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在咸阳宫的福宁殿内外,是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一番光景。
庆忌在这里,举行了一次阖家团圆的家宴。
吴王夜宴!
这么多年来,庆忌一直都孜孜不倦的为宗室造娃,开枝散叶,他自己都记不清,自个儿现在究竟有多少个儿女。
多少个孙子、孙女?
庆忌不得而知。
只是,看着福宁殿内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庆忌有一种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庆忌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二十七年之久。
物是人非,山长水阔!
庆忌估摸着,来到福宁殿,参与这次家宴的儿孙,不下五百人。
这其中,就包括庆忌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及其正妻、夫婿……
“这天下,有史以来,岂有一国君王有生之年禅让乎?”
到嘉靖年间,暴增到了两万余人。
百年之后,正德年间,明朝宗室人口为2980人。
不过,还是把李承乾成功逼反了。
不少内禅看似以和平方式进行,实际上皇帝却是迫于形势而非自愿退位的,如唐高祖、唐玄宗、宋光宗等皇帝。
“儿臣,万死不敢在父王生前,承继大统,请父王明鉴!”
“看着你,寡人便想起了自己当年如何雄姿英发,气吞万里如虎!”
只是包含了宗室女性……
有鉴于此,庆忌这不是在试探太子恒吗?
“吴恒,你为何不能替寡人操劳?”
晚年的李世民,早年立了李承乾为太子,却还特意抬举魏王李泰,导致二子相争,差点酿成惨剧。
“儿臣在!”
顿了一下,庆忌又道:“现在,寡人可算是垂垂老矣。”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中后期,郡王以上的生活还行,但郡王之下的爵位,跟普通人家相比较,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甚至不少贫困的触目惊心。
“哪里,大王你还龙精虎猛,春秋正盛,哪里称得上老迈?”
以庆忌的身体素质,再活个二三十年,可能都不成问题。
“父王万万年,断然不可悲悯自己!”
历史上的赵武灵王被饿死在沙丘宫的血淋淋例子,庆忌怎能不引以为戒?
万一太子恒跟赵惠文王一样不孝、腹黑,庆忌岂不是下场很惨?
他提出内禅,想在有生之年将王位传给太子恒,只是在试探后者究竟有无谋逆的野心。
一听这话,在场的人都不由得勃然变色。
庆忌轻咳了两声,以掩饰内心的尴尬。
吴国不养闲人,吴国宗室更不养废物。
哪怕是寿终正寝的那些人,能活到五十岁的也还算是缴天之幸了。
“吴恒。”
所以,庆忌的儿子们、孙子们,长大成人之后,都一定会自力更生。
太子恒一脸惶恐不安的神色,磕头道:“儿臣,以及朝中诸公,皆可为父王你排忧解难,分担军政事务,父王只需垂拱而治!”
到明朝覆灭的时候,崇祯年间的宗室人口,估计也就三十余万。
不过,太子恒还是盘算了一下,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回禀父王,儿臣迄今为止,作为大吴储君,已有九年时间。”
到了永乐年间,也不过只有127人。
毫无疑问的是,明朝的那些朱姓藩王,绝对是“蛀虫”一般的存在。
庆忌缓声道:“这些年你的所作所为,寡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闻言,太子恒脸上有些莫名其妙的神色,不知道庆忌为何有此一问。
毕竟,庆忌还不到五十岁,虽不是英姿勃发的年轻人,却还是“老而弥坚”……
“想来,已有二十多年时间。”
唯一的例外,大概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赵雍了。
所以,算起来,吴恒的确是当了九年的太子!
但是,在家天下期间,往往是等到国君薨逝,储君才能上位的。
有鉴于此,庆忌是不能让国家承担这一笔巨大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