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李氏族人虽然都身家不菲,但说到底还是不敢将资金全部投资在香江,所以一旦发生这种大战,第一反应就是找盟友一起分担。
一些股东已经在看笑话了,李氏家族居然真的爆发了内乱。
“《天天日报》昨日销量28万份,正式打破香江日报的销量纪录,稳坐香江报界霸主地位”
这对于一个交易不活跃的股票来说,同时就连收购战一方连报价都只提到16元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
不过,李福树临走之前,狠声的说道:“这事不算完!”然后带着弟弟离开了股东大会!
两兄弟走到大厦外,李福树说道:“我们准备发起收购,决不能让冯家占据了我们的资产!”
“不过,升级后的《天天日报》确实很有看头,看来巨资升级还是非常管用的。”
如今,《天天日报》升级版本已经销售四天,而这四天的销量想必都在28万上下,因为最近还有礼品大派送。
所以,冯景禧一死,34岁的冯永祥接班,并没有造成新鸿基公司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接着,双方给合作的公司起名为‘巴仙拿’公司,当然是用的英文。
“全吃了!”
星岛集团。
看报纸的人虽然都有一定的习惯,可是老板这样一推销,基本就会改变主意,因为爆炸新闻是什么?奖品是什么?
这就令看报的人很好奇了,就算不愿意放弃习惯,他也会买上两份。
vip室里,林祖辉观战了一会,对梁伯韬说道:“看来本周华人置业上升到19元没有问题,我们的持股也将增持到10%左右。”
不过作为公司的旗舰——新鸿基银行,在1983年港元风暴中,一度遭受巨大的风浪,若不是港府连同汇丰银行等数家财团,支持新鸿基银行度过难关,恐怕已经倒下。
此时,报摊小贩来人就宣传道:“买报嘛?今天一定要看《天天日报》,有爆炸新闻啦,有大量奖品拿啦!”
次日,《天天日报》首页果然打上了‘《天天日报》全港销量第一报’,顿时引起了看报的人注意。
此消彼长,这次《天天日报》恐怕要一举成为香江销量最高的报纸,哪怕是短暂的维持,以后至少也是和《东方日报》旗鼓相当。
此战,冯李两家在林祖辉眼里,破绽实在太多了,他收购起来甚至比大刘都轻松的多。
胡仙也闷闷不乐的看着《天天日报》,她实在太讨厌林祖辉了。
龙景昌马上说道:“好,我马上去办!”
此时,李家手中拥有的股份为26.2%,还有其他持有2.8%的小股支持,他们的话事权接近29%,和冯秉芬、韦理的持股(接近35%)相当。
不过呢,林祖辉已经打算抽身出去,交给龙景昌等人去面对吧。
交易所热火朝天,工作人员来回的奔跑,因为还没有进入电子时代,所以报价还是靠黑板。不过听说,联交所合并后,将采用电子电视屏,从此告别黑板交易时代。
当天,新时代地产抢下了不少华置的筹码(0.8%),一举将自己的持股增持到6%。
林祖辉笑着说道:“好!这次我们公司可以动用2.5亿的现金,若是能全面收购(51%),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4月23日,星期天。
“骗子!这销量太假了!”
他爽快的答应了,只要是收购战,大多数都是有利可图。而且李氏家族相邀,新鸿基证券更是师出有名,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梁伯韬是新时代地产的财务顾问,此战一旦成功,他领导的万国宝通投资银行将彻底在香江打响口号。所以,他必须竭尽全力。
“你傻子吗?自然是要他们入套越深,到时候越是麻烦大。现在去揭发,撑死就一天的作假。”
顿时引起哄然大波!
