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少年最匆匆
老秀才大步跨过门槛,摆摆手,示意大家都不用更换位置了,老秀才就坐在崔东山身边的长凳上。
崔东山嘴唇微动,大概是没能喊出那声“祖师”。
陈平安取出一坛酒和一套十二神酒杯,都是上次文庙议事,顺手牵羊而来,让小米粒帮忙分发酒杯和倒酒。
老秀才接过酒杯,小米粒给文圣老爷倒满酒后,将酒坛就放在文圣老爷身边的长凳上,老秀才记起一事,从袖子里边掏出一大摞红包,每只红包里边都装着两颗雪钱,钱不多,但是红包上边的那句新春吉语,墨迹才干了没多久,都是老秀才离开功德林之前,专程请人写的。
所以老秀才将红包递给小米粒后,笑着提醒道:“小米粒,红包别丢了啊,值点小钱,而且主要还是稀罕,不多见的。以后哪天缺钱了,就去你们宝瓶洲的观湖书院或是神诰宗,找个识货的买家,开价少于两颗谷雨钱,都别卖。”
崔东山轻轻甩了甩手中红包,窸窸窣窣作响,是两颗雪钱,不是小暑钱或是谷雨钱,结果被老秀才一巴掌摔在脑袋上边。
小米粒双手捧着红包,低头作揖行礼,嗓音清脆喊道:“文圣老爷新年好,感谢文圣老爷,祝文圣老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越活越年轻,每天好心情。”
老秀才抚须而笑,“好的好的。”
就连陈平安都有一个红包。
陈平安笑道:“先生,我都多大岁数了,我就算了吧。”
此后一枚“泥丸”飞剑如鸟雀萦绕枝头,围着主人曹晴朗打转。
曹晴朗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身,双手接过那只木匣,规规矩矩与先生作揖致谢。
木匣之上所镂刻的图案,可谓精美绝伦,有神官跨蛟龙,女仙乘鸾凤,远古真人驾驭龟麟等诸多祥瑞之象。
崔东山歪着脑袋,满脸生无可恋的表情,抽了抽鼻子,抬起一只袖子抹了抹脸,委屈极了。
所以老秀才转头望向郑又乾,笑呵呵道:“又乾啊,趁着你小师叔还年轻,很年轻,就别着急长大。年纪小,出门在外,就不用太懂事嘛,只要是占着理的事,就不要怕,吵得过就吵,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也不用着急跑路,报上小师叔的名号,就问对方怕不怕。”
老秀才抚须而笑,这叫什么,这就叫文脉相承,薪火相传。
赵繇率先开口,不过是直呼其名,喊陈平安。
陈平安继续介绍道:“这枚剑丸,曾是紫阳府的镇宅之宝,最早是大伏书院的现任山长,赠送给嫡长女吴懿,作为她当年跻身中五境的礼物,吴懿也就是黄庭国境内那位紫阳府的开山祖师,这么多年来,吴懿始终不曾打开过这只剑匣的全部禁止,估计她本来是准备以后相中了某位剑仙胚子,作为收徒礼送出去。”
陈平安只得收下红包,看上边的字迹,都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不过每只红包的吉语内容,都有些不同,比如崔东山那只红包,写着新春大吉,陈平安这只红包上边就写着“阖家平安”,既然可以确认不是礼圣和经生熹平的字迹,那就只能是那位至圣先师了?
