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卷回到山洞,小水已经醒了,刘卷让她吃了两个木灵果,见她的精神劲儿上来了,便说了今天的事情。
小水听了哭了。她说道:“刘卷,那个红衣女子,她好可怜。”
刘卷听到小水叫自己刘卷,惊喜的抬起了头,说道:“小水,是你么。”
小水点点头,说道:“我才进来,你就给我说了这样伤感的事情,你——。”
刘卷说道:“白爷爷说了,西天灵山有什么生命树,十五万年结一次果,我看了一下官方的消息,灵山要到圣妖级别才能去,小水,这可能要一些日子,我真没有用,现在还只是真妖一品,离圣妖还有十万八千里,我——。”
小水说道:“好了,刘卷,我知道你的心意,你不要自责了,小猴子说梅开了,走,我们去看看梅。”
刘卷说道:“好,我带你去看。对了,有一件事情我没有对你说,我现在在那边有特殊能力了,我想按量子理论的说法,说不定那一天,我的能力大了,也许我可以将那个生命树的果子带出去,在这个世界你的病能治好,那个世界你的病说不定也能治好。”
小水听了惊喜不已,说道:“刘卷,你真的有了特殊能力,那龙虎丹田的事情就是真的了。”
小水说了龙虎丹田的事,又说了龙组的事情,刘卷听了,默默不语。
小水问道:“刘卷,你生气了。”
刘卷说道:“我生什么气,好了。我们去看梅吧。”
小水也不说这个话头了,她嘻嘻一笑,大声叫到:“看梅哦,看梅哦!”
华夏国是梅的故乡,赏梅胜地很多,小水看过不少,不过与自己心爱的人看梅这还是第一次。
小水知道天下梅之盛,莫过于苏州邓尉山和杭州西湖了。
小水曾经去过苏州邓尉山及其附近山坞。
相传邓尉山因东汉太守邓尉隐居于此而得名。
宋代淳祐年间,有高士查某在山坞大种梅树,后来山民就以种梅为业,越种越多,以致遍地是梅。据《光福志》载:“邓尉山里植梅为业者,十中有七。”
清代诗人张诚有“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的诗。
邓尉山附近的玄墓山、弹山、青芝山、铜井山等,也是千树万树的梅连成一片。
盛开怒放时,满山盈谷,香气四溢,势若雪海,以至于清代巡抚宋荦即寓意在司徒庙西的山崖上,写下了“香雪海”三个斗大字,
从此名著吴下。相传乾降皇帝曾先后六次到邓尉山探梅赏景,并六赋《邓尉香雪海歌》的长诗。
在万树梅掩映的半山腰,有座“闻梅馆”,又称“闻梅轩”。
不远处一巨大岩石上有一“梅亭”,二者均为赏梅佳处。
亭作五角形,铜鹤结顶,屋檐、石柱、石槛、瓦片均作五出梅状。
整座亭子借喻宋代隐士林和靖“梅妻鹤子”的典故。
与周围梅融成一体。
亭旁,小水还看到乾隆皇帝于1751年来邓尉山赏梅时的手书碑刻一块。
下得山来,山下倪巷村昔有清代潘遵祁的“香雪草堂”别墅。
内有四梅阁,以宋代杨补之《四梅巷》而得名。
路上,小水问道:“小石头,梅好看不,比苏州邓尉山的还要好看不?”
刘卷回头看了小水一下,见他调皮的笑着,也笑着说道:“你叫我小石头,吓了我一跳好的。我没有去过苏州邓尉山,不知道那里的好看,不过我想还是果山的梅好看一些,最起码气势要大多了。”
到了梅林,小水被梅林盛开的惊呆了。
香雪成海,蔚为壮观,
香风十里,醉入心田。
苍劲古朴,姿态奇特,
老枝扶疏,蓓蕾满枝。
一天下春,江山万里雪。
小水啊啊个不停,突然,她大声的哭了起来,为梅,也为自己。
刘卷站立在小水的身后,也不由暗暗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