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启福会连做七天,所以,月儿一家人都住在法华寺的香客堂里。
万公公从梁王手上接个酒坛将其启封,再将酒分装到酒壶里,先给皇上斟酒,来福接着给梁王和白如月斟上酒。
梁王抓住机会为白如月在皇上面前说尽好话,白如月很是感激。笑着接过话去,“当时月儿觉得日子过得样样难。不过一路走过来,月儿很感激那段艰难的日子,那段日子让月儿兄妹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父母的不易。
除此外,梁王还知道,父皇是个了爱酒的,那怕只是一小口,父皇定会喜欢。
皇上惊讶的看向白如月,“月儿在青城时酿的酒?那会儿,月儿多大?”
直到皇上开口,“好酒,好酒呀!”
白如月起身鞠躬道:“民女谢皇上!”
皇上在梁王的叫唤声中回过神来,眼睛依然盯着白如月,问道:“月儿,能把你配戴的串珠给朕看看吗?”
梁王听了皇上的话,眸光沉了沉,转头看白如月。
家父道,这有何难,送礼要么投其所好,要么尽己之心意。
当看到接头处那颗小珠子上的小篆“容”字时,心像被烫了一般,抬头问道:“月儿,你这串珠子从何处而得?是你买的吗?”
梁王带着期待的看向皇上。在场的,只有他知道白如月酿酒的技术有多高超。
梁王见邓公公过来,抱起桌上的酒坛,抬头看向皇上,询问道:“父皇,今儿用这酒?”
皇上很好奇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所酿的酒到底怎么样,于是点头说道:“好,今儿就用这酒。”
皇上伸手接过珠串,逐个的看起珠串上一颗颗翡翠珠子。
梁王和白如月等着皇上拿起筷子,才跟着拿起筷子来。
白如月两眼盯着皇上,握着筷子的指节泛白,还有些微微的发颤,紧张得心都提到嗓子眼。
这酒是民女还在青城时,在家母的指导下第一次酿的酒。因为第一次酿酒便酿得非常成功,民女便封了几坛起来。
梁王抿嘴笑笑,他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白如月心里有些疑惑,还是如实的回道:“前年,月儿在湖洲为外婆守孝时,月儿与家人一道去法华寺做启福会。
等着万公公用银针将桌上的酒菜一一试过,直到万公公道:“皇上,可以放心使用。”接着,万公公开始给皇上布菜。
说着,白如月准备抬手取脖子上的珠串,梁王已经站起身来,移到白如月身后,“月儿别动,让爷来。”
白如月直起身来时,见皇上紧紧的盯着自己,心里一惊,努力的想着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可又觉得自己并无错处。于是紧张的看向梁王。
“回皇上,这个不好回答,每家养孩子不一样,不过大多数人家的孩子,这个时候,该是在各种玩耍。”
住到华法寺的第二日,月儿在华法寺后山上的一处屋舍,见到一位姑姑在院子里打磨珠子。月儿好奇,便凑上前去看,那位姑姑抬头看了眼月儿,并没有阻止,月儿厚着脸进了院子。”
皇上紧张的问道:“你看到的那位姑姑有多大年纪?”
白如月想了想,回道:“月儿记得,看起来比家母年轻一些,用一根木簪绾着头发,身着一袭白色细布衣裙,看起来纤尘不染,超凡脱俗的,很美,月儿从来没有见个那么美的人。”
感谢书友杨海761024的月票。谢谢谢谢,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