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假太子替身 > 第194章 太子割韭菜不手软

第194章 太子割韭菜不手软

修厕所的办法和图纸刚下放到镇口城, 镇口城直接开启了每家每户先行试验的模式当中,葛秋先让挖一个让自己用。

他使用完后,再冲水,发现确实十分方便。到时候蓄池满的差不多了, 再叫人来挖就是了。而且挖也是半年之后的事情了。

葛秋这边居住的宅子厕所刚修好, 赵泸和沈元秋就来蹭厕所, 蹭过一次后,两人直接搬过来了。

让葛秋十分嫌弃有人用他的厕所,他就出钱让人修了两个厕所在隔壁, 省得沈元秋和赵泸来抢他的厕所。

之后几天, 葛秋发现镇口城如今已经规划的差不多了,现在应该动工了。

于是,他让赵泸将修路工都招收起了, 从今天开始起屋子。

赵泸统计了修路工总共三千人, 修建镇口城那么大一块地人手可能已经足够了, 相信再过半个月后, 镇口城就能焕然一新。

镇口城确实已经在天翻地覆地变化了, 尤其是这里的民生,显然比以前有生气多了。

每天都有不同的运输队路过, 每天小贩都能进口新鲜的水果, 甚至米粮都不缺了。

西北山区的人越来越多来投靠镇口城亲戚的,也有当地居民响应太子的号召, 他们在山区有亲戚, 居民就亲自回一趟山区将这个政令告诉山区的亲戚。

当时这名居民的亲戚还不信官府有那么好心, 有现成的大屋让他们搬,后来几个不信邪的山区人还下山打算亲眼瞧瞧。

结果,对方就瞧见镇口城已经不知何时, 从外地来往的人特别多,还有不少人帮助官府修房屋,中午的时候官府也不扣了,摆出一筐又一筐大白馒头,配菜还有煎蛋和几块大肥肉,还有堆成桶的青菜。

妇女们说着闲言碎语,八卦着炒菜做饭,老人家拄着拐杖坐在门口陪唠嗑,年轻小伙子们扛木材,推板车运石头。

还有官府已经开始要多修三条路,让镇口城通向外面。

这个山区人十分震惊地看着镇口城,他发现镇口城确实在发展,而且地基都打好一片了,马上就要起屋子了。

刚好这个时候县令带着官差出行,提醒大家要是山区有亲戚,尤其是没有户籍的,让他们赶紧过来办户籍,否则迟了就没名额了。

于是,山区人生怕错过好事就急忙钻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家里人,还告诉了邻居,邻居告诉了自己娘家,那娘家又告诉了自己儿子,儿子又告诉儿媳,儿媳又告诉自己村子的娘家。互相这么串联下去,山区一大半的人传的是沸沸扬扬。

起初大家都不信,后来等有人办理了户籍,还被官府通知说不定下个月交房时,他们能第一批住上,希望他们号召山区附近的百姓都下来。

当然只有山区有这个福分,其他离西北远的就没有份了。

刚好西北山区隔绝了很多平地,所以附近还真的没有其他人,要有估计是野人了。

这一轮下来,官府总共办理了三万人的户籍,镇口城县令觉得还有起码八万人没有下来,随即他跑去和葛秋商量,第一批房屋下来,一定要先安排人进来,否则吸引不了剩下的人出来。

葛秋答应了,并且他看周围的地基打的差不多了,就开始下令兴建房屋。

于是,镇口城正式走到计划的最后一步,盖新屋等山区搬迁。

一天二天.....下去了。

镇口城盖的屋子地基已经遍地开花了,由于之前山区有人下来看过情况,所以吸引了不少山区青壮年自愿免费修屋,只为自己家人能搬进镇口城。

使得原本三千人,变成现在七千人。

大量的粮食开始进口,河间府大量搬迁粮米进去,眼下前年的那批米已经发下去了。

谭西知府忽然发现粮食马上要用到去年的,这相当于粮食在靠近警戒线,需要他适可而止不能再继续发粮。

谭西知府知道太子不会同意的,于是,他亲自写信给太子。

容铮当天收到消息,她其实心里很清楚的,自己送给赵泸的粮食一直屯着,没有投入建设,那是因为她在储备。

而河间府的粮食已经支出那么多了,再继续下去,等房屋盖好了,河间府很大程度米粮会下降到警戒线。到时候其他地方再缺粮那就得不偿失了。

容铮便答应了停止援助米,改为下乡收米,自然是去有米的地方买米。

她如今开始拿国券去换也不现实,先不说乡下懂什么叫国券,更别说数大字了。随即,她就让兑换零散的铜板去下乡收粮食,大豆,红薯,总之能吃的就供上去。

做体力活的人怎么都不能缺一顿饭吃,否则,将会对工程有很大的影响。

就在容铮遇到一个难题时,雷云这时就来拜访了,他亲自用一个盒子装了点泥巴和土端了过来。

容铮让他打开,雷云就打开了盒子,里面混着的泥巴躺着一颗土豆。

雷云禀告道:“殿下,此物如同番薯一样饱腹,营养,曾经一个藩国未灭国之前,便是以此为主食,而此物据说不挑气候,只需要一点水就能生存,并且产量极大。”

容铮看见土豆时,她眼睛一闪,表情上无动于衷,雷云在旁边观察一时猜不准这位主子的心思,他只好再继续道:“此物在藩国叫地豆,曾经亩产二千斤,实在是好生养的东西。”

容铮还是不动声色,如果她没有记错,其实土豆一般亩产三千到四千斤,最多可以达五千斤。

现在雷云说的二千斤其实对古代来说已经是很大的量产。而且这土豆三个月就能有收成,等镇口城建成后,土豆也有收成了。

到时候粮食也有了缓冲的时间。

随即,她示意雷云放下,然后她道:“这些土豆你还有多少?”

