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 > 第145章 拒绝

第145章 拒绝

半天的时间就赶上了老太后的马队。

五十人的马队整出的动静很大。

太后的人紧张了起来,“护驾。”

“嘉善县令张若松,北上勤王。”

知道是自己人才稍微放松了警惕。

进了队伍。

闰土还在纠结。

要不要把太后给灭了。

灭了之后自己会有什么后果,中华会有什么后果。

思来想去还是不灭的好。

反而在老佛爷这留下了个好印象。

随着车队一起到了长安去。

太后皇帝见了闰土一次。

看到了闰土虽然只有几十个人,但各个看上去非常武勇。吃牛肉,吃人参,自然身体壮实。

关键是闰土的这份衷心让太后很满意。

她不知道的是闰土一开始还是想着灭了她的。

此时的太后惨的很。

一路上不仅找不到一碗粗米饭,一杯绿豆汤,就连休息都找不到能落脚的村落,可谓是风餐露宿。

住的都是民宅,很少有看到人。

食物是个大问题。

队伍人数太多,消耗得快。

皇帝和太后住的都是民宅,虽然比不得富丽堂皇的皇宫。

但总比住在荒郊野外要舒适得多,慈禧也是一把年纪了,顾不得挑三拣四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跑,赶在洋兵追过来之前,跑得越远越好。

拿了一些出来。

被老佛爷称赞忠臣。

慢慢的到了些人多的地方。

一个驻扎的总兵前来接驾。

没想到太后和皇帝来到这个穷乡僻壤来了,好在激动之余没忘备上食物,

等太后等人赶到驿站时,总兵早已带着人马等候多时了。

并保护着老佛爷和光绪帝来到临时行宫。

将早就备好的饺子敬献上来。

这可把这一班逃难的大人们馋坏了,平日里他们不见得会吃的食物,现如今吃进嘴里就像美味佳肴一样,也顾不得讲究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狼吞虎咽的。

不过疲惫不堪的大人们,未多停留,休息一夜后继续出发。

几天后到了阳高。

一路颠簸的很。

吃了当地特产,绿豆面条,刚想动筷子,谁知几个百姓前来讨要医药费。

原来为了太后这顿面条,他们跑到山里采了山蘑、木耳、香草、黄等野菜做卤子,

不幸有人摔断了腿,因此来索赔,谁管住着的是不是当今太后还是皇帝的,

太后这才知道是张太监暗地里逼着村民上山采集的。

气得慈禧也懒得说了,命人将张太监斩了,闹事的村民才退走。

太后也说过不要扰民,眼下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能不招惹是非就不要招惹,省得给自己带来祸患,

经过这件事,慈禧觉得住在村子里不安全,当天就立即动身了。

逃亡之路不好受。

这一路是要吃没得吃,要住没得住,只好挤在路边的破房子里,队伍自己生火煮饭将就着。

不能停,总觉着到了长安才安全。

到了大同后,处境变好了很多。

大同总兵在内的大小官员出城,到五十里外的地方恭迎圣驾,还准备了丰盛的物品供应。

这才开始觉着舒服起来。

纷纷送来丰盛的物资,更有甚者还喊来鼓乐班子。

个把月后才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后,太后总算是松了口气,吃的住的也好了很多。比在逃亡路上的条件要好太多了。

太后一行人马还在半道上的时候,长安这边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巡抚做好迎驾的准备。对于长安来说,这座自从唐朝之后就再也没当过国都的城市,已经一千年没有体验过老大的滋味。如今皇上、太后等人过来,就像戏文里的段子我爷见过皇上的面,我婆跟娘娘吃过饭,都是祖坟冒青烟的事。

现在的长安还闹饥荒,但地方官员仍然让各处张灯结彩,黄沙铺路,令百姓在御道两旁跪迎。

逃到西安,虽然一路上很是狼狈,但刚一安定下来,立即就又暴露出封建统治者的本来面目。她认为总督署改建的行宫不够高大上,体现不出皇室的威严,于是又广招工匠,强拆民居,大兴土木。

厨房都照着皇宫御膳房的模式,细分为荤局、素局、菜局、饭局、茶局、酪局、粥局、点心局等多个小的部门。

驾临西安,虽是本着来避难的目的,但真正进入状态了,却更像是度假,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生活好了,当即思索琢磨着。

去想些事情。

第一个,正式下诏取缔义和团,并对其镇压。

第二个,决定暂时就蜗居在长安,等哪天洋人不追究了,再搬回京城。

想让洋人不追究,这很难,慈禧现在在洋人心目中不是个啥好人,因为放任了义和团杀洋人。结果却是个这。

如何才能不让洋人追究她,率先想到了赔款。

有点被打怕了的感觉。

在长安下达了议和的命令,命令是给李大人的。老佛爷说,命李大人为直隶总督给予全权,北上负责议和。

李大人不想去,但他又不得不答应老佛爷的要求。五年前承受骂名,九五的海战。这一回还得是他。

洋人直接提出了要惩治老佛爷的要求。

割地,赔款白银十亿两。不许制造军火。

这就有点过分了。

全部都接收不了。

惩办老佛爷更是不可能。

李大人不好办。

想了很多的法子。

直接指着洋人鼻子骂,你们是一群虎狼,你们要是要求太过分,我们四万万人民也不怕流血。

李大人手中根本没有实力,他只能装,装作成竹在胸,装作泰然自若,装作有理有据,装作词严理正。

讨价还价互相扯皮了好久。

洋人也妥协了下,不割地了,也不杀老佛爷了,就赔款,华人四亿五千万,一人一两,赔四亿五千两白银。侮辱的意味更大。

在长安,闰土还在看着有没有什么生意。

四个亿的白银。太多了。

他在嘉善,这一年多的时间,也才弄到了近一千万的白银。

李大人与洋人代表谈判的这段时间,逃亡至长安的老佛爷天天盼着李大人的消息。盼了几个月,终于盼来了李大人发过来的电报。老佛爷看到内容后露出了喜色,回电:应准照办。

又到了签契约的时候。

没人敢签。

最终还是李大人,反正五年前就已经签过了。

说出了一句话,天下最难写的是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的李大人老泪纵横,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大夫立刻赶来诊断救治,李大人的胃管破裂。

很多人看法不同。

有的直接骂李大人就是现在的秦桧,卖国贼。

觉得李大人过于软弱。

更多的人都喜欢硬气的人。

洋人开始陆续撤军。

太后差不多也准备回京了。

又见了一次闰土。

“张若松,嘉善县令。一个小小的县令能有此等胆气,很好,擢升你为嘉兴知府。”

陪了几个月升了个官,也好。

嘉善的地盘确实还感觉小了点,总共才五百平方公里。

嘉兴就不一样了,大了很多,达到了三千多平方公里,更有搞头。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港岛家族的诞生 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我,木叶新任火影 不想当明星的我爆红了 藏国 娱乐:带女儿净身出户,火爆全网 万仙莫敌之勇 修仙:我是人类,不是人族! 商侯 饮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