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前提是英国能顺利的承接到这个份额。
但这件事需要华国和那位徐教授的支持,或者还需要拉上米国和一些其他的国家。
思索着,英国代表也迈开了脚步朝着外面走去。
与此同时,遥远在上亿公里的深空。
火星的高轨之上,数架搭载了各种探测设备的航天飞机这会正围绕着驭星工程中编号为3261的小行星进行着详细的探测。
一颗直径超过370米,宽度260米,由金、铂、铱、铀等贵金属构成的内核对于现阶段的人类来说已然无法用价值和财富来形容了。
它既有可能是摧毁人类经济体系的灾难,也有可能是促进人类文明腾飞的基石。
至于是哪一种,就看各国如何利用它了。
当然,在展开对它的开采利用前,详细的探测清楚它内核的具体情况是最关键的事情。
要是最后拉到地球或月球轨道附近展开开采的时候才发现之前的探测数据有问题,是个乌龙的话,那就坑爹了。
为此,在徐川的指挥安排下,数台之前用于火星地表钻探采样的钻机借助深空远航测试的巡天号·空天母舰进行了临时改造,然后将其投放到了这颗小行星上,展开了内核采样作业。
与此同时,火星高轨的一架二代航天飞机居住舱内,站在舷窗的旁边,眺望着不远处那艘无比庞大的战舰,穿着舱内宇航服的格雷西·安格斯教授一直沉默着,忽然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真是难以置信!”
原本他以为自己在见识过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后,已经不会再有什么更值得令他惊讶的东西了。
毕竟所有值得惊讶的东西都已经全看遍了。
但事实证明,那些善于创造奇迹的华国人,总能在不同的领域给他深深的震撼。
就比如眼前这艘庞大到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空天母舰。
氙气灯光在真空里凝成一道冷冽的光柱,那望不到边际的弧形舰脊从他此刻的位置来看就像是宇宙中的一面金属城墙一样宏伟。
黝黑的复合装甲外壳吸收了周围绝大部分的星光,只在边缘处反射出火星那淡红色的柔光,勾勒出它如同远古盾牌般庞大而清晰的轮廓。
在这艘庞大的空天母舰面前,别说是人类了,就是他脚下这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飞机此刻都如同蚂蚁一般渺小。
那深不见底的机库通道都能够直接容纳下他们这架航天飞机,甚至绰绰有余。
感慨了一句后,这位来自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的教授看向了詹经亘,尽管知道,但他还是忍不住询问道。
“.这就是你们建造的那艘空天母舰吗?”
同样站在舷窗旁眺望着眼前巡天号·空天母舰的詹经亘教授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一抹自豪的笑容,点点头开口道。
“当然!”
虽然说他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但看到德国佬那震撼的表情,心里就像是在大夏天拧开了一瓶冰可乐一般爽快。
“不可思议,你们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看去,它比科隆主教座堂都要更加的令人震撼。”
科隆主教座堂,这是日耳曼一个耗时超过600年才完成的建筑奇迹。
从从1248年开始,工人们就开始一砖一瓦地建造这个庞然大物。直到1880年,威廉一世才宣告完工,这可是一个比大多数国家历史还要长的项目。
站在格雷西·安格斯教授的身旁,詹经亘哈哈笑道:“当然!”
“巡天号·空天母舰直径长达500米,而你们的科隆主教座堂最高也不过是150米而已,两者根本就没法比较!”
“如果将它放到陆地上,它比你们的科隆主教座堂更宏伟也更加的庞大。”
听到詹经亘拿德国人心中信仰做比较,格雷西·安格斯教授有些不悦,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又不知从哪里反驳。
毕竟两者他都亲眼看到过。
真要说,后者给他的震撼确实远比他站在科隆主教座堂面前更撼动人心。
一艘直径长达五百米的庞大母舰,这几乎是人类所制造过的最大的可移动物体了。
在它的面前,即便是最大的“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也完全不值一提。
它就像是一座奇观。
标志着整个人类文明最高制造工艺,以及航天技术的结晶!
在深邃的黑色绒幕和璀璨的星群背景下,巡天号·空天母舰如同一条沉默的巨鲸,它的身躯庞大,装甲在永恒的阳光下反射出冷硬的光芒。
等待了一会后,搭载着格雷西·安格斯和詹经亘两人的航天飞机渐渐的靠近了这艘庞然大物。
正当两人耐心等待着漫长的对接流程时,空天母舰侧舩一个巨大的舱盖无声滑开,一支多关节的巨型机械臂如同蛰伏的史前巨兽,缓缓探出身形,朝着航天飞机伸展开来。
“上帝,它不会要攻击我们吧!”
目睹了这一切的格雷西·安格斯教授心惊肉跳的看着正直面他们的庞大机械臂,忍不住咽了口唾沫说道。
老实说,他真被吓到了。
一旁,詹经亘笑着开口道:“这应该是对接流程吧?”
虽然说他也没见过,但对于空天母舰展开的机械臂却并不慌张。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此刻他就在自己的国家领土范围内。
与此同时,正当两人眺望着那巨型机械臂的时候,那闪烁着金属寒光的机械臂在刹那间如同章鱼伸出了八条腿一样,六条可独立运动的“手指”组成的巨型爪具精准地环绕住这架航天飞机的对接基座。
紧接着,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可感知的晃动,这架航天飞机就被牢牢地、稳定地“握”在了巨爪之中,被‘拽’向了那艘庞大的母舰。
没有复杂的姿态调整,没有喷气的细微校正,就像是将一把钥匙平稳地插入等待已久的锁孔一般。
在格雷西·安格斯和詹经亘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对接便已然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