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高处
头戴莲冠的年轻道士,走在白玉京最高处的栏杆上,双手笼袖,手心叠放,缓缓而行,低头望去,将那五城十二楼一一看遍。
好像多了些新面孔。
陆沉抬头望天,月光皎皎。
仙人磨砺飞天镜,两月并悬如朋字。
看着那轮崭新明月,收回视线,陆沉停步折返,继续沿着栏杆散步。
白玉京陆掌教的突兀现身,让闭关之外的青冥天下山巅修士,都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陆沉这厮,数千年来,行事不可谓不古怪,却极不张扬,每次外出游历往返于白玉京,历来都是悄无声息的。
难道是在浩然天下那边,偷鸡摸狗被抓了个现行,然后被礼圣关门打狗,不得不强行破开天地禁制,灰溜溜逃回白玉京?
余斗现身廊道中,皱眉问道:“怎么回事?”
陆沉在余师兄这边也从无讲究礼数的时候,依旧高高站在白玉栏杆上,笑道:“先走一趟皓彩明月,余师兄稍等片刻,可以喊几个人来这边,就算是帮我接风洗尘了。”
余斗说道:“喊谁?”
不过这处渡口,真正的主心骨,当然还是那位白帝城城主郑居中,他与裴杯,一个主持山上仙师的具体调度,一个负责山下的调兵谴将。
老观主置若罔闻。
在山青和王原箓之间,其实陆沉代师收徒的对象,是有过一番犹豫的,只因为按照山上规矩,孙道长算是王原箓的半个传道人,陆沉才放弃这个打算,否则如今道祖的关门弟子,恐怕就是这个命途多舛的王原箓了。
陆沉以心声与老观主说了一件事。
这种勾当,碧霄师叔你悄悄做成了便是,跟师侄就别打招呼了啊。
“天下苦白玉京久矣。”
哪怕青翠城是白玉京大掌教的昔年道场,也不能例外。
但是后世许多翻书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件事,其实被陆沉提及最多的那个人,却是至圣先师。
紫气楼的旭日东升、紫气东来,青翠城内的函谷、渑池旧址,神霄城的千里桃林和仙家酒酿,云水楼那边的白云生处是仙乡,灵宝城的天风远送清磬声,玉枢城的浩荡五雷却被仙人熔作水,以及俗子道官梦中神游南华城等等,在青冥天下,都是极负盛名的。
在恐怕换成任何一万句好话,都不如这“通天”二字来得精髓了。
而五城十二楼的悬空位置,并不固定,高度是有抬升或是下降的。
青冥天下白玉京,五城十二楼,其中五城,分别是青翠城,灵宝城,南华城,神霄城,玉枢城。
但就是这么一号畏畏缩缩、神色怯懦的寒酸道士,在修行路上,半点不含糊,仅仅是有那正儿八经谱牒身份的道官,都不谈这些道官的护卫、随从,就已经被王原箓打杀了将近百人。
陆沉对这位臭牛鼻子老道,确实是有几分由衷敬意的。
陆沉面有难色。
陆沉视线落在最多处,还是那座“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的城池。
刑官豪素疑惑道:“白景?”
黥迹渡口那边,有大端王朝女子武神裴杯,怀荫,铁树山郭藕汀,扶摇洲天谣乡宗主刘蜕,流霞洲葱蒨。
陆沉此举,算是钻了一个儒家文庙不大不小的空子,因为儒生郑缓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无境之人,或者说是“假人”。
老道士走出宅子,从明月中俯瞰人间大地。
其中三山九侯先生,就曾来秘密进入青翠城,旁听传道三天两夜之久。
不是无法收回全部梦境和心相,只是一旦收回,强行解梦或者说梦醒,半途而废,功亏一篑,陆沉恐怕就再难维持旧有道心了。
在关键时刻,能够无视浩然天下的大道压胜,可以帮助陆沉“反客为主”,在骊珠洞天之内恢复十四境巅峰境界。
他们选择联手之后,肯定会相互砥砺,取长补短,完善此法。
老观主问道:“陆沉,你就不去隔壁那轮明月中,看看那位玉枢城那位天仙的闭关进展?”
“如此一来,差不多就等于四位飞升境剑修,围杀一个十四境修士了。”
讨巧又讨好。
陆沉唯一的问题,在于大道根本,未必就在眼前这位白玉京陆掌教身上,甚至连那朱敛都可能是一种障眼法。
这算不算以无心算有心,一个不小心,便是一语成谶?
屋内那烧火道童怯生生心声询问师尊,得了一道法旨,允许他忙里偷闲片刻,小道童立即就站起身,趾高气昂,跨出门槛,不客气道:“陆老三,打秋风来啦?”
