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嘉慧做的了鬼脸,左眼闭、右眼睁、嘴角歪,让林祖辉想到十三姨。
所以,两个月时间新时代地产回笼了资金3.1亿,不过又偿还了1.5亿的贷款(当前负债6亿,资产值20亿)。
再来分析盈利问题,万辉传媒原来的三本杂志年盈利在4000万左右,再加上《清新周刊》500万,还有崛起的《天天日报》,就算2000万的话,估计年盈利也在6500至7000。
所谓‘一开三卖大包’策略,就是:‘开’是一个面积单位,一开的尺寸差不多是82*110mm,一开三就是一页的大小有a4尺寸左右(240*300mm);至于‘卖大包’就是粤语中的‘便宜大甩卖’意思,经常会被用到。
星岛集团稳坐第二的位置,得益于他们海外七个重要大城市发行量非常好,年纯利在7000万以上;
明报集团稳坐第三的位置,得益于《明报》的高端知识份子定位,广告费高昂,再加上《明报周刊》一年纯利一两千万,整个集团盈利也在7000万左右。
“老板,《清新周刊》的老板已经答应2520万的价格出售,我想来问问你的意思!”梁冠辉恭敬的说道。老板给的是2500万标准,就是不知道多20万行不行。
而潘廸生本身没有在公司担任具体职务,一向以顾问的身份出现,林祖辉也是如此;俨然,i.t时装零售成为了女儿国。
“你就帮我们看着嘛!没有你,我心里总是不踏实。好不好?”
而对于林祖辉来说,首先收购的资金都是从股市、外汇来的,他不心痛;其次,他觉得在大企业的经营下,《清新周刊》回本也许只需两三年。
这是一个老成而保守的报社老板的评价,这类评价在老一辈经营者中很有市场。
香江人的八卦精神可是越来越厉害呢!
“记得,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还有,我们的八卦周刊虽然可以在措辞上用的吸引人,但也还是要向《明报周刊》看齐,不要去太得罪娱乐圈的人,以免造成公愤。”
当前,《南华早报》是香江的第一传媒巨头,其销量仅10万不到,但其毛利在1.6亿左右(1987年澳洲传媒大亨默多克以8.3亿收购其35%的股份,香江上市),是世界最赚钱的几个报纸之一;
最后,林祖辉说道:“《清新周刊》收购之后,我们还是要做些改变,就以‘一开三卖大包’的策略,来打开市场吧!”
瘸子马一想起林祖辉当初看他的眼神,就有些心理发颤,那是一种猫捉老鼠的眼神,凭借那个眼神,他就不相信林祖辉对马氏家族不仇恨。
“好,这笔钱先保留在账上,先不要动!至于银行贷款的问题,由我来去和各家银行谈,我们争取再贷款2亿,所得资金全部用于收购地皮和旧楼盘,我记得三月初有场官地拍卖会,我们也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拍下官地。”
而真正让《明报周刊》火出来的,就是由雷伟坡策划的‘香港小姐何秀汶的情书’,当时香江人纷纷好奇,硬是将《明报周刊》几万本一抢而空;接着雷伟坡又策划了‘李小龙专辑’(李小龙刚死),又让《明报周刊》成为了‘洛阳纸贵’。
一众高层面面相觑,心道:“别人是真金白银拿了5000万的巨资,销量增长肯定是正常的事情,你又舍不得出钱,怎么搞?”
“是,大哥!”
香江真正意义上的八卦周刊就是《明报周刊》,主编一直是雷伟坡。雷炜坡是谁?他可是香江八卦新闻的祖师爷,特立独行的他从不走知识分子路线,一到岗就聘用了大量女记者、女编辑做娱乐新闻。
潘廸生之所以将自己的股份转到离岸公司,是担心媒体造谣他和关嘉慧的绯闻;一是不利于他和杨紫琼的发展,二是担心林祖辉心里有意见。
梁冠辉来到林祖辉的办公室,汇报道:“老板,我和《清新周刊》的老板接触了一下,他直接喊出2800万的天价,我没有回答他。看来,他还真把我们当凯子了,他们一年才盈利四五百万,就敢开价2800万,真是狮子大开口!”
2月份出售效益差的收租物业,共计回笼资金2.3亿元,获利0.5亿(卖出价格减去买入价格),这些物业大多数买入不到一年时间,获利三成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梁冠辉来到林祖辉的办公室,脸上带着笑意,看样子《清新周刊》那边已经搞掂了。
虽然公司有贷款1.1亿,但是其物业资产也非常丰厚,竟然已经高达1.5亿的固定资产;仅凭这一点,一众报业前辈就有所不及。
“知道啦!”
林祖辉点点头,公司发展好了,地产形势好了,银行就是追着你贷款;若是地产形势暴跌,银行不会管你公司死活,直接逼债,很多地产公司就是这样完蛋的;因为伱高价购买的物业,银行却让你低价卖出去,肯定就会产生大量的亏损。
“暂时没有太急的开支,而且有几家银行询问我们是否需要贷款!”梁真勋说道。
马澄坤一脸低沉的说道:“升级版的《天天日报》尚未上市,我们《东方日报》的销量已经跌破了20万的销量,整整减少一万多的销量。大家有什么对策,请说出来!”
