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政府内对联合军如此大动作也有些不同声音,有人认为应该宜缓不宜急,等国家安定后再整编军队,以免出现问题,话是不错的,历史经验也证明应该这么做,只是这个险赵子赟必须冒,广州政府是突然间崩溃的,南方各省几乎陷入无政府状态,没一年时间,理顺简直是幻想,加上中苏战争不确定,等一切尘埃落定,变数实在太大了。
何况不整编,维系庞大的军队也不利于地方稳定,经济压力也极大,赵子赟当然知道老蒋离开,并没彻底死心,他在南方各省安插了不少人员,这对投降的那些军队影响很大,要是出现暴乱,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此时混编,是消除一切障碍的最佳时机,国还未建,中苏战争未结束,任何人都得服从大局,也避免了安定后整顿的争权夺利,影响双方关系。
好在空军是稳定的,为配合整编,孙仲华再次调集大量战机进入蒙北,以轰炸来缓解苏军再次开战带来的压力,远程轰炸机开始多批次夜航出击,无护航轰炸苏联大后方,这一回,连叶卡捷琳堡都在解放者的轰炸范围之内了。
和二战不同的是,西伯利亚不是苏联欧洲部分,其交通相当差,战略要点和集散地也非常突出,联合军有限的轰炸机就给苏军造成了比二战还要大的麻烦,斯大林看着东部不断升级的轰炸,焦急等待着匈牙利方面的消息,他现在不是想着开春反击,而是担心春天到来,进入夏季后,中国人继续向西推进,真要推进到乌拉尔山脉,灾难就大了,在那里,中国人可以在最短的战线上,真的构筑一条切断东西部的防线。
斯大林不知道,赵子赟可从未想过打到乌拉尔山脉,把整个西伯利亚都切下来,这太不现实,且不说西伯利亚北部既广袤又荒芜,就是真去建立这样的防线,最终被拖垮的,肯定是中国,伊尔库茨克地区基本上就是双方的一个分水岭,在这里,双方的后勤差不多,深入进去,赵子赟就和苏联远东方面军一样,到处都是漏洞,到处都堵不住。
二月十六日,俞鸿钧从法国传来消息,匈牙利方面通过南斯拉夫向联合政府提出会谈,如果联合政府同意,他们将派特使前来张垣。此消息看似出人意料,不过毛公和赵子赟都觉得事情有些微妙,匈牙利恐怕是要替莫斯科传递什么消息。
本着谈谈无妨的心态,赵子赟给俞鸿钧回电,同意会谈,而纳吉两天之后便抵达张垣,已经说明事情确实不简单。
果然,纳吉一来就提出一个问题,本着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有着共同目标这一点,匈牙利很想知道中国方面是否是要不顾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感受,要将战争继续下去。
“纳吉主席,你这个问题我可不太好回答。”赵子赟并未直接回应。
赵子赟一直没说话,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国家与国家谈判,也是如此,纳吉一来提出这些,并不意外,赵子赟好奇的是,纳吉一直回避苏联,话里话外都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看法和建议。
一天之后,纳吉再次请求商议,这一次,他明确的提出了希望中苏双方结束战争,共同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步步紧逼。
“库页岛位置很重要,是确保北大西洋安危的重点,这个要争取拿回来!”毛公也不是省油的,他眼中放出精光:“可命令海军,抓紧时间占领库页岛,造成事实上的占领。”
纳吉无法回答,只得道:“赵将军的这种假设并不存在,因此我无法回答。”
纳吉明显沉寂了片刻,说道:“战争的爆发有多种因素,我不好评论,我想说的是,以美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都视共产主义为绝对的敌人,中国和苏联的战争,将给他们提供机会,就算赵将军赢了战争,恐怕也会失去很多……”
等纳吉走后,赵子赟低声和周公说道:“桥梁起作用了,周公,你看后续如何谈?”
闻言,纳吉脸上浮现一丝不易察觉的红色,微微起伏的胸膛,说明他此刻内心相当不平静,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说道:“如果是这样,我想,我们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就都放心了。”
这原有的局面是什么意思,傻子都知道,周公对此提出异议,纳吉则从共产主义大同这个角度,试图说服周公,还说如果中国这么做,将赢得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尊重和友谊。
后一句是废话,前一句才是要点,关于如何结束战争,纳吉建议双方立刻停火,然后逐步恢复到原有的局面。
二人商量定了,去找孙夫人和毛公说了情况,有纳吉今日这一番话,孙夫人都清楚,是莫斯科授意布达佩斯来与张垣接触,有结束战争的意图。
“可以,纳吉主席如果需要我们的帮助,请尽管提出来。”赵子赟也很直接的同意了会议暂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