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晚辈明白了。”
这个没办法,只能靠命了。
边外十余个小国呢,商队们自然是不可能会挤在一起,当初往外散这些文碟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一点,所以,景文帝才会派谢修文走这一趟,目的就是不能让这些文碟都集中在某一、两行当的人手上。
宋弈他们这回看起来是轻车从简,其实是因为他们带的基本上都是茶叶这样的轻便之物。
其实两人也都知道,如今都签署了和平盟约,而且此行又有左武卫沿途护着,对于商人来说,这已经是他们所能见识到的最安全的级别了。
“好,宋老板既然来了,那就先别急着走,一会儿咱们一起喝两杯,正好,我也有些事情要交待你。”
冯满满觉得不妥。
而且方家和这一去,怕是要三五个月才能回来。
“如今家和不在,你这小院子里也没个端茶倒水的,不方便,我让习嬷嬷过来照顾你,你再挑一个伶俐的小丫头过来,起码能帮着跑个腿倒个水的。”
茶叶不占地儿,而且瞧着一小箱子没什么分量,但是实际上抵得上别人家好几车的货物了。
若是赶在年节前,那可是一大笔的收入!
当然,实在赶不回来也没事,反正他们都是卯着一股子劲儿,想要从关外弄些好东西回来,都是他们大治没有的紧俏货,早回来晚回来都指定要被人疯抢。
主要还是看大家伙的脚程。
这也是宋弈的精明之处。
冯满满一听,立马擦擦眼睛:“是,姑母,我听您的。”
“此行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危险,你不是商籍,对外也只是帮着亲戚跑腿,这个不算什么,不会影响日后你孩子的前程。”
“你去庄子上挑几个得力的人,要年轻有力气的,干活踏实的,再挑一两个瞧着机灵,跑腿比较快的那种。这人数嘛。”
刘若兰是方家和的姑姑,而且如今在京城,也就只有他们这么几个亲人,她自然就对几个孩子上心多一些。
他们高阳县就有茶山,而且宋家祖上几代人也都是做茶叶生意的,家中还有专门继承炒茶手艺的兄弟,自然就想着先做这个了。
“你好好养胎,我吩咐了厨房,隔三差五地给你炖些补品,你自己若是有什么想吃的,或者是吃不下的,也要及时跟厨房那边说。”
谢修文见过宋弈之后,也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稍做思考之后,便让人把方家和叫过来了。
宋弈笑道:“人手上无所谓,十个八个也成,二三十个也没关系。”
谢修文一众大臣送着两位使臣离京,当然,后面还跟着浩浩荡荡的二十多个商队,瞧着就有像是迁移一样。
谢修文的嘴角抽了抽,总觉得这么大阵仗,着实是有碍观瞻。
这个时节去关外,年前能赶回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他们如今住在谢府,就已经要感恩戴德了,哪里还敢再有旁的要求?
“不麻烦姑母了,我一人也没事。”
刘若兰沉下脸来:“怎么就没事了?你这是头一胎,要紧得很,无论生男生女,咱们都得养好身子。如今家和不在,万一你有个好歹的,我怎么跟家和交待?”
冯满满嘴笨,现在被她拿长辈的款这么一说,便只能乖乖地听从安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