陆沉抱拳笑问道:“刑官大人何时动身去神霄城?”
刑官豪素也没什么好收拾的物件,孑然一身。
归根结底,得换个更准确的说法。
在那段漫长且艰辛的修道岁月里,只说人族,崛起最快,内讧最少,几乎没有任何门户之见,相互间几乎人人都是传道人,人人都是护道者。
而吕喦从浩然天下游历青冥天下,除了纯阳真人生性喜好山水之外,兼顾修道。
陆沉飘然落地,抖了抖袖子,瞧见了那位老道士,立即打了个道门稽首,满脸笑意道:“陆沉见过碧霄师叔。”
言尽于此,点到为止。再多说,就是横生枝节,说多错多了。
陆沉没好气道:“碧霄师叔故意说破此事,该怎么算?”
由此可见,老观主与那小陌,关系是真不错。
陆沉瞥了眼小道童背着的那只大葫芦,是师尊当年手植葫芦藤“结果”的养剑葫之一,名为“斗量”。
陆沉此行,说是命悬一线,半点不夸张。
数座天下的“三教一家”,和浩然天下的“诸子百家”,一向是分开算的。
豪素看了眼陆沉,这都笑得出来?
言语之际,身形化虹,蓦然腾空,去往那轮被剑修们搬迁而来的明月中。
就有了道士,书生,匠人,诸子百家,有了各成一脉的练气士。
之前在藕福地,则有一句,前辈果然道法通天。
老观主呵呵一笑,都懒得回答这种白痴问题。
远古岁月,天神地祇。后来剑光、术法如雨落人间,大地之上,便有了修道之士,上士闻道,天仙不沾红尘因果。下士闻道,地仙不食人间烟火。
豪素一头雾水。
幽人独往来,高处不胜寒。
烧火小道童小心翼翼问道:“师尊,真要收徒啊?”
曾经的落宝滩碧霄洞洞主,东海观道观观主,按照陆沉这个称呼,师尊是道祖,老道士就是道祖的同辈师弟了。
陆沉嘿嘿笑道:“脸上写了‘恼羞成怒、色厉内荏’四个字。”
阵法一道,好像齐廷济并不陌生。何况还有陈平安的那把本命飞剑“笼中雀”。
陆沉无奈道:“绣虎与三山九侯先生,是见过面的,以崔瀺的修道资质,学到手一两种远古‘封山’之法,并不奇怪。再加上绣虎自己钻研出来的神魂剥离之术,还是很有把握困住我的。”
这本只有三位掌教才能翻阅和落笔的册子,被陆沉笑称为“解愁簿”和“工尺谱”。
檐下站着一位高大老道士,相貌清癯,长髯飘飘。
老观主淡然道:“只能是神灵。”
身形化虹,剑光一闪,双方联袂直奔白玉京。
陆沉哈哈笑道:“天底下,谁不想找个能打,愿意护短,又可以当靠山的师叔呢?”
陆沉点点头,沉默许久,没来由说道:“古来无错者。”
假设再配合宁姚的一剑开天,将战场直接换成五彩天下?如此一来,他们五位剑修,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被大掌教寇名看破身份,执晚辈礼,与这位“天下十豪”四候补之一的山上前辈,虚心请教符箓一道。
老观主突然说道:“那个王原箓,你们白玉京别去动他,我打算收他为徒。”
豪素想了想,摇头道:“我虽然曾经对陈平安观感一般,但是相信陈平安做不出这种勾当。”
老观主说道:“我就不送客了。”
是佛祖。
小道童瞪眼道:“我呸!老秀才跟我是忘年交,好兄弟,跟你陆沉半点不熟,少在这边胡说八道。”
能够如此被针对的修道之人,原来不止有浩然白也,还有白玉京陆沉嘛。
老观主伸出一只手,掐指而算,霎时间指尖紫气缭绕,斗转星移,剑气虹光如丝线忽明忽暗,好个阴阳造化一掌中。
陆沉微笑道:“师叔再帮忙算一算,当时郑先生身边,是不是还有个人?”
万物生,何谓“生”,其中有一解,牛耕土地罢了。
豪素说道:“随时都可以,陆掌教帮忙挑个黄道吉日?”
说得稍微绕了点,其实言下之意,就是师尊你能不能顺便收我做记名弟子,给那米贼王原箓当师弟都无妨的。
陆沉感叹道:“可不是,何止是‘十分凶险’,简直就是凶险万分,差一点,只差一点,就没法子来这边跟碧霄师叔叙旧了。”
老观主点头笑道:“很难。这就是十四境修士的难缠之处了,各有合道之法,而且咱们陆掌教又是出了名的化身众多,五梦七心相,撇开那蝴蝶既梦又心相不谈,等于至少拥有十一个分身,好处是难杀至极,缺点嘛,就是解梦和收拢心相之前,杀力一道,稍稍弱了点。”
小道童愣了愣,不是八个字吗?难不成陆老三话里有话,暗藏玄机?
