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此,那异僧来无踪去无影,颇为神异,自始至终也没说自己名字,后来我和夫人曾到处遍访寺庙,都未见其那异僧之踪迹,我现在每日读那《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感觉自己俗念顿消,夫妻和睦,再无功名利禄之心,一切顺其自然!”
一干博士和司天监的官员连忙对夏平安行礼,夏平安走过来,那些人自动就全部退后了,乖乖竖着耳朵听着。
“不出两年!”夏平安肯定的回答道。
泰常三年,一颗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横空八十多日,彗星出于天津之星,入太微,经北斗而过,再掠紫薇……
“一月产多少支?”
“有崔大人这话,我就放心了……”钱公公也一下子松了一口气。
夏平安一说,几个博士和司天监的官员都身子一抖,面露惊恐之色,那拓跋嗣的脸色也一下子无比难看。
……
拓跋嗣一听,心中又松了一口气,那南边主弱臣强的大国,那就是晋国啊,现在晋国国内,司马德文形同傀儡,已经到了极限,刘裕权势熏天,功高盖主,在晋国的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
一群博士和司天监官员翻遍典籍,终于在典籍《汉书》之中看到这样的记载,王莽篡位前,彗星出入。
夏平安回到家中书房,刚刚坐下,崔家弟子崔明求见。
园内一干人连忙称是,不敢多嘴。
一切果然如崔浩所料,到了第二年,秦国果然赤地千里,祸起萧墙,拓跋嗣对崔浩,更加倚重。
“见过大伯……”
听到夏平安这么说,拓跋嗣长长吐出一口气,终于放心下来,这种事,死道友不死贫道,和他没关系就好,但一转念,拓跋嗣又脸色一肃,吩咐周围之人,“崔大人刚才所言,尔等都听到了,这话就在这御园内,不许流出,谁要多嘴让皇后知道,寡人追查下来,就砍谁的脑袋?”
“按大伯所教之法,崔家的作坊内,这铁管一月可产210支,我们从灾民中招募人手组建的农庄今年全部丰收,大伯把农庄之地赐给那些灾民,那些灾民俱愿为我崔家效死,从那些灾民青壮之中挑选征召的马队已入西凉……”
刚才拓跋嗣问荧惑的轨迹有何预兆,众人都不敢说话,也无法解释,生怕说错了掉脑袋,崔大人来了,那就不怕了,整个魏国都知道崔大人的本事,神机在心,精通天文地理之象,要是不懂的,问崔大人,准没错。
这样的天象,许多人一辈子都未见到过,引起北魏上下大惊恐,在这之前,许多人一辈子都未见过这样的天象。
荧惑乃凶星,荧惑星有异象,所有人都害怕。
拓跋嗣没有在大殿,而是在园里,抬着头,眉头深锁,也在观察着天象,几个博士,司天监的官员,都战战兢兢的站在拓跋嗣的身边,一个个脸色有些惶恐。
“崔卿所言那大变,要到何时?”拓跋嗣问道。
夏平安看了,微微点了点头,心说,终于有点自保之力了。
“没想到晋国也会走走上这样的道路,以崔卿所见,对一个国家而言,这样的灾祸,如何才能避免!”
拓跋嗣的皇后正是姚兴之女,前些年兔子入宫,夏平安给拓跋嗣占卜说来年姚兴会送一个公主来,第二年,大秦果然就把公主送来了。
“古人有言,夫灾异之生,由人而起。人的行为无缺失,妖不自作。故人有缺失于下,则灾变见于天上,天事恒象,百代不易,人的福祸,皆自心而出,想要无祸,时时修德自省,所行无缺,无愧天地黎民,自然无祸!”
拓跋嗣原本想和夏平安再聊聊灭佛之事,但发现崔浩完全不上套,对这事再也提不起兴趣,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也就不再说了,只是在夏平安离开皇宫之时,又让身边太监赏赐了夏平安一些绢帛之物。
……
应对完之后,夏平安再次走出皇宫。
他这几年养了几支马匪,之前投入巨大,没想到现在那些马匪居然开始赚钱了,横行北地,掠夺财货,已经成为他手上一支彪悍的力量。
夏平安正在想着要不要玩把大的,彻底把历史改变,多弄点神力,没有任何预兆,这界珠的世界一下子就粉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