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化宋 > 第332章 好好干

第332章 好好干

八月十五, 钱塘大潮。

数米高的潮水上,整个江南水性最好的弄潮儿们赤着胳膊,高举旗杆, 借潮势踩水而上,保大旗不湿。

两岸观潮者众, 处处可见欢呼之声。每年大潮, 都是钱塘盛事,今年, 除去本就有的弄潮表演,还额外增加了水师演练, 新建的海船借水势而起, 在湍急的潮水中迎水来去, 相互之间险之又险地擦身而过。

岸边的观众们呼喊得嗓子都哑了。

商人大户,甚至是有点闲钱小民, 都争相将钱财送到打赏弄潮儿们的银箱之中。

盛典过后, 弄潮的渔家子们去领赏赐——大潮之中, 一个不慎便是身死之局,但赏金也极为可观, 尤其是在最近这几年,赏金看涨之外,还有录入水师的机会。

尤其是今年格外不同, 朝廷准备组建东海水师,他们这些弄潮儿将有可能被录为东海水师的下海教官,对于清贫且困苦的渔家子来说, 这简直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为了这次弄潮, 他们都使尽了浑身解数。

以至于筹备水师的官吏在看到他们手中大旗时, 一时分不清哪个更厉害。

一滴没沾是不可能的,但也仅仅只是有些湿润而已,并未全湿透,在海风之下,连水痕都看不到多少。

于是不得不重新比了水中速度,终于挑选出四名优秀的水师教头。

弄潮儿中,有一名年轻人拿了最多的赏钱,却没有参加比试,不是他不想去,而是他生来便是个哑巴,本也不能去水师当教头。

哑六拿到赏钱足有一百余贯,他黝黑的脸上露出笑意,这代表着他可以把自家的打鱼的小船换成一艘跑漕运的小货船。

如今,江南一带最赚钱的便是运货,两浙路金华县已经全是织户,江西铅山矿场的十余万矿工,景德镇的瓷器价廉物美,太湖沿岸玻璃工坊已经成为杭州府最大的建筑。

他只需要有一条送货的小船,就能跟着浩浩荡荡的船队,花不多的钱,挂在一只巨轮拖船的后方,沿着江南密布的河网,将玻璃、陶瓷、丝绸、运到杭州,贩卖给那些朱罗、大食来的海外巨船,便能赚到足够一家生活的米粮,甚至能多为家人准备几件衣衫,打上一壶豆油。

他将沉重的铜钱背在背篓中,幸福的重量将他的背脊压弯,和他妻儿一起,走上自家的居住生活的渔船。

就在这时,他的妻子悄悄扯住他的衣袖:“当家的,这钱便先莫要买新船了吧。”

他疑惑地皱起眉。

“我刚刚听到,城东有不少土地要出售,平时十贯一亩的上等水田,如今只要九贯!”他的妻子激动地道,“咱们要是买上十亩地,那家里可就安稳了!”

渔家生活并不幸福,出海打渔人,几乎就没有善终,大多都是一去不回,收入也不丰厚,农人不同,别的不说,有了地,那就有了安稳。

哑六看着妻子激动的目光,思考了一下,终是摇头,比划示意要买货船。

“要什么货船啊!”他的妻子急道,“货船能用多少年,这地可是能传家的!”

哑六还是摇头,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有一艘好船,他是渔家子,本也不会种地,更不喜欢种地,他甚至还想跟着大船南下,去夷州岛上看那里的筑起的新城。

他的妻子十分的生气,不愿再和他说话。

小船缓缓划过一处小镇,河边的小镇以河为街,每家门前,都是一处石砌而成的小小码头。

却见在街前起了一座白墙,有人正拿着刷子,给墙涂上白灰。

“这是什么?”哑六的儿子好奇地问码头边的洗衣的妇人。

“这是公告牌。”洗衣的妇人笑着答道,“是朝廷立的,陛下的旨意,说是每乡每镇都得有,平日要将朝廷新规公告于此,平日还会派人来巡查的。”

哑六也好奇地看着那面白墙,不过上边什么都没有,便是有,他也不识字。

将船停在镇上,他支了些钱,买了些米粮搬回船上,又前去船行,把已经来回看了无数次的一种新船购下,抚摸着船身那散发着桐油的气息,他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船棚。

“算你命好,这是这个月的最后一艘了,再想要新船,就得等上一个多月。”船行的老板笑道。

哑六好奇地比划了一下,问为何?

“这船是用南越国陈放的柚木造来,唉,你是不知道,自从那杭州船坊弄出什么‘流水线’来后,造起船和下饺子一般,他们造起来是快了,可是陈木哪有那么多,新伐的木材不能造船,都得放着等干。”说到这,船行主悄悄道,“听说杭州船坊弄出个什么入窑陈化,就是拿小火把木材烤干,但我总觉得没有经年陈化的木料好用,你说呢?”

哑六思考了一下,比划着问,那这样的船,会便宜些吗?

船行主摇头:“这是自然,能便宜三成,但只有陈料的八分好。他们怕是又能做许多巨舟了。”

木料陈化耗时费力,要在三五年时小心受潮、受虫、失窃、失火等问题,价格也要高出许多,入窑陈化只需要三五个月,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自然会便宜许多。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我带古人穿回现代 掌中物 雌君好像有点凶[虫族] 狼顾狐欢 欲言难止 不患寡 狂野北美1846 丈夫下乡后[七零] 豪门逆子他亲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