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徐嘉投向了企鹅、度娘那些互联网巨头,就算比不过我们,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势必会拖慢我们的脚步。”
可是谁让徐嘉给到的利益太香了,即便得不到,能闻一闻哪怕蹭两口,他们都不忍心彻底放弃。
毕竟以前都是拍《大宅门》《闯关东》这种厚重的剧集。
其他还比较捧场,一个个诺诺应是。
做企业嘛,失败是很正常的。
此时的他正来《人民的名义》剧组探班,这个嘉行明年电视剧方面的关键项目,因为是现代戏的关系,还省了不少麻烦。
他们这么多专业人士还比不过徐嘉一个业余人员?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内心一阵愤懑。
可他在说话的同时,脑海中不停闪过那天在包厢中,徐嘉掷地有声的话语和自信的面庞。
“这戏拍得爽,说实话,以前老早就想演类似的角色了,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而且比较敏感,你们是真敢拍啊。”
当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陪在他身边的还有制片人侯洪亮。
字节是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点投入还是经得住。
“问题是怎么调整方向,调整到哪个方向,我们的时间还充裕不充裕,其他公司的竞争要不要考虑在内。”
更不要说这家伙口口声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谁先放下身段找对方,谁就失去了主动权。
他们可不是创业企业,一次失败就顶不住。
“孔导,辛苦了,大家也都辛苦了,我这来慰问你们,顺便带了些奶茶和吃食。”
他们嘴上说着看不起娱乐圈的青楼,可真到了结局出炉,内心还是不爽利。
成功的时候,他想干嘛就能干嘛,可面临失败,有无数双伸过来想要操控他的举动。
这时大家才看到投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片场。
张一名一口气抛出了好几个问题,接着叹了一口气:“我清楚大家的心思,憋着一口气呢,可这些问题不只是我在问你们,更是董事会的人在问我,那些投资机构他们只看重利益。”
要不说徐嘉地位上去了,这讲话起来都变得一套一套官腔。
“这条过,侯老师宝刀未老,功力依旧深厚啊。”导演孔生夸赞道。
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失败就是成功他妈,不试个几十次怎么可能轻易成功呢?
但这次不同,徐嘉在前些日子对字节的嘲讽,依旧历历在目。
虽然能够得到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注入,从而加快成长脚步和扩张步伐,但也相应地会失去一定的自主权。
开啥玩笑,这三爷和两个机构,那是能得罪的?
可以说能搭上这三个的线,那等于是直通天听。
这是嘉行剧组的老传统了,从最开始的《盗墓笔记》,就是由徐嘉亲手发放的。
这里面不少人还真就是从《盗墓笔记》跟过来的。
毕竟这《人民的名义》是重中之重,许多有能耐的老人都被派到这个项目了。
一个个颇为感慨,谁能想到当时的小剧组,一晃眼居然成长为参天大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