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佛陀之愿
这一天之后,亚历山大几人开始跟随着释迦牟尼身后,而他们好像真的忘记了曾经的荣耀,而成为了一名名的苦行僧。
跟随着释迦摩尼修行。
同样也跟随着释迦牟尼行走天下。
最开始亚历山大的侍从们还有些疑惑,可伴随着时间推移,伴随着他们逐渐沉浸在了释迦牟尼的讲道之中,这些疑惑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们已经忘记了一切。
也再考虑任何的存在。
而此时整个整个亚历山大帝国,则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亚历山大东征。
从欧洲一路横扫。
一路征服了希腊,地中海,埃及,波斯,两河流域。
印度北部。
连战连胜,让整个亚历山大的版图,和实力都扩展到了一个极限。
其强大的威势,几乎横扫了大半个世界。
哪怕有着不少问题,可也在这一种常年的战争胜利之中被压了下去。
然而这一种终究只是压制下去,并非是解决了。
当马其顿军队依旧是战无不胜,最高的统帅依旧是亚历山大之时,还没有什么问题。
甚至就算马其顿战败了。
亚历山大还存在,也足以应对这些问题。
那从华夏之中获得的知识。
那超越这个时代的军事存在,足以解决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
然而这一刻亚历山大却是消失了。
连同消失的,还有着亚历山大东征的数万大军。
失去这些大军的压制。
最先出问题的就是天竺北部。
整个天竺北部彻底混乱了起来。
甚至相比于当初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战火还要更为的混乱。
毕竟亚历山大东征虽然带来了毁灭与战争,可也带来了新的秩序,一个由亚历山大,由马其顿军队树立起来的新的秩序。
在这一种秩序之中。
天竺北部,反而更为的和平。
至少是相对的更为和平。
可当亚历山大消失,当镇压整个天竺的马其顿军队消失。
那么这一份秩序也随即崩溃。
而由于亚历山大,以及马其顿军队已经摧毁了原本的秩序,让此刻的天竺北部可以说完全没有了秩序。
大量的军队,大量的贵族开始了厮杀。
混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战争更是蔓延到了每一处所在。
厮杀,与掠夺在不断的产生。
人性最恶劣的东西正在扩散。
而在天竺北部混乱之后。
很快就是波及到了两河流域。
此刻的两河流域虽然被亚历山大所征服。
可也只是强行镇压。
在确定马其顿军队消失之后,波斯同样栾了。
甚至有着波斯的后裔开始了复辟。
而这还只是开始。
亚历山大并未留下帝位的合法继承者,与他最亲近的是一位昏弱无能的异母兄弟。,他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包含着很多实质上是独立的领土。他的帝国从他的家乡马其顿与他父亲所征服的希腊城邦,一直伸展到巴克特里亚及印度东部,也包括安那托利亚、黎凡特、埃及、巴比伦尼亚及波斯。
由于亚历山大死非其时,他的将领们对由谁来继承有所争议。
墨勒阿革洛斯及步兵团支持由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哥哥阿里达乌斯继位,而骑兵队司领佩尔狄卡斯则要求等待萝珊娜生下亚历山大的遗腹子再作决定。
他们最终协议先由阿里达乌斯当国王,若罗克珊娜生下的是男婴则与腓力共同管治,佩尔狄卡斯为整个帝国的摄政王,墨勒阿革洛斯则是佩尔狄卡斯的助手。罗克珊娜不负所望生下一名男婴,该婴孩成为亚历山大四世。不久,佩尔狄卡斯谋杀了墨勒阿革洛斯及其他步兵将领,夺取了全部大权。
其他支持佩尔狄卡斯的骑兵将领在巴比伦分封协议中得到回报,成为帝国中各个行省的省督。
这一下子整个欧洲也同样乱了。
甚至这一种混乱,将会持续到未来三百年。
当然此时的这一切,对于如今的华夏,对于如今的亚历山大等人来说都并没有任何在意了。
一场惨败,再面对着释迦摩尼的讲法,亚历山大似乎已经彻底看开了,或者更应该说是大彻大悟。
他的身影跟随在释迦牟尼身后,好像真正化为了一名苦行僧。、
而如今的释迦牟尼依旧带着弟子行走于天竺之中。
他的佛光弥漫整个天竺。
于众生讲经,论法,言华夏。
和原本的时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原本的时空当中。
释迦牟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达到觉悟。时年35)岁。先在波罗奈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憍陈如等5人说法,此后一直在天竺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传教的僧团,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在王舍城先后受到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的皈依,在舍卫城受到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皈依。
而此刻的释迦牟尼则是行走于整个天下,将属于他的法传播于整个天竺,也将华夏这一个名词印刻在了整个天竺所在。
这一走,就是差不多十年的时光。
当释迦牟尼的脚步走过了天竺的每一个角落。
关于华夏,关于佛陀的故事也同时流传于整个天竺所在。
这一天。
他的身影停留在恒河之时。
释迦牟尼是否有感,下意识的看向了苍穹。
“佛?”
身后有弟子带着疑惑抬头。
只是当他一抬头之时,才发现天空之中竟然有着一道身影缓缓走了下来。
没错就是有着一道身影缓缓走了下来。
当看到这一幕之时,在场不少人都不由一惊。
哪怕他们早已跟随着释迦牟尼修行,可这样的一幕也从未见过。
而更加让他震撼的是。
释迦牟尼,他们的佛竟然轻轻的朝着走下的身影行礼。
“先生,我已经走过身毒万里,教化天下,是否可入华夏。”
释迦牟尼开口,声音之中都不由有些紧张。
“入华夏?”
“行者,不已经在华夏了吗?”
温和的声音开口,江晨的话语带着一份轻笑。
此刻从苍穹而下的自然也就是他。
之所以来到这里,那是因为他感觉到了释迦牟尼之道要彻底完成了。
作为一条全新的大道,江晨自然不会厚此薄彼。
哪怕这一位本来并非是华夏人也同样是如此。
特别在原本的时空当中,儒释道本就已经成为了华夏的一部分情况下,那就更加如此了。
“华夏!”
而听着江晨的话语,释迦牟尼神情不由一愣。
“何为华夏,有礼仪之大,故称吓,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天竺之地,自然也可为华夏。”
在释迦牟尼愣神之中,江晨再度轻笑。
而在他轻笑之中。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