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姜姜把自己反锁在房间,进入开心农场,再次对升级后的开心农场进行研究,之前在小木屋的书架上发现一本开心农场使用说明书,她已经看过了。
他们骑了大半的路程,一个个双腿已经麻木了,只能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去想起他们在骑车,也就是因为这,姜士原才会关注到姜士里的筐有些异样。
今天一大早,王翠和姜姜早早起床,娘两个一人负责烧火,一人负责烙饼,给姜士里做了十几个鸡肉馅饼。
一路上没有人敢停,除了尿急不得不停,否则没人愿意停,只要一停,就不想骑车,太累了。
姜姜如笼中鸟,她至今没有离开过农村,自以为兑换比例很吃亏,可她哪里知道农村以外的生活水平。
如果她跟着姜逍远去过省里或市里,她就不会见识短浅了。
不提还行,一提,周边的几个人满脸痛苦,屁股都被垫的生疼,双腿僵硬,还有一百公里的路程,老天呀!
直接从仓库卖,rmb与金币兑换率为1元比100金币。
有买就能卖,如何卖呢!这是个难题。
姜士里的后车座上挂着两个大筐,里面放着替换的衣服和被还有习俗用品,这些都是王翠和姜姜一起准备的。
“没带,以为很快就能到,哪能想到骑了这么久还没到?”姜士地有气无力,语气中满满后悔。
她虽着有着成人的思想,可对小时候的记忆还是相当模糊,对物价也不是很了解,在农村这个地方钱的地方很少,姜姜总共也就赶过一次大集,所以对物价根本不了解。
“呦吼。”
华夏国在1989年分田到户,每家每户按人头分地,姜士里在这一年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夫妻两也就两亩地。
“有吗?”姜士里疑惑的回头看了几眼。
天色漆黑,不远处有习习凉风吹来,是淮河!
有人喊道“过了这座大桥就到珍珠市了,大家加油,不要气馁。”
姜士原和姜士地饿的前心贴后背,姜士里见两个哥哥饿的无精打采,问他们:“你们没带吃的吗?”
“···”她不敢出声,还是等到了再说话,不然老爸掉头回去就不好玩了。
她要不要缠着爸爸一起去,现在没有监控,做无本买卖还是很好做的。
她对小时候的事情记得的并不多,这两年的生活之所以还过得去,有赖于她的偷梁换柱,不然地里出产的粮食,在交过公粮之后根本不够吃的。
“给,四哥。”他减慢自行车的速度,给递给姜士地一个肉饼。
“呜呜呜,终于到了。”
男人们相互打气,珍珠市近在眼前,骑过淮河就到了,他们兴奋的嗷嗷嗷叫。
求推荐票票和收藏,谢谢各位小伙伴,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