老秀才抿了一口酒水,光阴总是最不讲道理的,就像一个跟人打架从没输过的,偷东西从没落空过的蟊贼。陈平安长大了,都是不惑之年了,小宝瓶和裴钱也都长大了,那么文圣一脉,现在就剩下君倩的弟子,郑又乾还算是个正儿八经的孩子。
李宝瓶朝那只大白鹅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崔师兄的脑阔儿还是硬朗。”
崔东山难得没有掰扯什么,真不是老秀才矫情,忙是真忙,天下事务一肩挑,不是什么玩笑话。
然后所有人齐刷刷望向陈平安。
关键是这个小姑娘每天独来独往,在上学放学路上,挎着小书包,都会蹦蹦跳跳,呼呼喝喝的,偶然有人问起,就说自己在练武学拳呢。
崔东山说道:“那封邸报上边,记得顺嘴提一句,说咱们青萍剑宗的米首席已经破境了。”
一旦曹晴朗将来接任宗主位置,如果他不是剑修,能否服众,倒是不用有任何怀疑,从落魄山到仙都山,在这方面,都不是特别讲究境界、身份之类的,可曹晴朗作为青萍剑宗的第二任宗主,不是剑修,终究是一桩遗憾事,尤其曹晴朗又是个打小就心思重的,估计到时候都会要主动喝酒了。
崔东山歪着脖子,叫苦不迭,“疼疼疼,到底是咋个了嘛,能不能给句准话。”
陈平安轻声说道:“其实我在那几个山头,之所以会吃闭门羹,我猜测可能是事先得到了至圣先师间接的授意,故意不让我登山的,跟四位山君关系不大。”
四把仙剑之一的“太白”,除了剑鞘犹存,剑身当年一分为四,各认其主,分别是陈平安,赵繇,斐然,刘材。
崔东山咧嘴一笑,敢当面跟老秀才顶嘴、拆台的,而且老秀才还觉得没啥的,还真就只有自己先生了。
既然都能城头刻字了,为何不再去一趟蛮荒天下?
所以这封邸报,就是个解释。
如今中土文庙这边真正管事的,就是文圣了,儒家文庙正副三位教主,如今留在文庙的,就只有一位副教主,这位韩夫子算是文圣的帮手。
陈平安摇头道:“不是剑修,最少暂时还不是。大概他是想与白先生走同样一条修行道路吧。”
陈平安喝过了酒,神色自若,面带微笑道:“晴朗,我与居胥山的山君怀涟不是特别熟,但是如今那边有位被誉为‘青牛道士’的封君,故地重游,之前我与老前辈在夜航船上边初次相逢,极其投缘,凑巧这位老真人,刚好是上古西岳那三位陆地常驻的老真人之一,治所就在居胥山副山之一的鸟举山,下次你游历中土神洲,可以去与老前辈虚心讨教一下,这枚剑丸的真正来历。”
陈平安笑道:“如果报了小师叔的名号不管用,就赶紧报祖师的名号。”
崔东山笑容尴尬,“么的么的。”
老秀才问道:“平安,近期有把握重新跻身上五境吗?”
这在山上,是类似通灵之物的一种主动“认主”,更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仙家机缘。
“再多说个小故事好了,先前拦阻仰止通过归墟退回蛮荒的浩然修士,是从青冥天下重返浩然的柳七。其实文庙那边,对蛮荒大妖都是有些针对性布局的,如果不是绯妃逃得够快,其实当时陈清流已经在赶去堵截的路上了,一旦被陈清流找到行踪,绯妃的下场估计都不如仰止。”
曹晴朗笑着不说话。
老秀才伸手拧住白衣少年的耳朵,“喜欢装傻是吧,无法无天了。”
老秀才说道:“也是就在刚刚,韩夫子作为发起人,我就只是提个微不足道的小建议,文庙紧急召开了一场小规模的山神议事,居胥山和九嶷山在内的中土五岳神君都到齐了,还有几十尊大国山君,共聚一堂,当然他们是用了一种类似刘财神、郁胖子今天观礼仙都山的法子,聊得很热闹,尤其是周游、怀涟几个,乘兴而来,乘兴而归,瞧他们的样子,好像还有点意犹未尽。”
小米粒转头看了眼书桌那边,轻声问道:“崔宗主,要帮忙拿纸笔么?”
陈平安笑着点头,曹晴朗这番言语,几乎与自己当初在吴懿那边,是一模一样的说辞,先生学生,都读书杂,喜欢读杂书。
从陈平安当年执意要将自己从哑巴湖带回落魄山的周米粒,不但纳入霁色峰祖师堂山水谱牒,更是直接一步到位,让小米粒提升为落魄山右护法,一山谱牒上边的护山供奉。
老秀才喝过了差不多半壶酒,就已经满脸通红,起身笑道:“得回了,还有一大堆事务等着呢。”
老秀才举起酒杯,呲溜一口,“也对也对。”
老秀才忍俊不禁,提起酒杯,笑道:“喝酒喝酒。”
陈平安说道:“齐先生说过,道理在书上,做人却在书外。”
先生与学生,果然从一开始就情深义重。
而赵繇因为当初在那座孤悬海外的岛屿上,与一位读书人求学多年,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可算白也的半个学生。
崔东山怒道:“赵侍郎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他难道不知道,先生就占据四份仙剑之一?以后见面,休想我喊他一声赵师兄!”
