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户川秀安之后,资历最厚,最应该被提拔为笔头家老的应该是冈利胜。
但是这个人有点类似于三国时候的张飞,打仗属实是一把好手,但是为人处世和治理国政上面能力还有些欠缺。
最主要的是他性格火爆,秀家很怕他在代秀家出席一些活动的时候,直接和其他大名家的人动起手来。
而宇喜多诠家虽然拥有家老的席位,但是其被授予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他是秀家的堂哥,是秀家在世最亲的亲族,是宇喜多忠家的儿子。
宇喜多诠家这个家老,在家中并不管事,其形象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
如果硬要说他这个家老有什么用的话,或许就是在秀家不在的时候,充当国代的角色,代替秀家统御家老联席会了。
诠家毕竟只比秀家打上7、8岁,这样的年级在古代犹是主少国疑的年级,在伯耆家中都需要自己的家老江原景宗帮忙处理,又哪有什么能力处理宇喜多家横跨濑户内海7国庞大的家业呢?
说到底,这个孩子还是经验太少,需要以伯耆为学堂,学习治国理政之道。等到他什么时候将伯耆大治了,才能入得秀家的法眼,给个机会担任宇喜多家的实权人物。
说道这里,宇喜多家的家老联席会很有意思,家中5人原本各司其职。
名义上的笔头家老其实更像是现代的总理职位,总管行政施政。而冈利胜分管军势,长船贞亲管军备和民力,明石景亲管田亩和商贸。
至于我们的宇喜多诠家,有名没分,啥都不管,但是却在秀家不再,需要家老讨论决定时候,重放临时的议会议长职位。
由于冈利胜和宇喜多诠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秀家只能将老好人长船贞亲提拔上来,成为宇喜多家的新任笔头家老。
长船贞亲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他是宇喜多家三老(三老有2种说法共四人)中存在感最低的存在。
此人为人做事非常中庸,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即便有人让他表态他也是尽显和稀泥角色。
也是因为他和事老的角色,长船贞亲可以说是宇喜多家内部仅次于宇喜多忠家和户川秀安的第三个老好人了。
这样的人其实不太适合带领一国发展和前进,但是对于现在人心惶惶的宇喜多家来说,正是需要他这样的人出面来稳定人心。
而且长船贞亲并不是那种只会大嘴炮的和事老,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他都统管宇喜多家的军备事宜,一应事务皆处理的井井有条,算是在内政上比较有能力的存在。
其实对于秀家来说,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明石景亲,秀家最初也是想要任命评定伊予有功的明石景亲为笔头家老,毕竟相对来说长船贞亲的中庸性格反而是秀家不喜欢的原因。
但是秀家准备任命其子明石全登担任第二任虾夷奉行,开春之后随同濑户家正前往虾夷,替换已经伤病的玄珠。
明石景亲可以说是秀家现如今手中稍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有能力贯彻秀家思想,同时对秀家抱有绝对忠诚的武士了。
昨日晚间,秀家就已经将虾夷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如实和明石全登论述,并且准许他在虾夷地方传播切支丹。
最主要的是,伯耆那边高山右近领下的2万多切支丹民众和全国各地被排挤的切支丹人口,秀家都允许他待到虾夷去。
为了如历史上那班使得宇喜多家内部发生教派冲突,秀家最终还是在佛组和椰稣中作出了选择。
说到底还是因为佛教在宇喜多家内部传播太广,影响力太大的缘故。再加上秀家知道后世秀吉会对切支丹动手,索性提早将他们“流放”到虾夷充实人口。
那么在确定明石全登担任虾夷奉行的大前提下,再任命他老爹明石景亲担任笔头家老就有些不合适了,这也是秀家最终将长船贞亲提拔上来的原因。
在说完这么重大的人事变动之后,秀家的目光开始在群臣脸上来回扫视。
冈利胜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和不解,随即像小孩子一样撅着嘴巴开始生闷气。
明石景亲显然昨日已经知道了儿子被任命为虾夷奉行的事情,多年的卧底生涯早就让他明白了政治的残酷,似乎对于秀家现在的这个决定早有预料。
反倒是长船贞亲和在座的很多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其实他们都认为,携平定伊予之功的明石景亲会顺势被提拔为本家的笔头家老。
虽说他有着不光彩的过去,但是毕竟宇喜多家都已经崛起这么多年了,直家王朝都成了过去,现在的秀家当政时代,而景亲也早已经入阁多年,能力和资历肯定是混够了,差的就是军功。
现在军功来了,难道不正是他上位的最好时机吗?
(没几个人知道他是直家的好友,是直家派到浦上家的卧底,一直以为他是最后才投降的被迫投诚派。)
但是所有人都猜错了,而且所有人都不会清楚其中真正的原因。而且为了对虾夷事情的进行保密,明石全登对外以回家主力领内事务为由,不再担任本家的田亩奉行一职。
“美作守,怎么还不上前接命?”看到长船贞亲有些发呆,秀家出声提醒道。
“啊哈衣!”听到秀家提醒的长船贞亲这才回过神来,起身来到秀家面前重新跪下。
长船贞亲双手高举,低头望向地板,从秀家手中接过委任状,从这一刻开始,他就将作为宇喜多家笔头家老代秀家统御家中事务。
最近这两章是我非常喜欢的章节,这章道尽了宇喜多家政治生态的现状和秀家的无奈。
事实上宇喜多家是现在很多小国的缩影。
我也认为这样的宇喜多家才是真实的宇喜多家,家臣内部不可能真的和谐一致,家臣团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和小九九。
但是,这些“各怀鬼胎”的人,都在秀家的统御下,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而对于秀家而言,生活并不是如其他小说中的万事如意、一切顺利。
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等他去应对。
我在写这两章时候,尽可能参考了宇喜多家几位重臣的人物画像,使得他们做出尽可能符合他们性格的表现和动作。
对于秀家而言,他也有很多无奈。不是想让谁上位,就能让谁上位的。
还是那句话“所有的政治都是无奈和妥协。”
妥协到最后,几遍这个人有多么不喜欢,多么不符合秀家的愿望,都只能推他上来。
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喜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