这就是连环控股的放大原理,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子公司控股孙公司,林祖辉瞬间成为香江大财团的掌门人。
“好好,就来一份《天天日报》。”
而《天天日报》的一众高层早有准备,就像老板说的那样,如果他们围堵《天天日报》有用的话,那还要法律做什么。
不过刚说完,就发现有些不太好,毕竟华人置业也可算李氏家族的祖业。
再过五年至八年,香江的第一销量日报可以达到40万销量,年盈利保守也得六七千万吧!岂不是仅需两年回本,连同购买报纸。
香江所有的华资银行都避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寻找靠山,否则早晚被冲击倒闭。毕竟家族式银行实力单薄,一旦有什么风险,市民就会爆发‘挤提危机’。
林祖辉点点头,华人置业在外的散股稀少,很难购买太多,毕竟冯李两家持股已经近70%了。再加上新时代地产6%的持股,在外的散股仅剩20%多。
交易室里,代表新时代地产和万国宝通出市的几名经纪,正在专盯华人置业!上面发话啦,今天的价格是将华人置业抬到到17元以上。
在他们看来,一个生意需要四五年回本,那就是相当于失败的生意(香江的投资回报率19%)。
马澄发说道:“销量肯定是真的啦,他们的报纸这几天被代理商和报摊小贩,联手推介给顾客,销量还不蹭蹭上涨。”
林祖辉看完巴仙拿公司的公告,淡淡的笑道:“16元的价格?简直是打发叫子,对股民毫无诱惑力。梁兄,我们明天大举在市场收购暗购,不要担心抬高股价,我们要的就是股民们看不上那16元。市场上买卖都17、18元,谁还会将自己的股票卖给巴仙拿。”
其实他们没有想到,《天天日报》相当于白送代理商和报摊小贩。
当李福树和李福庆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抗议道:“胡说八道!我们两家股份相当,你们有什么资格剥得我们李家的董事席位!”
冯秉芬意气风发的坐在主席台上,当场宣布:韦理、冯庆锵、冯庆照,三人当选董事;而李福树、李福庆、李福兆,三人离任董事席位。
此时,李氏家族仅剩下26%的股份左右,自然只能暂时认输!
林祖辉可是知道在九十年代,香江的报界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先有《苹果毒报》的变相降价,后有《东方日报》、《成报》、《苹果毒报》直接将5元的统一售价,全部将为2元,将一批实力弱的报纸纷纷倒闭。
李氏家族联合新鸿基冯永祥发表公告:两家合组‘巴仙拿公司’,提出以每股16元现金全面收购华人置业。
当然了,不是他们鼠目寸光,而是他们预料不到未来。
一名白领钟爱读报,看到这个消息后,忍不住感叹:
“厉害!从销量13万份两个月时间突破到28万份,《天天日报》这是抢了多少报纸的销售啊!”
开两朵,各表一枝。
东方报业。
如今,《天天日报》一次性就挖走了《东方日报》30人的骨干,可见实力大大的增强。
“16.40、3万股”
瘸子马说道:“那为什么不现在就揭发?”
但马澄坤拿到《天天日报》时,大声说道:“我不信,他们怎么可能从从18万份跳到28万份,他们这是做假数据骗广告费。”
而华人置业是一家优质的投资公司,股民没有后顾之忧,未必就肯交出筹码,完全可以做长期投资。
梁伯韬的办公室,林祖辉带着梁真勋一起来商量对策。
周末,多家报纸终于发现《天天日报》销量高的秘密,原来他们竟然采取了‘变相减价’的策略,几乎白送的价格,送给了代理商和报摊小贩。
此时,写字楼的《天天日报》管理层都激动起来,纷纷击掌庆祝。
香江的各大报纸都已经决定,礼拜一开市控诉《天天日报》的不正规竞争行为。
韦理早已经有准备,拿出一份股权转让协议书,正是李福兆将自己的7%股份,转让给了他。
“不过这林老板也是,财大气粗,有钱没地方啊!购买《天天日报》7000万,又大做广告升级《天天日报》了6000万,五年都不知道赚得回来不!”
这不就是后世的广告语嘛,什么销量全球第一,围绕地球五圈.之类的,反正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李福树和李福庆顿时哑口无言,终究没有在股东大会上继续闹下去。
瘸子马说道:“那销量作假的事情?”
“一份当然是得买《天天日报》啦,他们要派发800万的奖品,最大方啦!”
更何况,这两个多月来,《天天日报》四处高薪挖角达近百人,海外和本地的骨干记者,瞬间和《东方日报》拉近了距离。
当天晚上,林祖辉得到发行部的一个反馈,《天天日报》当日的销量在28万左右,具体数据需要隔日统计出来。
挂完电话,林祖辉松了一口气,终于轮到自己闪亮登场了。
梁伯韬大吃一惊,自己这位好友将敌人分析的似乎很透彻,他怎么知道冯家不足为虑,莫非是冯家陷入了什么麻烦当中?
林祖辉当然很自信,冯家、李家的战斗,就好比是菜鸡互啄,丝毫没有威胁;
他们唯一的用处就是,手中拥有大量的华人置业股票,但要想在市场买股票,他们实力都不足。
否则,也不至于前世的刘銮雄在冯李两家大乱时,一股也没有,结果还打赢了两家,拿下了华人置业。
而林祖辉更是知道一个关键消息,那就是冯家的财务状况陷入了危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