陆沉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好算术!”
那只表面上啄铜钱、测试文运多寡的黄雀,其实就是陆沉的心相大道显化之一,类似剑修飞剑赋予的两种本命神通。
岁除宫吴霜降,曾经在剑气长城短暂现身,而且没有刻意遮掩行踪。
别称玉皇城的青翠城,是昔年大掌教寇名的道场,灵宝城是真无敌余斗的得道之地,只不过两位掌教早就卸任城主了。
这就叫入乡随俗,反正青冥天下都这么喊陆沉的,陆老三,这还算客气的称呼了,孙道长都喜欢称呼陆沉为小三儿。
孙怀中,吴霜降,另外又“一起”的岁除宫守夜人小白,青神王朝的雅相姚清。道号太阴的女冠吾洲,道号复勘的朝歌……
小道童哦了一声,乖乖返回屋内。
陆沉感慨道:“难怪师叔那么早就看好陈平安,不是没有理由的,你们俩确实投缘。”
因为夜航船那边,吴霜降与某位曾经与陆沉有过一场“濠梁之辩”的故友,一动手一开口,陆沉便顺水推舟,收拢了一个心相。
最终寇名创造出了“三山符”在内的数种大符。
既然手握一座白玉京,随时可以跨越天下,砸落在宝瓶洲,杀力足够。
不过这种可能性,也只是老观主的个人猜测。
因为是一些既定之事,复盘而已,再加上陆沉急匆匆从浩然天下返回,并没有刻意抹去痕迹,而老道士本身就精通脉络学说,一下子就推演出了个大概,娓娓道来,“搬徙明月之时,天时紊乱之际。宁姚除了是飞升境剑修,还是一座天下共主,她身负气运之盛,不可以常理计算,这是一记无理手。陆芝历来不吝搏命厮杀,本命飞剑‘北斗’,是一记关键手,齐廷济的飞剑‘兵解’,亦然。再加上豪素的两把本命飞剑,等于白白占据一份地利,若是能够从月中落剑人间,直指陆沉,要比那寻常战场递剑,威势更胜一筹。”
郑居中曾经让师妹韩俏色,秘密通过归墟日坠处,返回中土神洲,她就是在那白帝城一直翻看兵书?!
曾经。陈平安。隐官。
有你这么当小师叔的?看看昔年的齐静春,如今的陈平安?
老观主笑道:“在这件事上,别人棘手,捉襟见肘,说不定需要拆东墙补西墙,唯独陆沉,想必毫无问题。”
师兄昔年在青翠城传道天下,不拘身份,不设门槛,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
陆沉苦着脸说道:“该不会是老观主为吴宫主泄露了天机吧?”
老观主指了指炼丹炉那边的烧火童子,冷笑道:“跟他比,你高到天上去了,开不开心?”
水落石出,群雄并起,虎视眈眈,蓄势待发。
明月之中,最新开辟出两处道场,其中一处莹然澄澈的白玉宫阙,是白玉京玉枢城某位德高望重的天仙,与二掌教余斗请求,获得许可,在此“结茅”修行,希冀着凭借此地粹然月华和远古道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举破开仙人境瓶颈,行“拔宅”路数,证道飞升。
陆沉当时一下子就猜出了那个存在的身份,昔年差点分裂人族的罪魁祸首,正是万年以来,掌管数座天下武运流转的兵家初祖。
之上的十四境,如同坐断津流,独木桥上边的拦路之人,他们拦阻的,可就未必是有那大道之争的身后同路之人了。
只是修为恢复巅峰,一颗道心却未必真正圆满。而陆沉自修行第一天起,就没有在乎过境界,真正做到了一以贯之,只问大道。
因为青冥天下,与水运浓厚的浩然天下恰恰相反,青冥十四州,山运沛然,但是每州皆有大渎,约莫是那物以稀为贵,大渎公侯地位超然,无比尊崇,犹胜五岳山君。
陆沉嘿了一声,“赶早不如赶巧,晚去终有一去,贫道觉得今天便不错。”
陆沉想起那位城头之上曾经一见如故的小陌,笑道:“当年在落宝滩与师叔一起酿酒的那位道友,如今得了某位存在的授意,就待在陈平安身边,担任死士,帮忙护道。名叫陌生,喜欢自称小陌,道号‘喜烛’。”
因为这个烧火小道童虽然口口声声,称呼老观主为师尊,其实双方并无真正的师徒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