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理由,其实前面两次会谈,英国大东电报局的董事局,就已经开始思考。
尤里果断的说道:“我们是不会接受股票的,同样,对于你们的报价我们也很不满意!”
梁真勋闻言,心里其实很想问一句话:“你作为大股东,难道就不想分红吗?”
“好的!”
事实上,尤里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引入新的竞争对手,来提高收购价格和现金支付比例。
“好的,我会做好财务安排的。”
林祖辉自信的说道:“他们没有道理不支持!当然了,后续再视情况吧!”
“好的,我们知道了!”
这就是知道大势的好处!
最困难的地方,反而是说服大东电报局出售香港电讯。
袁天凡说道:“那好,我们先告辞了!”
尤里思考一番后,才说道:“我可以说服董事局同意出售,不知道你们可以给什么条件?”
上午,梁真勋来到林祖辉的办公室。
“好,今年继续大力发展航运、酒店、购物中心,收购香港电讯也需要现金流。”
两人虽然很想知道什么办法,但毕竟第一步收购还没有达成,自然不好现在问。
袁天凡和梁伯韬一听今年的金融形势,再无疑问,老板说今年是这个行情,那一定不会错了。毕竟,这是很多人都会公认的事实。
新加坡电讯?
市值仅2000亿港币,它能拿的出多少现金?
而新时代集团直接是一半现金一半股票了,这个支付比例相当的高了。
梁伯韬这时候说道:“老板,如果将现金比例提高的话,那么取得内地官方的支持就很重要了。第一,华夏电信持股10%香港电讯;第二,中银可以提供贷款。”
仅股票一项,连同这次套现的,就是1500亿的规模。
别开玩笑了,盈动还是个孩子呢,连上市都没有做到。
袁天凡的话一落,大东电报局的董事们纷纷神情一动,露出赞许的表情。
两方经过短暂的交锋,谁也没有肯让一步。
事实上,大东电报局确实不会急着平价出售,他们会很快发出风声,引入新的竞争对手。就算是这样,他们依旧占据主动,可以待价而沽,不急于成交,除非价格很合心意。
袁天凡认真的说道:“香港毕竟只是个拥有有数百万人口的弹丸之地,电信市场的发展潜力很有限。而香港电讯在内地业务发展失利,它便已经缺乏资本世界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的公司,是没有太大前景的。再加上专利期限临近,大东电报局套现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也许去投资更有想象力的互联网,会赚的更多!”
尤里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请示一下你们的老板,再和我们来谈吧!”
而去年(1998年)利润预计又是750亿左右,今年分红看样子又只有100亿不到的样子。
袁天凡说道:“这么大一笔收购,没有可能不支付股票,所以我们必须采用支付一半的股票!至于价格的问题,香港电讯长期都是如此股价,说明它在伱们手里已经没有了前景,所以我们的报价是合理的。”
也不行,英国电讯还没有出售,和记黄埔同样够呛;除非李超人拿出决心,一改往日的‘注重现金流和负债’,疯狂一把,才有可能。
两人也知道,大东电报局不会轻易交出手中的筹码,而新时代集团的底牌也没有出,无需苦恼。
李泽楷的盈动?
所以,这个时候是真没有竞争对手。
“650多亿!”
整体来说,这笔买卖被李泽楷搞砸了,若不是他老子出面,合并后的电讯盈科,仅上千亿的债务,就可以一直拖累了,毕竟每年利息都百亿规模了,那么电讯盈科除了香港电讯的盈利,其它业务压根没有盈利。
林祖辉又说道:“如果能在一两个月搞定这笔收购,新时代集团可以在资本市场将收购成本降下来,所以你们注意一下我的意见。”
至于股票的问题,现在新时代集团已经是香港电讯的三倍市值,就算支付一部分股票,他的持股也不会稀释多少。更何况,有的是机会增持。
这些年来,旗银行分红不少,也被买入旗银行股票,所以到最后旗和旅行者合并后,新时代集团还拥有1.52%的股份。而今年旗银行市值在2000亿美金左右,获利如此多也是理所当然。
又过去两天,袁天凡和梁伯韬回港向林祖辉汇报情况。
毕竟像恒基、新鸿基这些企业,每年都拿出大量比例的资金进行分红,而自家老板对于分红不是很积极。
就算这个收购拖到下半年,没有‘数码港’的盈动,如何能将市值提高至600亿的规模呢?
和记黄埔?
1月4日,星期一。
说实在的,若不是十年之后,‘国际电话’的专营权就要到期,大东电报局可能都不会选择出售;因为他们知道,就像‘本地电话’在1995年到期后,香江政府立马引来几家电讯公司竞争,所以香江电讯的将来,同样将迎来更大的竞争。
如果再计算英国电信产业出售的话,恐怕还得加个800亿。
看起来是香江分红最多的公司,但其实相当于只拿出了10%出头的年利润分红。
其实,这笔收购的资金,林祖辉也打算以贷款为主,所以届时各家银行便可以提供贷款。他准备贷款100亿美金,用于这笔收购。
而整个新时代集团的集团债务才200亿港币,这对于一家资产值近万亿的集团来说,确实非常低的负债。
没办法,这几年大量套现,以至于现金流非常充足。
若不是这么大一笔收购,还真没有机会提高负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