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大风吹,突然停电,丢了点稿子,吓一跳!今儿的章节数吉利啊!
第三战区西部野战军司令部设立在昆明,而第一军团的指挥部,却前出到了保山,以此为中心,设立向北经高黎贡山进攻密支那、向南经瑞丽攻击腊戍的两个尖锋!
多日以来,三十万大军轮番上阵,在山野丛林之间,无数次打退联军凶狠的进攻,付出的伤亡超过两万,但没有因此有半点儿退缩。
上面的全力进攻命令一来,前方各个师的将军们顿时两眼放光,毫不迟疑的抓起电话要通下边每一个团、每一个营,火急火燎的要求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放弃一切累赘,不要命的向前突进!
神奇的是,下边的基层军官和士兵们,竟也对此没什么怨言和抵触,更像是关久了刚刚放出笼子来的狼群,嗷嗷叫着不管不顾的冲了出去!
这种场面,要是给老蒋看到了,估计得气的肝疼,大骂“娘西皮”不止。
没别的原因,这一前一后的表现,简直差距太大了!
想当初,他蒋某人带领两个团人马、区区百字头的黄埔一期开始北伐,前后几番折腾,好不容易打下小半个国土,登上人生权利巅峰,也经历过一段上下用命、齐心协力的美好时期。
可随着北伐成功,大家开始排排坐吃果果分蛋糕了,刮民党根子上的毛病爆发,派系林立,内斗不止,哪怕经过4.12的清党杀戮,跟赤党彻底闹掰了的同时,也差点把他们自己个儿给弄个半死。剩下的明面上是意见一致了,可体现在战斗中,就洋相百出!
从第一次围剿赤党,到1.28上海事变,再到后来的三次“剿匪”行动,三番五次的闹笑话。数十万大军轮番上阵都打不过一群衣服都没得穿的穷子。
此时,北面的步兵才刚刚越过木姐,在莱别山中艰难的跋涉。
八木一平的反应速度那真不是盖的。一块炮弹皮子擦着他的钢盔飞走,那尖利的呼啸还在耳边回响,他根本不看前边是石头还是狗屎,一个跟头面朝下扑进草丛,给锋利的茅草茬子在腮上狠狠开了一条血口子,那也顾不得了,警惕的瞪起眼睛望去,赫然见几百米外的拐角,挺着粗壮炮筒子颠簸摇曳着高速冲出的,正是中国南部军团配备的轻型坦克!
结果,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军事水平是如何之低!
但就是这种区区18吨的,顶这个半弹壳状炮塔的简装版家伙,因为先天血统的优秀,不但极其适应南部河流广泛、湿地众多,丛林山地复杂,且潮湿多雨环境,而其看似普通的身管炮,在配备了优秀的穿甲弹后,却能够横扫日本至今制造的任何一种战车的装甲。哪怕,是重达一百吨的家伙。
试问这样一群人凑在一堆儿,又没有人家赤党那种真正要改天换地的大决心,大意志,统一的思想指导行动,能够成功才是怪事!
从接到命令开始,折腾了足足三个小时,才在没有动用炸药的情况下弄垮了渡桥,然后他不放心的带着一个清一色老兵的小队断后,哪里料到居然会遇到这样奇怪的事情---对方竟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摸过来了!
茫然不知已经把对方指挥官干掉了,立下大功的“刺刀”坦克气势汹汹的碾压草木,一路横行,两侧有经验的日军老兵接连丢过来四五颗手雷,轰轰炸过之后,不过是在其复合装甲表面留下一团团的漆黑印记,半条履带都没炸到。
胡宗南那边骤然听闻发来电报,要求他们立即加快行军速度,务必与装甲兵团两面夹击消灭围困住的上千敌人,更要求空降兵相机发动跳跃前进,降落点他们已经着手开辟,当时就连声大叫:“不可能!”
或者这么说,倘若当初的中央军。能跟今天似的,一呼百应,上边儿发个话,下边儿将士一起用命,大概,朱斌再怎么牛叉。想要靠着科技碾压过去,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在日记中,委员长阁下痛心疾首的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若是上上下下能够抛开成见,暂时放下私欲小算盘,团结一致相互守望,则根本不必等到第五次围剿,尽可以在1932年就将赤党一举拿下!那么,从那时候精心经营国家建设,则在3、5年后,必将又是一番全盛之光明局面。何至于让朱斌者流叛逆反身上位?
这么大邪火隔着百十里都感受得到。
于是乎一场竞争就在内部轰轰烈烈的展开喽。
只不过么,老蒋的想法注定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刮民党成立之初里面都是什么人?帮会大佬,江浙财团,上海流氓,各国买办,军阀头子,混不下去的无良文人,横行地方的土匪马帮……。
美军配属的钢盔质量虽然比帝国产的好,但也就那个样子,石头高速飞行的动能太大。被钢铁忠实的传递给了他坚硬的头箍,喀嚓一声,塌陷下去,立马从根子上把少佐的脑浆子给挤出来吭的闷声一响,整张脸狠狠摩擦过地面,手脚抽搐,死的不能再死了。
八木一平少佐是第33步兵旅团第213联队的一名中队长,因为南下作战被临时提升军衔,但带领人数自然大大的不足。不过担负的责任,那是相当不小滴---谁让现在的日本陆军,总人数骤然缩水了八成,几乎所有参与中国作战的老兵全部完蛋。他们这种原来需要等七八年甚至更久才能论资排辈爬上去的青年军官,却一下子越过门槛,爬上了主要位置。
总部命令下达,薛岳的行动立即就展开。按照常理,他率领的装甲集群本应该进展缓慢才是---光是做准备就得一天半日的。可没想到,这家伙早早有所准备,从半个月前,其所属力量就已经24小时战备执勤,在三个军团主攻方向上,各自设立至少一个团、多则一个师的机动力量随时能开出去。
想不通!
薛岳部队的行动速度简直太快了!快到敌我双方全无一点思想准备的程度,甚至滚弄方向的日军才刚刚拆毁了渡桥,跑出去没有几公里,冷不丁的后头骤然窜出十几辆坦克与装甲车,把他们吓了一大跳,以至于炮弹和重机枪子弹把后边刺刀上挂着旗子的几名士兵打成了肉渣,带队的中佐才回过神来。但为时已晚!
当真是战斗不行?绝不是,好歹的党军上下军官多出自黄埔和陆大,士兵那也是精心挑选的精壮,吃的喝的用得,怎么都比赤党好的多,且还有海上空中的三面打击优势,各方面计算都得轻松才是啊!
说起来,八木少佐死的真够冤的。但这就是战争,谁让他来了呢?谁让他运气不好呢?那些坦克。可是完全没有看到他的存在啊!
其实真正率兵进攻的廖耀湘、戴安澜和孙立人,又有哪一个不是脸上火辣辣的?他们可是中央军各个派系的代表啊!这决不能输人又输阵!
而断后的几名士兵左右没处可藏,一个年级老大不小的大尉嗷一声怪叫:“天皇板载!”挺起刺刀朝着坦克发动果决的猪突冲击。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日本濒临喊了一千多年才迟迟到来的陆沉危机,国将不国,军人死亡率前所未有的高,提高军衔上一线,能够活着回去的几率小的吓人哪。
“啊---!战车!支那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