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晋军將徐晃等人赶下城墙。
虽说惊险,但也確实是有惊无险。
“此胜多亏王老將军有先见之明!”城內將校连连称讚王濬,马隆战败之后,元帅职位被夺,此时城內以王濬为首。
也正是王濬做得布置,帮他们扳回一城。
这一趟攻城,两军战损比高达一比三,晋军大赚特赚。
星汉来势汹汹,突袭占尽上风,若非王濬这一手枪阵布置的位置绝佳,说不定还真让徐晃等人杀入城中了。
“此战之胜,非某一人之功劳,全赖诸位尽力,我敬诸位一杯!”王濬也是开怀大笑。
这一胜,不光是守住了城池,给了贼军迎头一击,顺带还把城內的士气给扳回来了。
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大胜。
马隆坐在下方有些苦闷,將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虽说是守城,但自己打输了,人家打贏了,他自然是更加没有话语权了,只能听命指挥。
他没有爭权夺利的心思,可这种对比让他心里就是不痛快。
“好了,诸位,庆功就到这里,大敌当前,军中还是少饮为妙!”王濬说著,让人將绘製的地图拿出。
“诸位请看,这是我军斥候这些天绘製出的营盘图,若是我军出城迎击,诸位可有良策。”
面对王濬的问话,在场的將校都细细观摩起地图。
绘製地图的人很专业,將所有细节都绘製的栩栩如生。
“此营盘固若金汤,恐怕只能摆开阵势,以正兵压制,其他方法恐怕收效甚微啊!”
眾人一阵交头接耳,最终也没有发现什么破绽。
太史慈布置的营盘老道,还暗合了五行相生相剋之理,让整个营盘浑然一体,看起来几乎无懈可击。
“文泰此言深合我心,贼军不简单,所以我等不可大意,冒然进攻!”
马隆听闻此言脸色一暗,即便王濬是无心的,但也確实是在批评他。
“下一批援军不日將会抵达,我计划与援军一道里应外合,直接夹击贼军,诸位將军这些天万不可大意,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莫让贼人趁虚而入!”
王濬一阵鼓舞,將战略布置的清清楚楚。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1???.???】
他也是老谋深算之人,虽然轻蔑的將司马懿等人称之为贼,但王濬很清楚,这绝对不是普通的叛贼。
城外的攻城器械,他別说见,听都都没听过。
这完全说明出对方不简单,这种工匠製造的器械,不是什么秘术秘法,脑袋一拍就能製造出来的。
这种器械的背后,绝对拥有一套成熟的工匠班底,意味著对方拥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这绝非是贼军叛乱,更应该称之为敌国入侵。
只是王濬不明白,这些傢伙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跑出来的。
他当年是第一个攻入建业,接受孙皓投降的,对於吴国的情况,比其他人了解的更为清楚。
吴国绝对没有什么舰队在外。
这只打著吴国旧臣旗號的大军,来歷实在是太过於诡异了。
“援军还有多久能到?”王濬冷静的询问著援军的信息。
“最慢五天,最快三天!”
“好,传我命令,四天之后准备反攻,让援军务必赶在四天正午时分抵达!”
“喏!”
王濬盯著地图,本来守城成功,应该借著胜利之势,一鼓作气反攻。
但王濬敏锐地嗅到了危险,襄阳事关重大,他不愿意冒险,所以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方式。
却没有想到,他的决定,完全落入了司马懿的算计之中。
王濬毕竟是一把年纪,而且还是空降至此,无法將大军指使顺畅,所以司马懿料定他必然求稳。
而这也正中司马懿下怀。
王濬一心想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却忘记了他在做准备的同时,司马懿也在做准备。
守城確实是固若金汤,但也丧失了战略的主动权。
尤其是在司马懿这边也迎来了新的援军之后,这种战略的丧失变得更加明显。
马超、庞德、夏侯渊、夏侯惇都是相当成熟优秀的骑兵统帅。
司马懿让魏延切换到第五云雀的天赋,光影遮蔽了骑兵,然后朝著晋军援兵必经之路的地方藏身过去。
自己这边则是继续营造出攻城的態势,並且天天派人去挑衅约战,进一步打击对方的士气。
如果一只被压制反而会习惯,但是在获取了一次胜利之后,继续被这样压制,將校士卒的心態会发生很大的转变。
这也是王濬不得不公布战略,让所有將校知道,他们不是不打,而是在等援兵。
只要援兵一道,他们立刻就会出城击溃敌军。
这就像是一根弦,完全绷紧了晋军將士的神经,到时候打不打就不是王濬能说了算的。
底层將士会反过来裹挟上层的王濬,尤其是那些襄阳的老兵,他们会用杜预和王濬做对比。
种种的一切都將会让王濬硬著头皮出兵。
而那就是司马懿所等待的时机。
在那之前,他也在忍。
“你这种布局,不担心晋军有高人看破?”贾詡摸著鬍鬚来到营地之中。
他看透了司马懿这是在攻心。
“这是阳谋,只要他出城,我的胜算就会提高,而拖下去对於他们来说反而是最难以接受的!”司马懿淡淡地回应著贾詡。
庞统跟著马超他们前去埋伏,战略大方向庞统知道,由庞统去把我时机,司马懿也更加放心。
“你还真是摆弄人心的高手!”贾詡讚嘆了一声,然后拿出一份情报递给司马懿。
“不过很可惜,你的时间也不多了!”
“最新情报,对於你应该很有帮助!”
司马懿看了一遍,脸色微微有了变化,原本他掌握战略的主动权。
但是这份情报的到来,反而让他成了被动的那一方。
情报很简单,只有一条內容。
羊枯率领三万大军抵达合肥,並且打算朝著濡须口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