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替身
“没有头绪那就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处理好那个即将出世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王侯级大墓,所以你要安抚好大墓附近的苏贾村村民。”
“你要应付那些媒体,该怎么说,哪些能说,可以按照进度有选择性的透露。我观察过那边的地形地势,靠近太行山脉。临县依托太行山脉已经建设成了5a级景区,我同样会以王侯级大墓为核心,连接起太行山脉进行深度开发,建设一座规模更大的5a级景区。这些事情都需要你亲身参与进去,亲力亲为,等事情成了你的资本根基也就扎实了。年轻人做错事不要担心,也不必怕被谁下套子,如何和上级保持好沟通这个是有学问的,我给不了你什么好经验,需要你在工作中自己领悟。”
曹志新想了下才说道:“哥,不管做什么事情在起步的时候都会有困难,但我有信心去面对。”
“你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有几点你要谨记,不是你的你绝对不要碰,在这个世上,别人给不了你的,哥能给你。别人能给你的,也没有我给的多给的好。在这世上无非就是名和利,你能坚守住本心,那我就有把握让你一步步成长。”
李墨这是掏心掏肺的一番话,姑姑一家即使搬到了京都生活,可是他们依旧保持的很低调,平时工作也很努力,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人不培养那还有谁值得培养的。
曹志新站起来目光鉴定的说道:“哥,我一定会努力的。”
“坐,随意点,等会牛肉面端过来,我们一起吃点。保持常态,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就随我去苏贾村,到时候县里和市里的重要领导都在,我介绍你们相互认识下。”
“好,我听哥的安排。”
棕熊这次端来了一大碗牛肉面,还单独用一个大碗装了满满的香辣牛肉块。
“前些天燕都不是登上了全国最宜居城市的前十位了吗?”
朱昌平接过测绘图看了看,然后递给李墨:“你看看。”
“小墨,你的初步判断是对的,地下的这座大墓很大,肯定是王侯级的,就不知道是谁留下的。对了,你之前说在县城的文化街淘到一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短剑,现在在哪里呢,我先瞧瞧。”
三人同时动容。
朱昌平笑而不语,李墨还是很保守了。燕都的房子他可是买了很多,那些别墅什么的都是用来奖励给集团高管的,跟大白菜一样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曹志新吃完一块牛肉,迟疑下道:“我爸妈私下里每个月还会打些生活费给他们。舅舅他们几个还能干点苦力活,外公身子不行了。”
“可是从目前我们勘探出来的结果来看,地下的王侯级大墓并没有被打通,这柄青铜器短剑是从大墓外围的通道中起出来的,到底代表的是人名还是其他的含义还需要进一步的核实。”
曹志新暗暗松口气,这位无所不能的表哥果然不再是个凡人。
果然年轻,但应该是见过世面的人,不是一个普通的才工作一年的那种小菜鸟。想想也对,李墨能将他调过来,肯定是对他的能力有所了解的,如果真是一个菜鸟,想必李墨也不会推荐自己人过来主持大局。
朱昌平震惊之余连忙问道。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十几辆车子停在苏贾村附近的小路上。李墨站在路边,曹志新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个工作笔记本。
“根据审讯,仅仅是从一条外围的通道中就盗走了各种青铜器共计一百三十二件,其中我我们已经追回了八十一件,其他的五十一件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流转了出去,正在全力的追查中。”李墨长叹一口气,“盗墓者所言,那些流转出去的都是带有铭文的重器。老师,这才是大墓外围的一条通道就起出了这么多带有铭文的青铜重器,可以想象下在王侯级大墓中到底又陪葬埋藏着多少数量的国之重器。我们能够及时的破掉这桩大案,也是不幸中的大幸。”
毕竟这不是过家家的有戏。
朱昌平和其他两个副教授都惊讶的看着他。
“李教授分析的有理。”
“现在的年轻人真可怕,李教授,那个叫‘主公’的人呢?”
“只要肯付钱,想吃什么都有。”
“苏贾村盗墓团队都是一些小瘪三而已,在他们上面还有一层层的严密组织。这个组织网罗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有商人,有官方的人,有混社会的,生意上还涉及到走私。而这个庞大严密的组织有两个核心首脑,一个外号叫‘主公’,一个外号叫‘军师’,而京大今年的经济系新生杨扬就是那个组织的首脑之一‘军师’,是一个真正的高智能犯罪。”
李墨喝一口柠檬水:“那个女同学叫杨扬,以她犯下的事情就算不吃生米,这辈子估计也要把牢底坐穿。”
“看来我们大家要创造一个新的考古工程记录了,洛城的周天子墓葬群和临县的中山王大墓规模都比不过这座王侯级大墓,很期待是春秋战国时哪位大人物的大墓。”
“令远舅舅,那个外号‘主公’的人出事了?”
李墨让棕熊从包里掏出一个长方形盒子,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里面是一柄短剑,连剑柄约四十公分的长度。
几个青铜器专家立刻围上来,朱昌平戴上手套取出青铜剑仔细的看看,随后说道:“从这剑的长度来看,不是护身用的兵器,一般是用来做装饰的。青铜剑身上有两个大篆体字‘丰义’,可能是某个人的名号。”
“对呀,我怎么忘了这茬事情。你稍等,我把资料发给你。”
“哈哈哈,朱教授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不过京都的空气质量的确令人堪忧,实在不行你也可以学学李教授,在燕都那边也安个家。燕都现在的平均绿化面积,湖泊面积等等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我可是听说京都很多有钱人都跑去燕都买房了,我儿子和儿媳最近就一直嚷嚷着要换地方生活。”
朱昌平将短剑放回盒子里接着问道:“那些被盗走的青铜器都已经追回来了吗?”
“暂时不清楚,李墨,这个人如果抓不到,资金追不回来,那这个大案办的就不够完美。我得到汇报,之前还有一批的青铜器已经转运出去,目前下落不明,而知道具体情况的只有那两个核心首脑。”
“总负责人是我的老师朱昌平教授,还有京都博物馆青铜器馆的诸位专家,然后从高校考古专业抽掉了一些老师,研究生。如果按照正常的考古速度,要将这片大墓都发掘出来至少也要四五年的时间。我和老师还有诸位专家都研究过,可以同时组织几支团队,从多个方向进行同时发掘。”
“李教授您好。”
“老师,你们早饭吃了没?”
第一负责人问道。
“小墨,到底怎么回事?你在这边怎么知道京都的事情的,似乎还很熟悉。”
“恩,工程队已经准备好,货车工人都在村外等待着。既然已经确认范围,那就开始吧。等大棚搭建完毕,我们的考古工作才好正式有序的开始。”
两个副教授大喜,京都和燕都的房子,打个九八折都少,更别提八折了,那得要有多大的面子啊。
“李教授,那我们接下来就开始搭建大棚了?”
几人都大笑起来。
“你外公和舅舅他们目前什么情况?”
李墨一边吃着牛排,一边平静的说道:“老师,你回个电话给尤院长,让京大校长,院长和系主任就不要再打听了,而且还要尽快的安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