“还有一袋子地...土豆。”雷云半途赶紧改口道:“藩国灭亡之前,我就收了这半袋子了。而其他国度与大燕一样都是以稻米为主食,鲜少有用土豆作为主食。”

容铮暗地给他记下一功:“将剩下半袋子交给司农,命他们挑几块田种下。”

雷云本来还想说怎么种的,可现在见太子殿下好像什么都知道一样,他只好闭嘴了。还有土豆好像确实比地豆好听多了,而且贴切。

于是,雷云就抱着盒子出去了。

容铮等缓了会儿,想起马铃薯炖肉,牛腩土豆,麻辣土豆丝,她悄悄地抹了下嘴,跟自己说,三个月后就能吃到了。

不急不急。

镇口城现在基本已经确定下来,容铮不需要再操心了,她开始继续进行国券的推行。

眼下京城的所有人都买了国券,国券得开始往外面一直扩展推销了,但是这件事她不放心交给别人,于是,她找到了慕容祁,尽量以通俗的办法教他如何卖国券,又如何该注意事项。

总之卖国券开地方国券所已经基本准备好了,只需要再添加人手即可。

由于人手问题,容铮不相信皇室那些酒囊饭袋,她就开始把眼光投向了上半年那批被淘汰的巡察卫考试的那批庶子。

现在已经是容铮监国了,她一人为上,自然很多人后悔自己没有进巡察卫所。也有很多人自愿再参加考试。

容铮答应了扩招巡察卫所士兵的应征,总共能招八百人。

其中,她最留意的人就是葛丰,葛秋的庶子。

容铮便让赵思齐去带他,让他替自己在京城的国券所看守秩序,顺便盯着卖出去数目,还有出纳等等。

葛丰也没想到自己后悔几个月,他还是回到了巡察卫所,虽然不是巡官司,但他已经是国券所的监守官之一,管的也不少。

这一□□作下来,国券持续在外扩展。

容铮在这半个月里直接获得至少三百万两银子,她将银子都拉回了银库,然后开始限制国券印发,从一天五千张到后来的一天一千张,规定以后只能在一万国券内操作。

容铮现在还不想制造滚雪球,毕竟这方面的人才还是太少了,多了她又管不来,所以她先行限制了,并且她以朝廷的名义发布了,民间和官府不得私设国券,还要严查真假国券。

可以说东宫和皇政院几乎垄断了国券的发行。

刚好初版的一个月到期,有不少人要拿着国券回来领钱了。

容铮一一都发了回去,以多少数目四分利息,加本金还给京城的百姓。

百姓们见东宫真的有一说一,增加了公信力,他们有的人当中拿了钱又投进去了,还有的觉得钱要用就没有投了。

然后过了三天,容铮又推出镇口城邮票券,开始只是一个镇子的邮票券并没有多少人买,只有一百多人买,后来过了二天镇口城迎来又一批新房落地,容铮直接宣传购买邮票券的人随着镇口城利势涨一点,也就是加二个铜板。

这个就是小试牛刀的小股票了。

二个铜板也吸引了不少人买,甚至还有人买了一百两,过后又二天,镇口城发生就山体蹦跶,砸坏了十几栋房屋。

这个消息一出邮票券瞬间跌了三个点,也就是六个铜板。而买这个邮票券的人清楚意识到,现在邮票券升降完全就看天吃饭了,如果顺利就能涨,不顺利就会跌了。

但是这样损失也不多,显得更有乐趣,而且还可以给他们增添看邮票券起起落落的乐趣。

于是,这个邮票券没有吸引很多老百姓,倒是吸引了一群没事做的公子哥们投入大量的金钱过来玩邮票券。

黄禹在收到三十万两邮票券的时候,他是一脸的懵逼了。

怎么还有人喜欢送钱进来?明知道邮票券和国券不同,会升升跌跌的,他们还喜欢冒险?

他将钱送进银库时,又有小太监通知他,说是京城的各大赌馆纷纷出资想要购买邮票券。

黄禹就匆匆去办理了。

没想到,京城里的贵圈引发了一波邮票券热,富少爷们似乎对这邮票券里面赌的成分很感兴趣,觉得比押大小有意思多了。

因为这完全靠天吃饭。

然后再过了三天,镇口城修好房屋,并且打通了一条山路。

邮票券当天发出消息,直接涨二十点了。也就是说一两银子涨四十个铜板,其中有个公子投了一万两银子进去,也就是说当晚直接赚了四千两。然后东宫发出抛售邀请,告诉那位公子哥是否选择提现?

那位公子哥直接将四千两给提了出来。当晚花了个精光,他圈子里的猪朋狗友都在恭维他为券神了。

这位公子可谓是春风得意极了,他的楚蒙的名字直接在整个京城出名了,

这位楚蒙是一个五品官的长子,他赢了四千两的消息直接惊动了自己爹。那官员生怕太子殿下借此差他哪来那么多钱,吓得他连夜让儿子撤回资金,否则就要赶他出家门。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全球角色等级考核 呈诺时光 满级大佬重开后横扫娱乐圈 无限物资:带着空间超市养权臣 千岁大人太宠朕了怎么办 从阿兹卡班到霍格沃茨 我和大佬一起怼天怼地 我打造了异能界 诸天大道宗 无限神座(我真不想成为天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