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万历新明 > 第27章 琐记(三)

第27章 琐记(三)

没想到旁边一声断喝:“狗囊的住嘴!要我说,这北京城里该杀杀、管管了——你老姨家二扁头流辽东了罢,回不来才好哩!”

“你不就是被二扁头打了两个嘴巴子吗?留点口德罢!”

“再说,再说,就去衙门告你和二扁头一伙儿的!”

话不投机,不免打在一处,夏天阳光下尘土飞扬,双方都满头大汗,边上围了一圈儿叫好的。

京师严打的消息传至天下,有些地方官就有样学样。

每日都有分布在两京各省的锦衣卫情报报至京师,汇总在锦衣卫总部的情报研究室,专由情报熟手做成内政专报送到朱翊钧处。

朱翊钧览奏时,将施行严打的地方官姓名都细细记了,待以后提拔使用;把没跟着自己政策走的名字也细细记了,预备有机会就废黜几个。

此日览奏,锦衣卫报总督王崇古在宣大、山西大张旗鼓的开展“治平安,抓私易”活动,声效斐然。朱翊钧对王崇古有点印象,但不太了解其人,起先见他在奏疏里要经文、僧人,知道他至少在民族政策上是个明白人。

而此时,这个明白人正在和称病回家的外甥进行密室之谈。

时人尤其是高官显爵者在家里所设的秘密会谈所在,或者是四面寥廓无法有人潜藏的场所——如张居正的书房。也有的在园假山之间设计密道,以心腹仆人把守,谈话人在不透音的密室中谈话——如王崇古总督府的园密室,此密室也可做他用,却不宜细讲。

虽是密室,但其间装饰奢华,令人瞠乎其后。此番密谈二人一个是宣大总督王崇古,一个是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张四维。

张四维父亲是盐商、外公经营漆器兼做军粮运输,都是家资巨万的大商贾。其姑父、姨夫、二弟的岳父、五弟的两任岳父,都是山西著名的巨富。

而其舅舅王崇古是宣大总督、其同乡兼儿女亲家是吏部尚书杨博。由此,围绕着张四维,形成了后世鼎鼎大名的官商集团。

张四维和高拱关系不错,也通过身后庞大的财力获得了高拱的首肯,提拔他不遗余力。去年高拱被张居正和冯保联手驱逐回了老家,张四维焉能立于危墙之下?立即报了病假,回老家蒲州读书去了。

此时的密室之中,发生的甥舅二人的对话,却是骇人听闻的。因为说话的人,秉承了他们血脉中优良的商人基因,看问题是极其现实的。

张四维先问自家舅舅,问:“依舅舅看,这大明国祚还能有多少年?”

王崇古道:“依我之见,若无商鞅、管仲那样的人物,殆五十年而已!若有非常之变,不过二三十年!”

琐记明天还有一章,作者君不知道大家看这几章是什么感觉,大家可以留言告诉我。

这几章在情节安排里面的用意是表现大明高官、宦官、锦衣以及主角等人的各自生存状态,触及到民生民意的不过一鳞半爪。后面视线触角会越来越往下伸展,越来越向外扩展。第二个用意是表现主角逐步深入掌握权力的一种状态,他是不全面的,思虑不周详的,语言决断很草率、轻浮的,但他也在成长,到最后会成为一个由大明朝和21世纪共同塑造的一个皇帝——也是我写本书的初衷之一。

最后,琐记材料选择不好选,因为大纲关于这块就一句,当时也没思考。作者君边想边写,写得很难受。今天发的比计划玩了两个半小时,抱歉。

还是厚颜请求大家多支持。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闪婚萌妻,征服亿万总裁! 天芳在上 朝阳姐姐你又掉马了 咸鱼女配躺平了(穿书) 原来公爵不是人 大佬咱能低调点不 前妻,跟我回家 世有弦月 八零农媳是反派 专情首席,前任请稍息