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日军的后手
生物钟倒过来了,开始早更
空军制胜论虽然还没在中国盛行,甚至都没形成系统的空军作战支持,但不妨碍从军阀混战时期就开始用空军的高级军官们意识到它们的用处之大
可问题是,空军实在太贵,一架飞机哪怕是自己造的,全木制结构的,也要一万多元,这还不算进口的发动机,类似如今在天乱舞的双翼战机,美国鬼子的波音21当时的要价可是两万的,美元
只不过跟朱斌闹僵了后,本来能大力开拓的市场直接封闭,只得了12架的订单,甚至为了争口气,朱斌搞出来的x211原型机连柯蒂斯自家的霍克-2都生生憋死了,那原本可是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
现如今海飞机制造厂能制造先进的f-21了,可国府依然没有装备,为嘛,贵啊
尽管绝大多数的零部件甚至包括机身、发动机都能自己生产了,可一切航空铝材、橡胶以及其他原材料全都是进口的,要实现国产还得等年把,就算第一批全部来自德国、美国的二手拆来的现成设备要正式投产,也需要等,所以降不下成本。
人员方面更不用说,几乎集中了国内最好的一批工程师,王助、王孝丰、曾贻经等人可都是麻省理工这样的学府毕业的高材生,手下的骨干也都是带了十几年的优秀学生,加起来没有一百人,都在一家工厂,这才能保证了质量和效率不比美国人差。
但制造出来的飞机,出厂价跟全进口也差不多了。即便是对中央空军,完全版的报价都高达三万六千美元。拆掉无线电,减轻装甲,部分用木制机身代替,以低功率的便宜发动机,满足航速360公里的太监版,都要两万八千美元,还是买不起
而美国波音次来展出的21单翼战机,报价2万美元,柯蒂斯改良的霍克-2双翼战机,各方面都挺符合中国要求的,删减版还要两万四千美元也就是十万银元起步
“不行了,日军有准备,想侦查貌似有点难度。”
恭郎和另一架战机相距不到十公里紧追着两架日机迅速往东飞行,不久便杀出群山,渤海湾就在眼前,下边就是已经被鬼子占领的绥中,两架日机貌似慌不择路,齐齐俯身往下流窜,恭郎不失时机扣动扳机,一个长点射连续命中七八发炮弹,炸得日机当空解体,燃起大火七零八落的往下掉
赶紧的继续往窜,到了貌似安全的空域,恭郎稍稍松了口气,幸亏训练做得充分,而小鬼子的防空力量太渣若是下边冒出来的是自己老大朱斌设计的防空标准,最高127,其次带无线电炸引信,其次40,再次25的四级梯次防空火力网,早把他干下来了
比起原来的2n1,这批飞机的速度、灵活性和爬升率更高,已经能全面压制国府的波音21,对柯蒂斯的霍克-3也有一拼,可以说,仅次于朱斌的战机,加数量优势,还是可以一战的
比起日军,他们不但不缺乏无畏的战斗意志,更对自己的战机防护有绝对的信心,能抗住所有以下小口径子弹的座舱装甲,弹射椅降落伞,一体式的防火飞行服,先进的机载电台,全封闭的座舱等等,比日本人强的太多,输了没天理啊
恭郎冲着高志航比划个手势,示意他们留下来帮助地面进攻,自己这边六架战机凭着速度优势穷追不舍,转眼间窜出去百公里
恭郎躲过去了,另一架却被偷冷子打中左翼和发动机,惊呼一声“我中弹了”,急忙扭身往这边靠拢,速度却下降了不少,勉强有点优势,恭郎急忙翻身过去代为掩护,冲着蜂拥而来的日军连续几个长点射,打伤其中两架,其余的日机再次加速,不要命的冲来
“我们追去干掉他们”
最要命的,培养一个先进战机的飞行员,前后加起来得四万英镑的成本,英镑啊相当于四十万银元
恭郎一边掩护速度降到400k的伙伴,嘴里不停的碎碎念:“我要投诉情报部门的混蛋,日本鬼子有新战机了,为什么我们不知道?该死的他们真多”
恭郎一声惊呼猛地拉高机头,打着旋冲到四千米以脱离有效射程,海面又是一阵闪光,更多的防空机枪交叉扫射,看曳光和射高能判断出,肯定有的防空重机枪,一旦打中了会很不妙
翻滚之中,他扭头看到了后方高处一群日机从云彩里钻出来,看模样跟刚刚被他打得当空爆炸的90战机差不多,但速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