眼界儿自是不低的,很多事,还得母亲来指点一二。
感谢书友lucyliu168,flzxsqr3的月票,感谢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