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现在战船已经几乎停留在这里,一动不动,如果失了准头,那就太丟人了。
终於,当各炮位准备完毕,炮长下达开炮命令后,火炮快速打响。
“轰轰轰”
一连串炮声从远处港口传来,而几乎同时,倭国矿工的军阵里出现十余条倾斜的血胡同,几十上百人再次发出痛苦的號角。
许多人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没有然后的,只有那些缺胳膊断腿的矿工躺倒在地上痛苦的翻滚。
而这一连串的炮声,终於打破了当前的僵局,本来还畏畏缩缩不敢往前冲的矿工们终於有人带头往人群里挤去,当然不是往前,而是往回跑。
他们的动作快速传染了其他人,於是前面的大部分人都选择同样的动作,那就是往回跑,离开这里。
没有思考,什么都没有,就是跟著別人的动作。
如果,在此前有人能够站出来,带著他们往前跑的话或许他们也会盲目的跟隨。
不过此时,他们选择了往回跑。
又一次崩溃,在明军虎蹲炮射程的边缘出现。
而明军军阵前,还有一组虎蹲炮没来得及释放,而第一组,也就是最先打响虎蹲炮的小组,已经快要完成装填弹药的动作,敌人就已经跑出了射程。
“我们又贏了”
有明军士卒不敢置信的说了句。
看著远处亮出后背的倭寇,嘴里向同伴嘀咕道:“怎么他们完全没有老兵说的那么恐怖,我们很轻易就打败他们。”
“或许是南兵太菜的缘故,听说他们许多人一年都难得拿起一次刀枪进行训练,种菜的技术比打仗厉害。”
现在戚家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北地人,当初从浙江跟隨戚继光到来的,要么退伍,要么成为將官,负责操练他们,基层士兵里早就没有了浙人的身影。
对倭寇的印象,他们都停留在传闻里。
而在远处的镇堡上,大竹统领和有间守备都很鬱闷。
每次都是这样,衝到距离明军十几二十丈的距离,明军那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开火后,这帮矿工就像傻了一样不敢往前冲。
確实,他们也承认这种武器威力很大,一打一大片,谁都受不了。
可越是这样,他们越不愿意手下去送死。
本来以为只要能多衝两次,趁著这些火器装填的机会是可能突破明军防线的,但是当第二轮打响后,他们就不敢了。
显然,这种武器明军也是按照三段击来使用的。
“防守吧,好在我们还有城墙保护。
只要坚持到九鬼大统领带兵来救援,胜利依旧属於我们。”
这就是他们不愿意大量把兵力投入到码头爭夺战中的缘故,藉助山地之间的镇堡,他们可以拖延明军占领佐渡岛的时间,拖到援兵抵达。
如果把活人都投入到码头,如果战兵都死光了,镇堡靠矿工来守卫,那只会更让他们绝望。
“咚咚咚”
大量木船这个时候也成功靠岸,带著长刀盾牌和长矛的官兵下船,快速在阵前列出五个百人小方队,把整个明军阵地保护起来,密不透风。
至於方队间的空隙,那是给火器手准备的,所有的火器手都自觉地集中到这里,队官开始重新编制队形。
没人知道倭寇下一次进攻什么时候开始,不过此时上岸的明军士兵已经超过千人,已经有了很强的战力。
“应该是成了,我现在需要让輜兵上去修復码头,然后让船靠岸。”
马千总开口说道。
刚才倭寇又衝到大军近前时可把他嚇了一跳,几百人遭遇上千人衝杀,那基本上没办法退回来,而当时近战的枪盾手还在船上。
如果因此失败,他简直不敢想像自己的命运,会不会被镇抚直接拿下治罪。
“嗯。”
孙指挥点点头,隨即大声命令道“发旗语,让船队马上回来装运材料和器械上岸。”
虽然是水师,可他们其实也渴望站在陆地上,而不是站在飘在海面的战船上。
上岸的明军重整了队形,不过一直没有见到倭寇第三次进攻。
不过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只能严阵以待。
隨著輜兵上来,才来修復码头栈道的器材和材料,明军防御阵地开始外扩,向前推进了几丈。
岛上敌人不少,他们是否已经放弃这里不得而知。
留出修復码头的空地后,海上传来马千总的命令,派出小队搜查附近区域。
终於,在十几个小队反覆搜寻一番后,確定倭军已经退守几里外的镇堡,周围已经没有倭寇藏身,也是又是一番调整,藉助码头区的残垣断壁,明军开始完善码头区的防御工事。
这个,就是由分守士兵因地制宜寻找材料修建防御工事。
碎石堆成简陋城墙,房梁简单的搭成柵栏,许多好材料还被码头那边徵用,不过栈道已经修復了一些,第一条小型福船已经可以停靠在这里,放下一堆粮食和弹药。
“我要上岸去了,你的人什么时候达到。”
现在知道岛倭寇把矿工组织起来,他们突袭已经失败,只能硬打。
那么两千兵力就非常紧缺了。
岛上可是有上万倭人,如果全部被武装起来,这仗不好打。
“除了巡逻船队外,我会儘快组织人手上岸供你调遣。
不过我的手下並不擅长陆战,只能承担守卫码头的任务。”
孙指挥苦笑著对马千总说道。
“那样也好,最起码我可以多调动一些人。”
马千总也是苦笑道,“还是派人向对马岛求援吧,希望能多来些人增援。
还有,偷袭失败必须儘快传回去,我担心倭寇有援兵。”
“好,我派船连夜往回送情报。”
孙指挥答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