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面前是一幢酒肆,两层红漆临街小楼,两人合抱的梁柱,宾客如织,车马如水,看上去就是吃一顿得很多铜钱的地方。
关键是酒肆门口的拐角里,搭了个简陋的棚子,一个挑子,三张条凳,也没有招牌,只有从裹着被的木桶里飘出来的一丝白雾,让人知道他家是卖冰酪(注1)的。
“越是不起眼的小摊,越是出美食,这叫眼力!”阮绣成得意的带两人走过去,熟练的招呼,“掌柜的,来三碗冰酪,多加水!”
竹寮的孩子虽然基本都是一块儿长大,都是发小,但金明微,阮绣成,顾遂安,三人尤其玩得好。
小时候,三人在一块儿玩泥巴,过家家,去竹林里挖竹笋,去雪地里设机关捕麻雀,谁不听话挨打了,另外两个准趴在墙头看热闹,第二天再捧着自家最好的伤药上门去。
大一点儿,三人在一块儿上学堂,下学了凑一堆写先生布置的策论,由于顾遂安的书念得最好,阮绣成也不差,金明微吊车尾,临考几天,阮绣成和顾遂安基本每天往金家院子跑,逼着金明微背书,免得丢他们脸。
再大一点儿,三人虽然各有各的忙头了,但逢休沐,还是会一块儿出去找好玩的,吃好吃的,逛庙会赶集市,互相说起以后嫁什么郎君,娶什么贤妻,都会头一份嫌弃对方:绝对不嫁/娶你!
十几年了,他们三儿,借天上三清之意,自诩为竹寮三杰,当然这话一放出来,第二天就挨了自家父母的打,说他们不敬上苍。
“上苍又怎么了!若上苍不公,只要我们三儿在一块儿,翻了就是!”
那时,他们三儿,痛得龇牙咧嘴了,还犟着脖子,两眼发光的嚎。
……
掌柜的从裹被的木桶里凿了碎冰,盛在粗瓷碗里,淋上金黄黄的水,加一勺青红丝,再在雪峰般的冰锥顶放半颗梅子,三碗放到简易的木板上,砰的三声,震了几点碎冰下来。
金明微,阮绣成,和顾遂安都很有默契的立马挑起一根指尖,沾了那点碎冰到嘴里,舒服的一叹:“爽快!”
顾遂安看了眼金明微,又道:“才四月就吃冰,我想去买碗姜蜜水,我看那边就有一家,你们要不要?”
金明微和阮绣成想都没想,异口同声:“要!钱待会儿给你!”
顾遂安点点头,起身去买水了,摊子里就剩了金阮两人。
阮绣成舀冰的手微滞,冷不丁的问金明微:“你真的拒亲了?不是两人闹矛盾,不会反悔再议亲吧?”
“当然!男人不行就是不行!”金明微咯吱咯吱嚼着碎冰,想起阮绣成看霍如渊的眼神,带了戏谑,“不会吧,你看上他了?你居然也看得上寡妇的儿子?以前当你说笑,莫非当真了?”
阮绣成是山长苏落英捡回来的孤儿,无父无母,苏落英见她生得伶俐,便当半个女儿养,给了她名字,教她为人处世,送她进苏记书院念书。
阮绣成也不负众望,通经史子集,擅琴棋书画,和正儿八经的名门千金比,也丝毫不差。
长大后虽说是苏落英的婢女,但无论是她自己的才学,还是苏落英养大的关系,书院内外,都没人敢轻慢她,她自己也难免心气高,有时开玩笑说,指不定自己的父母是什么皇亲国戚,不然怎把她生得这般出众。
“你也十六了吧,我听苏山长说,已经把你的名册递给媒婆了,说是苏家会亲自把关,一定给你相门良缘!”金明微又笑道,“我和顾遂安都等着你嫁给官老爷,做诰命夫人,到时别忘了提携我俩,苟富贵,勿相忘嘛!”
阮绣成翻了个白眼:“我自然是会嫁给人中龙凤的!我只是觉得霍如渊相貌不凡,看上去是有福相的,他今年又要参举,你们都不看好他,我却觉得,他一定会高中,一定会……”
金明微舀了一大勺冰,塞到阮绣成嘴里,半打趣半正经道:“好好好,他是百姓时,霍寡妇就想着攀城南李家,等他高中,当了官,霍寡妇还不得攀公主去!”
“呜呜……!”阮绣成嘴被塞满,说不出话来了。
这时,顾遂安端着三盅姜蜜水回来了,第一盅先给了金明微,帮她放好了小勺子,另两盅则直接给了自己和阮绣成。
“顾郎君真是贴心啊!既然金大姑娘拒了霍家的亲,不如你俩凑合凑合?”笑声由远及近,旁边的条凳被拉开,“掌柜的,来一碗冰酪,不要梅子!”
金明微扭头看去,佯怒道:“三火叔!你还是官大人呢,也会说这等浑话?”
“嘿嘿,男未娶女未嫁,我觉得可!”刘三火解下佩刀放到案上,笑着摆摆手,“我就是衙门的一个衙役,小吏而已,现在都买不起两进的院子,当不起一声官大人!”
“三火叔,你就别拿他俩说事了。”阮绣成接话进来,朝两人努努嘴,“就他俩?十几年了,一块儿长大的,兔子都还不吃窝边草呢!我们三儿是兄弟,谁都一样!”
顾遂安低头吃冰,不说话。
“衙役大人,下值了?是去盯城南李家的法事吧!”掌柜的给刘三火端上冰酪,随口唠嗑。
刘三火接过冰酪,塞了两嘴,才道:“嗯,爽快……不错,李家的法事办得隆重,那么多人看热闹,南北集都有了,衙门就派了我们来盯着,免得人多,容易出事嘛。昨儿送神辇走了这条街,今儿是城南街,明儿又是北市街,反正连续五天,主要街道都得走一遍。”
顿了顿,刘三火哂笑一声:“说来也怪,李家是官商,不请财神,居然请了个什么山神!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们请神时,我们衙役就去盯过,如今送神,我们也得盯,这条命卖给李家算了!”
金明微竖起耳朵听,连忙凑过去问:“三火叔,是不是钟山之神……咦?什么味儿?”
注释
1.冰酪:宋代小吃。诗人杨万里曾用“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来赞美冰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