陈平安咳嗽一声。
说不定当初那盘桓在自己气府内的三缕剑气,就是某种意义是的三脉……远古剑道,至少也能算是三条主脉的重要旁支。
这些日子,老秀才在文庙那边,忙碌是千真万确的忙碌,日夜不分连轴转。
老秀才摇头道:“在先生这边,你们都是孩子,收下,赶紧收下。”
但是接下来肯定又会有新的质疑。
至于老秀才为何会多此一举,倒是不难理解,是为了能够少些非议。
老秀才一拍膝盖,大声笑道:“这敢情好!”
曹晴朗点头道:“学生在书上看到过,上古西岳主掌五金之铸造冶炼,兼管辖天下羽禽飞鸟之属,所以最主要的职责,有点类似后世山下朝廷的工部衙门。”
崔东山揉着耳朵,愤懑不已,“我是有长远用处的,又不会假公济私。”
老秀才哈哈笑道:“报了我的名号,小心挨两顿打。”
小米粒挠挠脸,大白鹅学我说话弄啥子咧。
大概从那一刻起,所有人都心里有数了。
崔东山一脸茫然,伸手晃了晃酒坛,“嘛呢,这不是还有酒。”
崔东山撇撇嘴,“当然厉害啊,‘吾有屠龙技,请君看剑光’嘛。何况这家伙还是郑居中的师父。”
老秀才满脸愧疚道:“啊?竟然还有这种曲折的隐情?那就是先生误会怀涟他们几个了。没事没事,先生别的本事没有,唯独最不怕误会,下次再见面,打开天窗说亮话,敞开了就是,若是他们几个心里实在有气,大不了先生主动登门赔罪。”
如今在文庙临时当差的郦老夫子,就曾经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公道话,老秀才不与你们嬉皮笑脸说怪话,难道跟你们认认真真吵架吗?
老秀才大概是担心这位关门弟子会多想,会觉得是不是给自己惹麻烦了,笑着解释道:“周游其实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跟我又意气相投,简直就是失散多年又重逢的亲兄弟嘛,他跟谁翻脸都翻不到我这边,其余怀涟他们几个,对你印象本来就好,至于桂山那位天筋道友,以前是跟我们文圣一脉,有那么点心结的,属于旧账难翻篇,天筋道友主要还是觉得面子上边,有点下不来台,这次你去拜访桂山,一来他确实是得了文庙那边的暗中授意,没敢现身,又不好与你解释半句,只能是让庙祝到山脚,硬着头皮与你撂狠话,再者见你极有礼数,一没闹事二没骂人的,其实他如今心里边,也跟着舒坦多了,先生又故意让找朋友替桂山宣扬了几句,说那桂山好大的架子,不愧是天筋地骨山脊梁的桂山,竟敢不待客,连人都不见一面,就直接让隐官大人打道回府……所以文庙里边,桂山倍有面,年轻人每每闲暇时提起桂山,都要竖起大拇指,与咱们那位天筋道友由衷赞叹一声老当益壮真豪杰。既然面子有了,台阶也有了,这不议事结束后,在功德林那边,天筋道友就让我捎话,说是欢迎隐官去桂山那边做客,反正桂山那边的酒水极好极好,先生就帮你先答应下来了,至于以后去不去桂山,都是很随意的事情。”
郑又乾小声道:“师父说我脾气差,让我别跟人打架。”
因为是同乡,更是同窗,所以知根知底。
陈平安笑道:“先生,那两缕剑气的归属,让东山自行安排就是了,可以当做我送给青萍剑宗的贺礼。”
“天下剑术,追本溯源,其实也就是那么几条根本脉络而已。”
陈平安望向自己的先生,再与曹晴朗说道:“当年先生的先生,也曾从穗山那边取回一枚品秩极高的剑丸,只可惜我资质一般,始终未能将那枚剑丸真正炼化为本命物,只能算是一种中炼。”
是想询问陈清流为何要要斩龙,事情起因,初衷为何。
简单来说,就等于是曹晴朗什么都没做,就已经当场“中炼”了这枚“泥丸”,这就叫心有灵犀一点通。
所以老秀才被一位姓郦的老夫子调侃为管家婆。
陈平安立即提醒道:“不像话了啊,得喊小师叔。”
崔东山小声嘀咕道:“原来是搁这儿偷偷摸摸显摆人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