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病例复盘,新的委托!(求订阅!)
“易哥,这好端端的,胆囊里面怎么就有细菌了呢?”
陈强坐在诊室里,不禁提出了疑问。
因为这个患者他也是全程跟下来的,他跟着诊断思路,好不容易都琢磨明白,以为顺利解决了一个病例,可没想到莫名奇妙的胆囊就出现了问题!
不光是他,直播间里的水友也是疑惑不解,纷纷发起了弹幕:
“主播说是禁食水引起的胆囊,可是胆囊里怎么又有细菌了?”
“是啊,这患者是不是本来就有其他的问题啊。”
“没准他的胆囊本来就不正常,正好两个病赶在一块了。”
“要是这样的话,这患者也够倒霉的了………身体同时出现那么多问题。”
林易喝了口水之后解释道: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胆囊是没有细菌的。但在病理条件下,尤其是患者本来就有胰腺炎、消化道功能紊乱的情况。”
“这时候肠道的细菌是有可能通过胆总管逆流进入胆囊,从而引起胆囊炎。”
“哦,这样啊。”
“这名患者叫做孙海洋,二十一岁,是一名富二代。”
“说吧,主播,这也算是个经典病例了,我的笔记本准备好了!”
“情况好转后,又由于患者的高脂血症以及长时间禁食禁水导致胆汁淤积再次出现急性胆囊炎,而且是非结石性胆囊炎。”
林易听罢微微点头表示肯定。
“好的,许主任。”
听到这,林易不禁在脑中思考起来。
“你是易哥吗?说的跟你自己似得!”
自从上次骨科主任找林易帮忙诊断患者之后,骨科主任就把这事跟自己的好友免疫科许主任说了。
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的体温逐渐下降,体内引出的胆汁也没那么粘稠了。
“作为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在没有遗传的前提下,患有溶血性贫血的可能几乎不存在!”
牛批!
中间的是一名年纪比较大的医生,身体笔直的坐在椅子上,神情严肃。
这名被叫做张成的医生看见林易之后,也是忍不住有些微微的惊讶。
“我先自己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再说,你们在这等着。”
“张成,你怎么来了?”
众人纷纷向门口看去。
“我感觉我都出现心理问题了!”
“靠!你小心谨慎还好,我现在天天疑神疑鬼了!总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这个病,或者得了那个病的!”
吴江活动了一下手腕,直接说道,
“咦?江哥,你现在也在这独立诊室啊?”
在没有其他疾病为诱因的情况下,是根本不会发生溶血性贫血的。
“行,那我过去看看。”
“但有一丝可能,我还是把它列了出来。”
只见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走了进来,四处环视了一圈。
…………
吴江点了点头。
吴江坐在办公桌前,叹了口气说道。
林易说完,许主任直接点了点头,
“好的,许主任。”
【叮!恭喜宿主!完成高级诊病任务,获得奖励:
专家级搏击技能!
】
这天,林易整天都在接诊外科病人,中午吃完饭才走进诊室,用力伸了个懒腰。
林易说完之后,顿时引来直播间水友的一阵附和:
“好的,主播,明白了!”
不等林易说什么,吴江顿时就激动的站了起来,目光扫视一圈众人。
“是啊!这还用说嘛!”
许杰把目光看向林易,对他点了点头打招呼道:
“对了,还有………他母亲是患有胃癌去世的。”
………………
吴江见林易这么说了,便也只好作罢。
“哎,哎,我不如你?别在新同事面前给自己脸上贴金啊!”
“兄弟们,现在我们已经将这名患者的病因彻底分析透彻了。”
“不知道咱们直播间里有没有医学生或者医务相关工作者,我可以为大家复盘一下这个病例,以供学习。”
随后,林易对吴江说道。
“经过我们对他进一步的检查,排除了吸毒、脑膜炎、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情况。”
吴江肯定的点点头。
许主任说完,又突然想了起来,对林易说道。
王巧雅看着他们两人互怼,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我们现在立即对他进行针对性治疗就可以了,问题不大。”
“还有淋巴瘤。”
“那好吧。”
“患者被急救中心送到我们医院之后,表现出的症状是低烧、内出血。”
“这两位是免疫科和肿瘤科的专家。”
尹良不禁笑着问道。
“这都几天了,也没有什么疑难杂症患者上门了。”
“嘁!”
林易微微点头,表示了解。
林易看着张成,疑惑道。
“这种情况下,再加上那场聚会,他当场又是暴饮暴食,直接诱发了急性胰腺炎。”
“低调懂不懂!你看易哥这么年轻还这么厉害,都没你这么大言不惭!”
林易礼貌的回应一下,随后便坐了下来。
林易跟着走了进去,只见办公室很大,左边靠窗的地方有一张圆桌,坐着三个人。
尹良一脸不屑,朝他说道,
林易点了点头,打起精神来,等待着他的叙述。
听完林易的问题,许主任直接摇头否定道。
说完,林易便直接站了起来。
“免疫科…………”
吴江立即主动请缨道。
他正是免疫科主任许杰。
吴江看向王巧雅,指着尹良对她说道:
张成推门走进办公室,对里面说道:
“许主任,林医生来了。”
“林医生,你有什么看法吗?”
“奥,易哥,他是免疫科的。”
说完,他又指了指旁边的两名医生。
“当然,我们的重点怀疑对象还是在红斑狼疮和淋巴肿瘤上。”
林易又安排去进行培养,也没有细菌的存在,这说明感染也已经控制住了!
“几天之前,他在带着小女友开跑车飙车兜风时,突发内出血,并导致交通事故,跑车撞在了桥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