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数日,墨画在丹雀部的日子,便暂时安定了下来。
有了大酋长的认可,墨画身为一名尊贵的巫祝,自然受到了礼遇。
丹雀部的族人,对墨画的态度,也颇为恭敬。
当然,这种恭敬,也只是表面。
他们这些部众,只是不敢忤逆大酋长的权威,才将墨画当成巫祝,以礼相待。
但他们心底,大多只将墨画当成了一个“招摇撞骗的小白脸”。
便是丹朱麾下的一众长老和护卫,心里其实也深深怀疑,墨画可能是个厚脸皮的“大忽悠”。
唯有丹朱一人,是真心认可墨画,心里也是真的觉得,墨画身上有非凡的地方。
此后的数日,墨画也与丹朱,有过不少交谈。
但这些交谈中,墨画就没再提那些尖锐的问题了。
也不会再提及,大荒蛮族吞并,本质上是互相奴役,部落内上下尊卑,本质上仍旧是一种压迫和剥削。
这种从根本上,就互相矛盾,你吃我的肉,再喝我的血的事,是永远达不到所谓的,强盛富足的愿景的。
这种事,提一遍就行了。
能在丹朱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就好,让他自己慢慢去想,慢慢接受,慢慢消化,从而深植在心里,生根发芽。
除此之外,说多了也没用。
因此,之后的相处,墨画都“温和”了许多,说的话也更容易被吸收。
谈及一些命运因果,部落大局,部族民生,阵法改良,人心教化的事,都让丹朱受益匪浅。
当然,除了修为境界。
毕竟墨画只有筑基,而丹朱却是个二十岁结丹的天才。
在金丹面前谈结丹,墨画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因此,他闭口不谈修为的事。
偶尔谈及金丹,墨画就闭口不言,只一脸高深莫测地看着丹朱。
丹朱被墨画这么看着,便有些惭愧。
心道巫先生是一位虔诚的“巫祝”,关心的也是苍生的大计。
跟他谈,修为这种“小事”,还是结丹这种,举手之劳的“小事”,的确有些狭隘了。
丹朱也就不在墨画的面前,再提“金丹”的事了。
而只要不提金丹,以墨画的见识之多,阅历之广,经验之丰,心性之复杂和阴险,神识之深厚和敏锐。
他这个筑基,做丹朱的“先生”,实在是绰绰有余。
丹朱也很有悟性,基本墨画说什么,他都能明白,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两人的关系,便有点“亦师亦友”的融洽。
而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墨画意外地发现,他对丹朱的认知,其实也是有偏颇的。
丹朱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
但其实,严格地来说,丹朱并不“单纯”。
他是聪明的,敏感的,甚至很多事情,丹朱的心里,比谁都清楚的。
包括,他父亲对他的看重与不满。
看重他的天赋,不满于他的优柔寡断。
他的兄长,对他的关爱和隔阂。
因为兄弟之情,而生出关爱,又因为酋长之争,而生出隔阂。
部落族人,对他的赞扬和嫉妒。
赞扬他的天赋和爱心,同时深深嫉妒他这个少主,一生下来,什么都不做,便拥有常人一辈子都难以拥有的一切荣华眷顾。
这些事,丹朱心里都明白。
但又因为“善良”,而不愿,不敢去想。
他发自内心地,还是希望,这个世上都是好人,大家都能友好相处。
他不愿去揣度别人的恶。
不愿把别人当成“坏人”。
甚至,墨画发现,丹朱内心深处,对自己这个“巫先生”,其实也是疑惑的。
托梦,偶遇,所谓的神主的启示,这些都太过巧合。
丹朱应该本能地,察觉到了什么不对。
但或许第一次见面,丹朱就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可以做“朋友”。
出于对自己这个“朋友”的信任,他下意识不会去想,不愿去相信,这一切,都是自己这个巫先生,在“处心积虑”地设局骗他。
这些事,别人看不出来。
