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朝臣们排着队的进去探视皇上、奏报各种事情。
敬公公出来进去的忙个脚不沾地,刚送走了刘丞相,正要宣下一个进去的官员,忽见一个驿卒身背文书袋直朝宫门快跑过来。
“四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那驿卒边跑边嚷,所有的文官武将纷纷闪开给他让路。
这种由驿卒直接向皇帝呈递的加急快报是耽误不得的,谁敢挡他的路就是塌天大罪。
“让开!”敬公公一甩拂尘,所有的宫女、太监都向两边闪开。
“哪里的急报?”敬公公上前询问一声。
“江南急报。”驿卒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站住脚却并没有把文书袋交给敬公公的意思。
这驿卒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中间任何人不得转接。
“跟咱家进来。”敬公公快步向内走去,驿卒紧随其后。
江南急报,这四字如同巨石投入井中,一刹时激起千层浪。
“江南急报?”皇后‘噌’的一下站了起来,这时候江南急报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江南又起了什么乱子?
“坐吧。”皇帝轻轻的一摆手,宫女把绣墩搬到床边。
皇后冷笑一声:“还是母子情深啊,皇上病成这个样子都不如她的死儿子重要。”
“你?你?”皇帝颤-抖着指了指皇后,终是没有力气说什么,小太监扶着他慢慢的躺下了。
若是官兵造反、百姓起义必用八百里加急来报,四百里加急应该不是一等紧急的大事。
“北方战事正紧,西边刚刚太平正需要休养生息,江南天灾刚过又起人祸。”皇帝腊黄的脸上满是忧愁,说一句就得喘一会儿。“元弘的灵柩朕已经派人去迎了,按你所说就先安置在延庆佛院,择日建墓下葬。”
“嗯,什么事呀?”皇后心里再怎么长草,面上也还是稳如泰山。
“臣妾拜见陛下。”皇后心里对皇帝有多少怨气,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三殿下与太子妃私通,六殿下****后宫,九殿下带兵逼宫,全被臣妾暂且关押到天牢了。慧妃不守宫规,教唆婢女公然勾-引皇子,臣妾已经把她打入冷宫了。”
皇后轻轻的坐下,皇帝在小太监的帮助下半坐了起来,身后靠着厚厚的软垫。
整个江南都陷入了半战乱的状态,官贪吏暴、盗匪横行、民不聊生。
“江南这时候乱成了一锅粥,我有意派皇儿再赴江南,你看派谁去比较稳妥?”
皇后刚听说江南有急报上奏,乾清宫就派人过来了。
“皇上,依臣妾之见不如派七皇子去安抚江南百姓,他武艺超群必不负圣上期望。”
“无妨,四百里加急必不是军情要务,江南应该还算安定。”骠骑将军郁冬青听众朝臣危言耸听皆云江南必生大祸,他轻轻的摇摇头。
皇后也只是有意无意的扫了一眼,但低下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