“不准!”
但考虑到香江回归在即,后来梅铎(默多克)还是在1993年以24亿的价格卖给了郭鹤年。
他们当然不知道,《天天日报》还有一个‘变相减价’的杀手锏,届时他们才知道其中的厉害。
三月伊始。
“恩,老板放心!八卦杂志和娱乐圈的明星关系反而好,有些明星还专门联系八卦杂志的记者出新闻。”
“可以,答应他!”
“好,我将市场部的人派出去,搜寻地皮和旧楼盘。”
这时,一名高层建议道:“我们可以提前在头版不卖广告,并以“出血”方式促销本报,送房子送汽车,大搞噱头!”
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你又不想出钱,真当自己是神仙啦!这是高层们的想法。
一开始选择收租物业,是因为新时代地产需要资产值,来支撑股价的上涨;比方说,你购买了一批收租物业,虽然收租的盈利,比开发楼盘盈利低得多,但物业本身在升值,公司只要重估资产,股价自然上涨。
“那他打算拍摄大伯、叔叔的电影传记是怎么回事?我不相信他会歌颂他们!”瘸子马继续说道。
会议室只有三人,关嘉慧连忙跑到林祖辉后背,趴在他身上撒娇。
“好的,老板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梁冠辉连忙表态道。
最终会议草草结束,马澄坤获得了几条不痛不痒的建议。
“翁静晶亲笔写:可爱的动物刘家良”(呕吐)
很多人都在分析万辉传媒的崛起,发现这家公司的前景异常的好!
两女同时娇喝道。
储备土地是长远之计,香江很多地产商因为不重视储备土地,到了九十年代地价疯长,根本就没有实力开发地产了。
听完大家的汇报,林祖辉问道:“公司账上的资金,最近有没有急需支出的项目?”
1月、2月,出售2个楼盘,回笼资金8000多万,而新时代地产在去年(1985年)开发的七个楼盘,按照当前的估值超6亿。
虽然女性经商有缺陷,但架不住关嘉慧和蔡宁背后有林祖辉,公司背后还有潘廸生照看,所以发展非常的顺利;再说了,管理层中,男性比例还是稍大于女性。
马氏三兄弟嗤之以鼻,马澄坤说道:“他只是想当传媒大亨而已,不过是因为《天天日报》和我们《东方日报》都是大众化报纸,所以冲击最大。”
“欲做东方的传媒大亨!”
《清新周刊》的老板未必敢真逼得万辉传媒斥巨资办八卦周刊,届时他的第三地位恐怕不保,价值自然也大大的降低。
梁冠辉信心十足的说道:“虽然发行成本高了,但我相信广告费一多,《清新周刊》的年盈利一定会增长不少!”
有业界资深人士评价道:“这真是一个不幸的情况,令人悲伤的是人家不想脚踏实地逐步经营。恪守正统的经营,实在耗时太长、耗费的精力太多;也许你经营几十年的劳动所得,还比不上别人利用股市一年所获得的成果。”
今年的策略就是:增加发展楼盘(出售为主的楼盘)、储备土地和旧楼盘、降低收租物业(选择性的售出收租效率低的物业)。
严格来说,林祖辉对于i.t最大的贡献就让其代理马丁靴、李维斯牛仔裤;
当然了,i.t就是凭借这两个品牌一炮而红的。
“好,老板放心好了!2500万的价格,已经足够我谈成了!”梁冠辉信心十足的说道。
瘸子马自然不会那么傻,马氏家族四兄弟虽然掌管《东方日报》,平日行事一向低调;要真是动用不光彩的去搞别人,不说别人本身实力强横,就是背后的大佬也是一个接一个的。
投资的钱不是必须的,但是这就相当于两人结成了‘盟友’,林祖辉就相当于找了一个新靠山。
梁冠辉离开后,林祖辉揉揉脑袋,最近事情真tmd的多,幸好自己就是一个掌控大局的人,并没有大包大揽。
3月5日,传媒界再度爆出:万辉传媒以2520万的代价,收购八卦周刊《清新周刊》。
林祖辉点点头,他这一招是跟别人学的,是前世的成功经验。
“这还差不多,晚上奖励你怎么样!”
各方面都朝着林祖辉预想的方向发展,林祖辉也是很为自己的手段佩服,在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策略。
至于店铺装修、广告宣传、店员培训等,他都提过一下意见,毕竟后世的眼光还在,再加上这一世也有眼光。
他记得,澳洲传媒大亨梅铎是1987年大举投资香江的,买下35%的《南华早报》,买下23%的无线电视(邵逸夫出售大部分、利家出售3%)等。
特别是无线电视台的股份,一举让梅铎成为大股东,但实际经营依旧在邵老六手中;而梅铎后来又将无线电视台的股份卖给了郭鹤年,因为郭鹤年的身份而遭到港府调查,后来郭鹤年又卖给了邵逸夫。
总之这里面,涉及到香江的核心舌喉,林祖辉的实力依旧不够看;不是因为他凑不出资金(杠杆走起),而是他的地位不够、影响力不够。
若是早穿来几年香江,也许搏一搏还真有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