但神识强,心思细腻敏锐,而且因为参悟因果,触类旁通,明白了因果与人心的关系。
墨画渐渐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人心的本质,也更深层地,看到了丹朱的内心。
墨画有点心疼。
丹朱实在是个“好少年”……
而在丹雀部这个地方,他的结果,其实大概率不会好。
墨画这次,不用天机衍算,不用妖骨卜术,而单纯以人心,进行了简单的因果推衍。
人心决定命运。
大酋长这个人,墨画了解不深,但大抵能推测出,他身为酋长,做事的出发点,必是为了丹雀部。
若他这个酋长老了,几个孩子,要争酋长之位。
他即便于心不忍,也根本没办法阻止。
冠冕堂皇,你好我好的话,说得再多也是屁话。
酋长之位,终究只有一个,这就是最残酷的现实。
他也不能,给每个儿子,都封一块封地和部落,让大家平分。
这样一来,无异于将丹雀部一分为三,部落只会就此分崩离析。
毕竟现在,道廷与大荒的仗还在打。
战火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烧过来。
这个时候“分家”,无异于“找死”。
因此,他必须要在几个儿子之中,选一个修为,心性,手段都强的人,来做丹雀部酋长。
否则,在如今战乱的局面下,丹雀部的存亡确实堪忧。
蛮荒这里,没有所谓的“嫡长子”继承,一切尊奉野蛮的法则,谁强,谁能服众,谁就能做首领。
可“强”这个概念,并不单一。
不是个人修为强,就一定能做好首领。
丹雀部大酋长的三个儿子中,大儿子勇武,三儿子精明,四儿子天赋极高,其实都是人中龙凤,但同样都不是没有缺点。
大儿子勇武,对外征战,功绩赫赫,但脾气暴躁,不喜琐事。
三儿子精明,对内权谋,可平衡各方利益,但心机略深,难顾大局。
四儿子得天独厚,天赋惊艳,人心所向,可又太过善良。
选谁都行。
但不选谁,同样都没问题。
手心手背都是肉,站在大酋长的位置上,的确很难抉择。
一旦选错了,必然纷争不断。
可若拖着不选,反而会招致更大的灾乱。
他不选,那三个儿子,便互相残杀,杀到只剩一个,那不选也得选了。
看似残忍,但却是现实。
人心抵挡不住权力的吞噬。
墨画按照现状,推衍出的结果,大抵也是如此。
大少主丹赫,在外领兵打仗,墨画没见过,不知他的心迹。
但三少主丹别,墨画见过,对他的心思,也有几分了解。
丹别的心,如今在“兄弟之情”和“权力之争”间摇摆不定。
他不好做选择,但局势会推着他,一步步向前走,直至做出最冷漠的抉择。
他不选,他身边的长老,臣族,亲随,护卫,也会逼着他选。
他的因果,大抵是确定了的。
他的心,也会驱动着他,走向自己的命运。
而最痛苦的,其实是丹朱。
丹朱的心聪慧,而且善良。
摆在他面前的,几乎也是两条路:
保持自己的善良,在权力之争中落败,最后要么臣服,要么死亡。
以他这惊人的修道天赋,哪怕选择臣服,最终也只能是死。
他的两个兄长,于情于理,都不可能放过他这个“天才”。
而他若选另一条路,便会彻底斩断内心的善,与两位兄长刀刃相向。
以他的聪慧和能力,若真的不择手段,大抵是能杀了他两个兄长的。
但这样一来,他便不再是丹朱了。
他内心的善,会彻底泯灭,在鲜血淋漓中,变得冷酷而残忍,从而成为一代,弑兄夺位的枭雄。
从某种意义上,这两条路,对如今的丹朱来说,都是很可悲的。
而这一切,现今都还处在“萌芽”阶段。
丹雀部的普通修士,不知天机因果,大多也察觉不到。
这种权力和兄弟间的厮杀和残忍,尚在潜伏期时,笼罩着一层“温情”的面纱,征兆并不明显。
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切矛盾,都会渐渐激化。
各自的因,会转变为各自的果。
所有人,都会走向注定的命运……
这也是部落间,频繁上演的常事。
墨画的眼中,火光朦胧,已经隐约能看到,因果的预兆中,丹雀部落被业火笼罩,手足间厮杀的鲜血,染红部落图腾的画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