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脸上笑着,心里叹着,借口擦头发,把给摘了下来。
“咱们成婚也没正经地办一场筵席,不如,我打算准备下,重新娶你一次。”
这话换作其他女子或许该感动的热泪盈眶了,但倩茹却不情愿。
有道是物极必反。
大操大办,表面风光荣耀。
实际上却是授人以柄,让整个京城的人都看上官家和安家的笑话。
尤其,她很不情愿低眉顺眼地去讨好上官刘氏。
可是上官渊却无论如何都要再办一次。
她实在绷不住好脸色了,冷声道:“你娘怎么办?”
“这是我对你的弥补,她来不来由她自己的心意。”
“我不在乎那些虚名,这事儿还是算了吧!”
此时,她明白了,为何上官渊要送一朵俗气的红绒给自己,因是年初拜堂的时候,她的头上也簪了这么一朵。
他这是想借送引出重办婚礼一事。
“茹儿。”
“叫的再亲昵我也不同意。”
“我只是让你心里有个准备,其余的不必你操心。”
上官渊脸一拉上了脾气,把榻上的东西乱七八糟地都塞进了衣橱里,然后宽衣服,自顾自地睡了。
她也气了,把屋子留给他,自己去院子里擦头发。
往常院子周围都能见到巡逻的护卫,今夜却一个没有。
询问之下才知,易仲伦昨夜已经搬走。
这真是件大喜事啊!
她心里怄着的火儿顿时灭了大半。
次日去看湘湘和长孙基,二人的精气神比前两日好多了。
文大夫说,一切已无大碍,只需静心将养即可。
这又是件大喜事啊!
她千恩万谢,取了重金酬谢。
然后又亲自挑选上等的木料,请全京城最好的工匠做了一块“妙手回春”的匾额,敲锣打鼓地送去文氏医馆。
这边刚送完礼,便有丫鬟匆忙来报,内廷的宣旨官到了。
她赶忙回去,发现竟然是皇帝的嘉奖诏书。
除了皇帝皇后赏赐的物品,接连半个月,永忠侯府都不断地收到贺礼。
喜事临门,人也变得受欢迎起来。
洛王妃办游园会,竟然独独挽着她的手走。
半个月里受邀去了八个勋贵家里做客,稀里糊涂地多了许多“姐姐”、“妹妹”。
丫鬟们每日都乐呵呵地说,一出门就听见百姓们对上官渊和倩茹交口称赞,赞他们做了大好事,是了不起的人物。
每日被人捧着夸的轻飘飘的,日子总算有了些轻松甜蜜的味道。
她只盼着安侯府的案子能翻出不一样的结果。
但这在半个月后,被证明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不过,虽然罪过还是从前的罪过,但是皇帝为了强调自己是念恩念旧的,赦免了安侯府一案中大部分有功于社稷的官员的罪过,给予了一定的追封。
但这些人都已经命丧黄泉,连家眷幸存者也寥寥。
一番翻案,只是全了皇帝和朝廷的颜面而已。
这于她而言有些失落,但好歹以后可以毫不避讳地去给爹和弟弟上香了,也算是得了些慰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